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3209856
 谷哥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孝養父母、奉侍師長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百年之後!~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獨立的個體!~~~
作者: 谷哥 日期: 2013.08.18  天氣:  心情:



剛剛看到一篇網友的日記,友人的一通電話,對方的女兒因為一場車禍,

竟然是朋友的母女天人永隔。。

看完之後,還真是令人不勝唏噓。。。




無量壽經: 【
人在愛欲之中。獨生獨死。獨去獨來。苦樂自當。無有代者。 】   

能夠體會的人,就真的進入情況了。這就算是入道了。。。

真的是道盡了人世間的真相,孩子有苦,父母親能夠代替嗎?

愛欲榮華,不可常保,皆當別離,無可樂者。

意思是世間的恩愛再深,擁有再多榮華富貴,也只是一時的因緣和合,時間一到,就各自離散。 

人愈是貪戀,因緣離散時就愈痛苦。我們要了解,世間的本質就是如此。

人在世間,愛欲之中,獨生獨死,獨去獨來。 

當行至趣,苦樂之地,身自當之,無有代者。

這兩段話,都是從《無量壽經》摘錄出來的。 

人生世間,因為貪圖五欲,所以都在「愛欲之中」; 

但其實都是「獨生獨死,獨去獨來」。這並不意謂我們死的時候,才是「獨死」,才是「獨去」, 

包括活著的時候,也是「獨生」、「獨來」。 

雖然我們有親近的家人朋友,但內心深處依然是孤獨的,難得有可以談心的知交。 

有句台語說「心事誰人知」,想來大家都有同感吧!

所以即使與眾相處,真相也不出「獨」字。 

何況「當行至趣,苦樂之地,身自當之,無有代者。」 

當我們臨終受果報的時候,不管是到苦的地方,或是樂的地方,是善道或是惡道,

都要自己承擔, 沒有人可以替代;即使想替代也替代不得,這就是「自因自果」、「自作自受」。

 除非是阿彌陀佛來承擔我們罪業的重擔,救度我們於輪迴,否則八萬四千無量法門,

沒有一個法門,沒有一個人, 能夠代替我們的生死輪迴。 

這句句都是真話。 

「愛欲指情愛與貪欲」,一般人講情執,或者是嗜好,對於情愛的執著非常嚴重。 

這四個字,情愛、貪欲,是六道生死輪迴的根本。

所以古人說「愛不重不墮娑婆」,娑婆就是六道輪迴。 

你怎麼會到六道輪迴來? 就是愛、貪太重。還有一句話,是「念不一不生淨土」,

我們念佛求生淨土,要一心、要專注,不可以有妄念,不可以有雜念,

一心專注他決定生淨土。 愛不重不墮娑婆,那就是說,愛我們一定把它淡化, 情執要淡化。

學佛要轉愛緣為法緣,親愛的人變成我們同參道友、變成同學,這樣子好。 

我們在一起共修,目的地是同生極樂國,親近阿彌陀佛,這就完全正確了。 

在這個世間互相照顧、​​互相勉勵,要不斷提升自己境界,決定要避免墮落。 

世間的東西應該​​要放下,生活所需一切隨緣,有很好,沒有也好,

不要計較,不要放在心上, 不要留戀這個世界,心心嚮往極樂世界。

兩個世界的比較,佛在這部經裡頭介紹得很清楚、很明白。 

「世人舉體沉溺於愛欲之中」,這個話說得不過分,生死疲勞,確實存在!

「於是死此生彼,流轉無窮」。
標籤:
瀏覽次數:326    人氣指數:4146    累積鼓勵:191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孝養父母、奉侍師長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百年之後!~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