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4453985
 君子豪傑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痛苦源於內心的惡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在學校一個特別的日子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曆法簡介
作者: 君子豪傑 日期: 2014.04.12  天氣:  心情:

今天的我,經歷了第三次農曆與國曆生日同一天。
巧的是朋友的女兒(定慧)今天凌晨出生,
本來要去桃園的醫院探望她,因為母嬰俱疲,只好改天了。
生日是母難日,天下為人母者辛苦了。
------------------------------------
曆法簡介

太陽曆 (陽曆):以地球繞日公轉的週期(即一回歸年,每年約為 365.2422日) 為基本週期單位

太陰曆 (陰曆):採用朔望月做為基本週期,以月球的運動做為天文依據的曆法,(以月亮的朔望(即盈虧)為一月,平年十二個朔望為一年)不能準確反應季節變化的週期。

陰曆基本法則如下:
 * 月朔日即是初一
 * 月以中氣得名
 * 以包含雨水中氣月為正月,即是「寅」月
 * 月無中氣者為閏月,以前月同名

陰陽合曆:陰陽合曆以朔望月為月的長度,而以回歸年為一年的平均長度,是一種兼顧月相變化及季節變化兩種週期的曆法。因此為曆法中最複雜的一種。


中國自有史以來就採用陰陽合曆(夏曆),它兼具陰曆和陽曆二者的特點。陰陽合曆將「回歸年」和「朔望月」並列為基本週期,同時考慮太陽和月球的運動,所訂定的曆法。此為我國固有的曆法,也因農民喜歡以此曆進行農事,故稱農曆。

陰陽合曆以月相變化的週期做為一個月的長度,同時使曆年的長度接近回歸年。而每個月都符合月亮盈虧的週期,也同時每年都和季節交替的週期相差不多。


二十四節氣起源於黃河流域。遠在春秋時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個節氣。以後不斷地改進與完善,到秦漢年間,二十四節氣已完全確立。公元前104年,由鄧平等制定的《太初歷》,正式把二十四節氣訂於曆法,明確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
太陽從黃經零度起,沿黃經每運行15度所經歷的時日稱為「一個節氣」。每年運行360度,共經歷24個節氣,每月2個。其中,每月第一個節氣為「節氣」,每月的第二個節氣為「中氣」,節氣」 和「中氣」交替出現,各歷時15天。


節氣時令

二十四節氣歌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節氣七言詩
地球繞著太陽轉,繞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節緊相連。
按照公歷來推算,每月兩氣不改變。
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
這些就是交節日,有差不過一兩天。
二十四節有先後,下列口訣記心間: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連;
驚蟄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滿,六月芒種夏至連;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處暑八月間;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緊季節忙生產,種收及時保豐年


廿四節氣

立春:立是開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開始。
雨水:降雨開始,雨量漸增。
驚蟄:蟄是藏的意思。驚蟄是指春雷乍動,驚醒了蟄伏在土中冬眠的動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晝夜平分。
清明:天氣晴朗,草木繁茂。
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時,穀類作物能茁壯成長。
立夏:夏季的開始。
小滿:麥類等夏熟作物籽粒開始飽滿。
芒種:麥類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熱的夏天來臨。
小暑:暑是炎熱的意思。小暑就是氣候開始炎熱。
大署:一年中最熱的時候。
立秋:秋季的開始。
處暑:處是終止、躲藏的意思。處暑是表示炎熱的暑天結束。
白露:天氣轉涼,露凝而白。
秋分:晝夜平分。
寒露:露水以寒,將要結冰。
霜降:天氣漸冷,開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開始。
小雪:開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積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來臨。
小寒:氣候開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時候。


農曆如何置閏?十九年七閏法

29.53059 日/月× 235 月 =6939.6887 日

365.2422 日/年× 19 年(228月)=6939.6018 日

365.2422 ÷ 29.53 =12.368513

0.368513 × 19 =7.001747........每十九年七閏


1990年至2031年閏月分佈表

閏二月 ~ 1909、1917、1928、1947、2004、2023。

閏三月 ~ 1936、1955、1966、1993、2031。

閏四月 ~ 1906、1925、1944、1963、1974、1982、2001、2012、2020。

閏五月 ~ 1903、1914、1922、1933、1952、1971、1990、1998、2009、2028。

閏六月 ~ 1911、1930、1941、1960、1979、1987、2017、2025。

閏七月 ~ 1919、1938、1949、1968、2006。

閏八月 ~ 1900、1957、1976、1995。

閏九月 ~ 2014。

閏十月 ~ 1984。


農曆節日

春節:農曆正月初一。古代有元日、元旦、元正、元辰、元朔、三元、三朝、三正、正旦、正朔等30多種名稱。

元宵節:農曆正月十五日。因元宵是節日食品而得名,元宵節的主要活動是觀賞燈火,所以又稱燈節。道教稱正月十五為上元,屬天官的誕辰。

青龍節:農曆二月二日。俗謂龍抬頭,原濟南府所屬地區,稱為青龍節或春龍節、龍頭節。山東其他地區多稱為二月二,梁山稱龍頭節。

清明:春分後十五天為清明,是郊遊的好日子。清明又是掃墳祭祖的日子,民間又稱為「鬼節」、 「冥節」,與七月十五、十月一日總稱「三冥節」,有城隍出巡的儀式。

端午節:農曆五月五日。又稱端節、端五、端陽、重午、蒲節、天中節。

乞巧節:農曆七月七日。習稱七夕、七月七,相傳為牛郎、織女雙星相會之日,故亦稱雙星節、情人節。

中元節:農曆七月十五日。主要是祭祀祖先,所以又叫鬼節。供品中西瓜必不可少,因而又稱瓜節。道教此日屬地官的誕辰。

中秋節:農曆八月十五日。因恰值三秋之半而得名,亦稱八月半、仲秋節。一般家庭都希望在這個節日裡人月同圓,住娘家的婦女必須回婆家過節,所以又稱團圓節。

重陽節:農曆九月九日。又稱重九、九日。有登高、賞菊的習俗。

下元節:農曆十月十五日。道教此日屬水官的誕辰。

臘八節:農曆十二月八日。傳說佛祖釋迦牟尼於這天成道。為了紀念釋迦牟尼,北宋東京(開封)各大寺廟都在這天舉行浴佛會,做七寶五味粥,這種粥叫臘八粥,又叫佛粥。後來民間也做臘八粥,甚至朝廷也做臘八粥,以贈百官。

小年:農曆十二月二十三日。為祀灶日,民間俗稱為「過小年」,亦稱小年、小年下、小年節。這天送灶神上天言事,稱為送灶、辭灶、醉司命。祀灶是在二十三日晚間進行的。

除夕:農曆十二月的最後一天。又稱年除日、大年夜、大節夜、大盡等,民間稱年三十、大年三十。除夕零點為兩年的分水嶺 ,俗語說:「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除夕的活動很多,主要有三個特點:一是響(放鞭炮),二是紅(貼春聯),三是火(點燈守歲)。


黃道黑道

黃道是一週年中,太陽在各恆星之間的運行軌跡。
黑道是一週年中,月亮在各恆星之間的運行軌跡。

星占家把日辰的十二地支,相應地配上十二個不同名稱的值日天神,十二日當中,十二天神各依序輪值一次,週而復始:

子日青龍;辰日金匱;申日天牢;
丑日明堂;巳日天德;酉日玄武;
寅日天刑;午日白虎;戍日司命;
卯日朱雀;未日玉堂;亥日勾陳。

其中青龍、明堂、金匱、天德、玉堂、司命六神所值的屬於黃道吉日。
其他天刑、朱雀、白虎、天牢、玄武、勾陳六神所值的屬於黑道凶日。

歌曰:
黃道生方利動為,諸般造作最相宜;
門庭昌盛功名顯,代代兒孫掛紫衣。
黑道凶星造與修,災荒色亂必驚憂;
行方出入遭凶禍,萬頃莊田一旦休。

上述黃道吉日未必盡吉,黑道凶日未必盡凶,仍要看看有沒有其他吉凶神煞及乃與祈福者出生年柱是否相沖克而論。更有歲破、月破、日破均忌用


楊公忌日

「楊公忌日」又稱為「楊公十三忌」,世傳為唐代風水宗師楊筠松所訂定。這十三個「忌日」分別是正月十三、二月十一、三月初九、四月初七、五月初五、六月初三、七月初一、七月廿九、八月廿七、九月廿五、十月廿三、十一月廿一、十二月十九。這十三個「忌日」是諸事不宜。


天干地支

干者猶樹之干也。

甲:像草木破土而萌,陽在內而被陰包裹。
乙:草木初生,枝葉柔軟屈曲。
丙:炳也,如赫赫太陽,炎炎火光,萬物皆炳燃著,見而光明。
丁:草木成長壯實,好比人的成丁。
戊:茂盛也,象徵大地草木茂盛繁榮。
己:起也,紀也,萬物抑屈而起,有形可紀。
庚:更也,秋收而待來春。
辛:金味辛,物成而後有味,辛者,新也,萬物肅然更改,秀實新成。
壬:妊也,陽氣潛伏地中,萬物懷妊。
癸:揆也,萬物閉藏,懷妊地下,揆然萌芽。

支者猶樹之枝也。

子:孳也,陽氣始萌,孳生於下也。
丑:紐也,寒氣自屈曲也。
寅:髕也,陽氣欲出,陽尚強而髕演於下。
卯:冒也,萬物冒地而出。
辰:伸也,萬物舒伸而出。
巳:巳也,陽氣畢布已矣。
午:仵也,陰陽交相愕而仵。
未:眛也,日中則昃,陽向幽也。
申:伸束以成,萬物之體皆成也。
酉:就也,萬物成熟。
戌:滅也,萬物滅盡。
亥:核也,萬物收藏,皆堅核也。


五行學說

五行學說也是我國古代人民創造的一種哲學思想。它以日常生活的五種物質:金、木、水、火、土元素,作為構成宇宙萬物及各種自然現象變化的基礎。這五類物質各有不同屬性,如木有生長發育之性;火有炎熱、向上之性;土有和平、存實之性;金有肅殺、收斂之性;水有寒涼、滋潤之性。五行說把自然界一切事物的性質分別納入這五大類的範疇。

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五行相剋: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

五行:木,火,土,金,水

時令:春,夏,長夏,秋,冬

五氣:風,熱,濕,燥,寒

五態:生,長,化,收,藏

五色:青,赤,黃,白,黑

五味:酸,苦,甘,辛,鹹

五臟:肝,心,脾,肺,腎

五志:怒,喜,嗯,憂,恐

五臭:臊,焦,香,腥,腐

五音:角,徵,宮,商,羽

五穀:麥,黍,禾,稻,豆

五德:義,智,信,仁,禮


天干五行

甲乙同屬木,甲為陽木,乙為陰木;
丙丁同屬火,丙為陽火,丁為陰火;
戊已同屬土,戊為陽土,已為陰土;
庚辛同屬金,庚為陽金,辛為陰金;
壬癸同屬水,壬為陽水,癸為陰水。


地支五行

寅卯屬木,寅為陽木,卯為陰木;
已午屬火,午為陽火,已為陰火;
申酉屬金,申為陽金,酉為陰金;
子亥屬水,子為陽水,亥為陰水;
辰戍丑未屬土,辰戍為陽土,丑未為陰土


甲子納音

甲子乙丑海中金,丙寅丁卯爐中火,
戊辰已巳大林木,庚午辛未路旁土,
壬申辛酉劍鋒金,甲戍乙亥山頭火,
丙子丁丑澗下水,戊寅已卯城頭土,
庚辰辛巳白臘金,壬午癸未楊柳木,
甲申乙酉泉中水,丙戍丁亥屋上土,
戊子已丑霹靂火,庚寅辛卯松柏木,
任辰癸巳長流水,甲午乙未沙中金,
丙申丁酉山下火,戊戌已亥平地木,
庚子辛丑壁上土,壬寅癸卯金箔金,
甲辰乙已復燈火,丙午丁未天河水,
戊申已本大驛土,庚戍辛亥釵釧金,
壬子癸丑桑柘木,甲寅乙卯大溪水,
丙辰丁巳水各土,戊午已未天上火,
庚申辛西石榴木,壬戍癸亥大海水。


納音

昔者,黃帝將甲子分輕重而配成六十,號曰花甲子,其花字誠為奧妙,聖人借意而喻之,不可著意執泥。夫自子至亥十二宮,各有金、木、水、火、土之屬,始起於子為一陽,終於亥為六陰,其五行所屬金、木、水、火、土,在天為五星,於地為五嶽,於德為五常,於人為五臟,其於命也為五行。是故甲子之屬乃應之於命,命則一世之事。故甲子納音象,聖人喻之,亦如人一世之事也。何言乎?

子丑二位,陰陽始孕,人在胞胎,物藏其根,未有涯際;寅卯二位,陰陽漸開,人漸生長,物以拆甲,群葩漸剖,如人將有立身也;辰巳二位,陰陽氣盛,物當華秀,如人三十、四十而有立身之地,始有進取之象;午未二位,陰陽彰露,物已成奇,人至五十、六十,富貴貧賤可知,凡百興衰可見;申酉二位,陰陽肅殺,物已收成,人已龜縮,各得其靜矣;戌亥二位,陰陽閉塞,物氣歸根,人當休息,各有歸著。詳此十有二位先後,六十甲子可以次第而曉。

甲子乙丑何以取象為海中之金?蓋氣在包藏,有名無形,猶人之在母腹也;壬寅癸卯絕地存金,氣尚柔弱,薄若繒縞,故曰金泊金。庚辰辛巳以金居火土之地,氣已發生,金尚在礦,寄形生養之鄉,受西方之正色,乃曰白蠟金;甲午乙未之氣已成,物質自堅實,混於沙而別於沙,居於火而煉於火,乃曰沙中金也,壬申癸酉氣盛物極,當施收斂之功,穎脫鋒銳之刃。蓋申酉金之正位,干值壬癸,金水淬礪,故取象劍鋒而金之功用極矣;至戌亥則金氣藏伏,形體已殘,鍛煉首飾,已成其狀,藏之閨閣,無所施為,而金之功用畢,故曰庚戌辛亥釵釧金。

壬子癸丑何以取象桑柘木?蓋氣居盤屈,形狀未伸,居於水地,蠶衰之月,桑柘受氣,取其時之生也;庚寅辛丑則氣已乘陽,得栽培之勢力其為狀也,奈居金下,凡金與霜素堅,木居下得其旺,歲寒後凋,取其性之堅也,故曰松柏木,戊辰己巳則氣不成量,物已及時,枝葉茂盛,郁然成林,取其木之盛也,故曰大林木;壬午癸未,木至午而死,至未而墓,故楊柳盛夏葉凋,枝幹微弱,取其性之柔也;故曰楊柳木;庚申辛酉,五行屬金而納音屬木,以相剋取之。蓋木性辛者,唯石榴木;申酉氣歸靜肅,物漸成實,木居金地,其味成辛,故曰石榴木;觀它木至午而死,惟此木至午而旺,取其性之偏也;戊戌己亥,氣歸藏伏,陰陽閉塞,木氣歸根,伏乎土中,故曰平地木也。

丙子丁丑何以取象澗下水?蓋氣未通濟,高段非水流之所,卑濕乃水就之鄉,由地中行,故曰澗下水;甲寅乙卯,氣出陽明,水勢恃源,東流滔注,其勢浸大,故曰大溪水;壬辰癸巳,勢極東南,氣傍離宮,火明勢盛,水得歸庫,盈科後進,乃曰長流水也;丙午丁未,氣當升降,在高明火位,有水沛然作霖,以濟火中之水,惟天上乃有,故曰天河水;甲申乙酉,氣息安靜,子母同位,出而不窮,汲而不竭,乃曰井泉水;壬戌癸亥,天門之地,氣歸閉塞,水力遍而不趨,勢歸乎寧謐之位,來之不窮,納之不溢,乃曰大海水也。

戊子己丑何以取象霹靂火?蓋氣在一陽,形居水位,水中之火,非神龍則無,故曰霹靂火;丙寅丁卯,氣漸發輝,因薪而顯,陰陽為治,天地為爐,乃曰爐中火也;甲辰乙巳,氣形盛地,勢定高岡,傳明繼晦,子母相承,乃曰覆燈火也;戊午己未,氣過陽宮,重離相會,丙靈交光,發輝炎上,乃曰天上火也;丙申丁酉,氣息形藏,勢力韜光,龜縮兌位,力微體弱,明不及遠,乃曰山下火也;甲戌乙亥謂之山頭火者,山乃藏形,頭乃投光,內明外暗,隱而不顯,飛光投乾,歸於休息之中,故曰山頭火也,庚子辛丑何以取象壁上土?氣居閉塞,物尚包藏,掩形遮體,內外不交,故曰壁上土;戊寅己卯,氣能成物,功以育物,發乎根莖,壯乎萼蕊,乃曰城頭土;丙辰丁巳,氣以承陽,發生已過,成其未來,乃曰沙中土也;庚午辛未,氣當成形,物以路彰,有形可質,有物可彰,乃曰路傍土也,戊申己酉,氣已歸息,物當收斂,龜縮退閒,美而無事,乃曰大驛土也;丙戌丁亥,氣成物府,事以美圓,陰陽曆遍,勢得期間,乃曰屋上土也。

余見路旁之土,播殖百谷,午未之地,其盛長養之時乎?大驛之土通達四方,申酉之地,其得朋利亨之理乎?城頭之土取堤防之功,五公恃之,立國而為民也,壁上之土明粉飾之用,臣庶資之,爰居而爰處也;沙中之土,土之最潤者也,土潤則生,故成其未來而有用;屋上之土,土之成功者也,成功者靜,故止一定而不遷。蓋居五行之中,行負載之令,主養育之權,三才五行皆不可失,處高下而得位,居四季而有功,金得之鋒銳雄剛,火得之光明照耀,木得之英華越秀,水得之濫波不泛,土得之稼穡愈豐。聚之不散,必能為山,山者,高也;散之不聚,必能為地,地者,原也。用之無窮,生之罔極,土之功用大矣哉!

五行取象,皆以對待而分陰陽,即始終而變化。如甲子乙丑對甲午乙未,海中沙中,水土之辨,剛柔之別也;庚申辛已對庚戌辛亥,白蠟釵釧,乾巽異方,形色各盡也;壬子癸酉對壬午癸未,桑柘楊柳,一曲一柔,形質多別也;庚寅辛卯對庚申辛酉,松柏石榴,一堅一辛,性味迥異也;戊辰己巳對戊戌己亥,大林平地,一盛一衰,巽乾殊方也;戊子己丑對戊午己未,霹靂天上,雷霆揮鞭,日明同照也;丙寅丁卯對丙申丁酉,爐中山下,火盛木焚,金旺火滅也;甲辰乙巳對甲戌乙亥,覆燈山頭,含光畏風,投光止艮也;庚子辛丑對庚午辛未,壁上路旁,形分聚散,類別死生也;戊寅己卯對戊申己酉,城頭大驛,東南西北,坤艮正位也;丙辰丁巳對丙戌丁亥,沙中屋上,乾濕互用,變化始終也。圓看方看,不外旺相死休;因近取遠,莫逃金木水火土。以干支而分配五行,論陰陽而大明始終。天成人力相兼,生旺死絕並類。嗚呼!六十甲子聖人不過借其象以明其理,而五行性情,材質,形色,功用無不曲盡而造化無餘蘊矣。



三九三伏

「三九」是指冬至後的第三個九天,約在一月中下旬。「三九」天為什麼最冷呢?這要從當時地面吸收和散發熱量的多少來看,冬季這時候雖然白晝短,地面吸收的太陽輻射熱量最少,但此時地面散發的熱量還多於吸收的熱量,近地面的空氣溫度還要繼續低下去,當地面吸收到的太陽熱量幾乎等於地面散發的熱量,氣溫才達到最冷。到「三九」以後,地面吸收的熱量又將多於地面散失的熱量,近地面的空氣溫度也隨著逐漸回升。因此,一年中最冷的時候一般出現在冬至後的「三九」前後。
冬至這一天開始數九,這就是人們所說的「提冬數九」。數上9天是一九,再數9天是二九……數到 「九九」就算「九」盡了,「九盡楊花開」,那時天就暖了。
人說「冷在九、熱在伏」,數九雖冷,但由於我國地域遼闊,冷也冷得不一樣:
黃河中下游的《九九歌》是: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 九河上走;五九六九沿河望柳;七九開河,八九雁來;九九又一九,耕牛遍地走。
江南的《九九歌》是:一九二九相見弗出手;三九二十七,籬頭吹篳篥(古代的一種樂器,意指寒風吹得籬笆??響聲);四九三十六,夜晚如鷺宿(晚上寒冷象白鶴一樣捲曲著身體睡眠);五九四十五,太陽開門戶,六九五十四,貧兒爭意氣;七九六十三,布袖擔頭擔;八九七十二,貓兒尋陽地;九九八十一,犁耙一齊出。
最冷的是三九、四九,在吉林:三九四九凍死狗,在江蘇則是「三九四九拾糞老漢滿街游」,可見氣溫相差很大。

「三伏」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約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這一段時間。夏至以後,雖然白天漸短,黑夜漸長,但是一天當中,白天還比黑夜長,每天地面吸收的熱量仍比散發的多,近地面的溫度也就一天比一天高。到「三伏」期間,地面吸收的熱量幾乎少於散發的熱量,天氣也就最熱了。再往後,地面吸收的熱量開始少於地面散發的熱量,溫度也就慢慢下降了。所以一年中最熱的時候一般出現在夏至的「三伏」。
從夏至後第三個「庚」日算起,初伏(10天)、中伏(10~20天)、末伏(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算起, 10天),是一年中天氣最熱的時間。
《夏九九歌》:夏至入頭九,羽扇握在手;二九一十八,脫冠著羅紗;三九二十七,出門汗欲滴;四九三十六,渾身汗濕透;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六九五十四,乘涼進廟祠;七九六十三,床頭摸被單;八九七十二,半夜尋被子;九九八十一,開櫃拿棉衣。



四柱八字

四柱八字:年月日時,統稱為四柱,一柱二字,四柱共為八字。
年柱:年與年之交換點是立春,並不是以農曆一月一日為一年之開始,是以立春之日為新的一年開始。
月柱:是以十二節氣為月的交換點,每月之開始,並非在該月之初一日而是以日入節之時刻為標準。例如六月(未月),是由小暑之時刻開始到立秋入節之間為止。月柱的地支是固定的,天干則根據年柱有一定的決定求法。此法稱為五虎遁年起月法。
日柱:是以子時(23點)為日的交換點,每日之開始,並非從該日的0點而是以前日的23點為標準。例如5日23點出生的人,日柱應是6日的日柱。
時柱:以出生之時間作為時柱地支。時干,則是依據出生日的日干之不同而有一定的決定求法。此法稱為五鼠遁日起時法。

五虎遁年起月法:
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年戊為頭。
丙辛之歲尋庚土,丁壬壬寅順水流。
若問戊癸何處起,甲寅之上好追求。
口訣用法:凡甲年己年,一月天干為丙,二月天干為丁,壓余類推。

古人將一日等分為十二時辰,即:
夜半者子也,雞鳴者丑也,平旦者寅也,日出者卯也,
食時者辰也,隅中者巳也,日中者午也,日佚者未也,
哺時者申也,日入者酉也,黃昏者戌也,人定者亥也。

五鼠遁日起時法:
甲己還加甲,乙庚丙作初。
丙辛從戊起,丁壬庚子居。
戊癸何方發,壬子是真途。


二十八宿

三垣二十八宿是中國古代的星空劃分體系,類似現代天文學中的星座。

三垣是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

二十八宿又稱為二十八星或二十八捨,是為了區劃星官的歸屬。後來演變為二十八位星神輪流值日,即以一宿代表一日。
二十八宿按東北西南四個方位分作四組,每組七宿,分別與四種顏色、五種四組動物形象相匹配,叫做四象或四陸,對應關係如下:
東方蒼龍,青色,角、亢、氐、房、心、尾、箕。
北方玄武,黑色,斗、牛、女、虛、危、室、壁。
西方白虎,白色,奎、婁、胃、昴、畢、觜、參。
南方朱雀,紅色,井、鬼、柳、星、張、翼、軫。

二十八宿值日星宿,在擇吉應用中亦是一個參考的因素。在具體運用時可參見下面歌訣。
喜善燥弱文威怒,隨宜取用要相當。
虛昴星房為喜宿,萬事皆宜葬不良。
危畢心張為善宿,埋葬行商百事昌。
箕軫參壁為懦宿,所為懦弱受欺殘。
角奎斗井為文宿,出任求名太顯揚。
亢牛婁鬼為威宿,上任征伐最高強。
胃柳氐女為怒宿,定遇官符大不祥。
觜室尾翌為燥宿,葬良商病架造殃。
四燥若然逢閒日,更加鳴吠葬尤良。
開喜雖然為大吉,架造須良葬見殃。
四弱造葬諸事忌,奸盜扶賴見災殃。

二十八宿四季宜忌:
春三月:宜用四木宿吉,忌用四土宿。
夏三月:宜用四火宿吉,忌用四金宿。
秋三月:宜用四金宿吉,忌用四木宿。
冬三月:宜用四水宿吉,忌用四火宿。


十二建星

十二建星(十二值位)即是說有建、除、滿、平、定、執、破、危、成、收、開、閉這十二個日子。這十二天分別有各自宜忌。有訣曰:
建滿平收黑,除危定執黃。成開皆可用,閉破不吉祥。黑中平不愛,黃中危不強。
建宜出行收嫁娶,定宜冠帶滿修倉,破陰疾病然宜備,危本安床閉葬良,成開所作成而吉,平乃作事總平常。

建者,健也。乃健旺之氣。宜教馬都牛習武行兵出行亦吉,最忌架造埋葬。
除者,乃除舊生新之象。宜除服、療病、斷邪靈、出行、嫁娶。埋葬修葬遇吉宿好生旺亦吉。
滿乃豐、享、豫、大、溢之義也。號曰「土瘟」不可動土栽種布菜,只宜造倉箱籠櫃婚姻結義。
平者,乃繩糾齊一義、平常之謂。宜行船收捕治邪瘟治病除災行嫁與平台道途及場屋地基,修造泥飾牆壁等,若遇伐日及逢金禽宜出兵除賊等。
定者,死氣也。忌做六畜欄、經商、出行、移徙、入宅、詞訟見官等。只宜冠帶安床嫁娶上任求官,若造葬縱得寶義專日及合日月水宿,福不周全也。
執乃固執之義,亦曰執持操守之義也。又有威儀權勢。宜捕賊擒凶,此執日宜逢造葬嫁娶。若遇水宿登垣,生出文明賢士。宜寶義專日吉及月宿亦吉。
破者,剛旺破敗之義。百事俱忌。婚姻縱然合寶義專日及好宿決不能成。求醫療病服藥針灸破屋壞垣破賊,吉。
危乃危險之義,高大之象,荒唐之謂。最忌登高履險行船,若履險峻淵深之地,必有陰抑作驚之事,又遇伐日,並逢弱怒二宿,主見傷人之禍,若遇寶義專日及好宿最宜與人交關全得利益,經營求官謀為百事俱吉。
成者,結果成就之義。凡為百事,只有成就之機,但主先難後易終有和合之義,若遇日吉宿好,百為俱吉,造葬出貴、嫁娶生子、求名利遂意皆成就,若事已成不必再謀更移別事。
收者,收天下之溟也,有收成之義,又為納藏之象。此日遇寶義專日及好宿最宜娶妻,定生貴子;葬必出貴及經商出行移徙俱得益。寶疊金銀財物收貯於箱,收買田地屋宇納財取債諸事吉利。
閉者,堅固之義也。最宜埋葬生得富貴大喜收金藏寶,不被盜賊偷劫。造六畜欄枋合帳帷、塞路斷蟻鼠穴修築牆垣作廁等。忌上任經商移出諸事,又忌架造屋宇。

十二建星每月兩「建」,即正月建寅、二月建卯、三月建辰……,依此類推。正月為寅月,所以六寅日(甲寅、丙寅、戊寅、庚寅、壬寅)中必須有兩個寅日和「建」遇到一起;二月為卯月,所以六卯日(乙卯、丁卯、己卯、辛卯、癸卯)中必須有兩個卯日和「建」遇到一起,否則就不對。逢節(立春、驚蜇、清明、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魯、寒露、立冬、大雪、小寒)兩個建星相重,這樣才能保證本月第一個與月支相同之日與「建」相遇。
標籤:
瀏覽次數:264    人氣指數:684    累積鼓勵:21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痛苦源於內心的惡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在學校一個特別的日子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