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4339106
 呆掉了的 Alice~✿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兒與店家套招,失智母親上門免費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用愛,畫下休止符/羅斯提
 切換閱讀模式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新新人類,你的名字叫精采!
作者: 呆掉了的 Alice~✿ 日期: 2013.10.13  天氣:  心情:

新新人類,你的名字叫精采!

文/陳幸蕙



1.人間愉快

今年大學學測國文作文題目為「人間愉快」,係延用曾永義教授小品文集《人間愉快》書名而來。

許多國文老師都稱許這是個難易適中、很能考出學生程度的好題目。

然而,當作文寫完,試卷交出,考季結束,這值得再三玩味、深思的美好命題,是否就被遺忘了呢?

其實,「人間愉快」課題的思考,不應只局限於考場;
所謂「人間愉快」,也不應只是一個判定語文程度高下的作文題而已。
這無比正面且陽光取向的價值,不僅是我們生命中值得追求的一個目標,也是當前我們所處這多元、混亂、
似乎並不那麼快樂的世界,值得創造的一個氛圍、基調,或理想。

那麼,何謂「人間愉快」?

或許我們可簡單定義如下──

凡從健康且有意義的思想和價值觀出發,為自己、為他人、為這世界,所創造出的安適、美好、平和、幸福、
快樂、滿足、寧馨、欣慰等種種正向感覺與可喜的結果,都可稱為「人間愉快」。

這創造、開發的過程,需要學習,也需要理性、智慧,更需要一顆溫暖的心!
而人世行走多年,山重水複,當我終通過四十甚至五十大惑之關卡,漸抵柳暗花明的歲月,關於人生,
那在我心底開始形成的幾個不惑、不移的信念,我相信,便應是建構「人間愉快」的基本條件──

一是人生於世,應從品質取向的觀點,型塑自我。

一是自處處人,應儘量摒除負面情緒,停止破壞快樂的作為,「把心處在熙春麗日之間」。

另一則是「快樂的泉源只有一個,就是使別人得到快樂」。

「把心處在熙春麗日之間」是明代學者解縉自勵自勉的圭臬,一種光明溫暖的建設性思維與──生命美學!

「快樂的泉源只有一個,就是使別人得到快樂」則典出瑞典科學家諾貝爾(Alfred Nobel)名言,
(沒錯,諾貝爾獎便是根據此人遺囑設立的)。不過諾貝爾原句是「幸福的泉源只有一個,就是使別人得到幸福」,
但不論「幸福」或「快樂」,這兩種表述其實都可成立;
而人生苦短,能有效擊潰、粉碎這「苦」與「短」之哀感的,便正是點滴閃爍於生命道途中的幸福感與人間愉快。

記得不久前曾偶見一動人的廣告詞:

「人生苦短,只喝好酒!」

如此鮮明的訴求,實頗令人想起宋代詞人晏幾道也曾說,他飲酒的原因是──欲將沉醉換悲涼。

酒精的麻醉效果,我相信,確能使人暫忘「人生苦短」的哀感虛無,但,若自酒鄉重返現實──今宵酒醒何處?
那種「楊柳岸曉風殘月」的悲涼、失落與淒惶,是否又更甚於前呢?

我不是酒客,哀樂人生,當歲月的壓力、「浮生若夢」的千古浩嘆,終成為一種必須面對的心境、感慨時,
我試圖甩開這巨大沉重無解的生命謎團、擊潰哀感、粉碎悲涼、向虛無宣戰的做法,是明確告訴自己:

「人生苦短,只做建設性的事!」

那是我的存在主義。

而所謂「建設性的事」,如果,不是創造人間愉快,又是什麼呢?

「大智若愚」之外,何妨「大智若愉」?

這世界,啊,真的需要多一點快樂的事!

但願,諾貝爾所說幸福、快樂的泉源,在人間不虞匱乏。

但願,我們都是樂於,且勤於為自己、為別人、為這世界,創造人間愉快的人。



2.新新人類,你的名字叫「精采」!

然後,這半年多來,當我透過媒體和朋友,陸續得知一些新新人類所做建設性之事、所創造的「人間愉快」後,
點頭稱善、傾倒讚嘆之餘,便實不免深深覺得這世界的未來,真的是很有希望的。

這些人間愉快,首先,值得一提的是,去年最後一夜,台北市政府廣場上,當仰望一○一大樓燦爛煙火、倒數跨年的人群,
興奮情緒high至頂點時,一群大學生卻安靜低調地以「移動垃圾桶」方式,來回穿梭其間,收集被群眾拋棄的飲料杯、
塑膠袋、寶特瓶、鋁箔包、各式廣告紙與廢棄物,終使這全台首善之城的鑽石地帶,在一夜狂歡後免於被十七噸垃圾所淹沒!
當網路上最潮的跨年關鍵字是「笑擁一○一」時,這群新新人類卻不想只笑擁一座氣派知名的摩天大樓而已,
他們的視野、格局顯然更其壯闊豪邁,因為他們的組織就叫「笑擁地球青年聯盟」!

另一個由新新人類創造的人間愉快,則牽動著許多人的荷包、味蕾、商機與美食盼望,格外充滿了喜劇色彩。
那是大葉大學一群細膩的學生,由於體恤甲狀腺機能亢進者不能吃海苔,又有感於市場地瓜葉供過於求,農民常血本無歸,
把這兩種弱勢族群關懷結合起來,於是,他們嘗試將地瓜葉切碎、調味、烘乾,在多次失敗與配方改良後,
終研發出一種既可讓甲狀腺病患食用又可增加農民收入的「地瓜葉海苔」。這結合愛與創意、提升地瓜葉經濟效益的青蔬海苔,
據說因高度營養、清鮮可口、百分百本土風味,市場潛力看好,正準備量產上市呢!

野菜變身的美味零嘴,猶自令人高度期待、稱美之不迭,
不想幾位以somebody(重要人物)自命、自許且自勵的台大學生,卻又引起了我的注意。

Somebody,其實,是這些學生組成的社團名稱,五月間他們在熱鬧的公館夜市推動「無塑商圈計畫」,
希望那些賣滷味、刈包、水煎包、炸薯條、蔥油餅、鹽酥雞、甘草芭樂、珍珠奶茶、奶油香蒜土司等人氣美食小吃的老闆們,
在顧客購物時,能以一句「需要塑膠袋嗎?」取代以往不假思索便火速扯下塑膠袋、盛裝食物交給顧客的作法,
並且對自備環保袋和容器的顧客給予折扣優惠,以鼓勵、影響、甚至教育消費者少用塑膠袋──

「在我們手中只使用五分鐘的塑膠袋,在地球卻會停留至少五萬年,而台灣每年塑膠袋使用量已快突破兩百億個了!」

──這是他們的憂思,也是他們不再宅在青春安樂窩、學院象牙塔裡,
卻決定以somebody之姿,走向街頭,走進人群,真正去do something的動機。

於是,他們就近選擇了校園外的公館商圈,逐一造訪商家,道德勸說、溫情鼓吹「不主動提供塑膠袋」建議,
並在願意配合的商店門口貼上「NPC」(No Plastic Circle)標籤,據說絕大部分老闆都欣然表態支持。

我想到自己平日購物,頂多只是「獨善其身」、非常個人化地自備塑膠袋而已,
卻不想後生可「佩」,充滿如此「與人為善」的熱情,和「兼善天下」的使命感!
這些學生顛覆了Emily Dickinson小詩「I m nobody!」(我是小人物!)所述自安一隅的怡然,
卻理直氣壯、捨我其誰地宣示,要在珍愛地球這領域裡做somebody,責無旁貸,絕不缺席!
那種放眼人間、「有澄清天下之志」的氣概,較諸《世說新語》全書之首所載,實不遑多讓;
如果Emily Dickinson地下有知,欣然頷首,或也要改寫她那首有名的小詩吧!

不遑多讓、器度恢宏、堪稱好樣的,還有底下這五位充滿理想主義氣質的東華大學畢業生──
因為酷暑炎炎之七月,當所有島民都躲在冷氣房裡避驕陽唯恐不及的時刻,這五位年輕人卻以「關心氣候變遷」為訴求,
進行了一場「救世要跑!」的環台路跑活動,希望喚起島民重視地球暖化問題,力行「低碳」生活。

在這場約一千公里的超級馬拉松過程中,五位如苦行僧般企圖「救世」的年輕人,由兩位騎補給單車的同學隨行,
從台北出發,除每天幾乎跑一個全馬(42.195公里)外,為體現「低碳」原則,更全程自備水杯、餐具、
塑膠袋和必需日用品,所有衣物則親自手洗再自然風乾或曬乾。里程尾聲,當他們跑抵花蓮,
還特別重返母校東華大學種下七棵台灣苦楝,為這趟路跑留下一抹美麗、感性的綠色印記。終於,烈日當空、暑氣逼人、
二十三天體能與意志的高難度考驗結束後,五位經汗水狂野洗禮的低碳勇士,完成了一場值得喝采的「救世」壯舉。





雖然,在這些令人感奮的故事外,我也曾看過許多新世代吸毒、霸凌、勒索搶劫、飆車滋事、聚眾鬥毆等負面報導與檔案,
近日所讀最匪夷所思的資料則是─有些青少年習以美工刀自傷來抒壓解悶、引起關心或證明自己的存在,
他們除以美工刀當生日禮物餽贈同儕外,也常相互比較、炫示誰割得多──便實不免悚然驚嘆!
唉,危險的青春、迷陷的心靈,誰,能來幫他們掙脫生命中那闇黑勢力的綑綁呢?

但悚然驚嘆的同時,當我想到有一群難能可貴、可愛復可敬的年輕人,以他們的青春熱血、新銳創意,與普世關懷,
正致力創造人間愉快,視「救世」為己任,志在「笑擁地球」,勇壯的使命感與承擔,是這樣一股振奮濁世、創造未來、
想必無往不立,也無往不麗的光明力量時,終還是忍不住要以按「讚」的心情說──

新新人類,你的名字叫「精采」!



●2013/10/13 聯合報

標籤:
瀏覽次數:336    人氣指數:5956    累積鼓勵:281
 切換閱讀模式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兒與店家套招,失智母親上門免費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用愛,畫下休止符/羅斯提
 
更多功能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