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3160097
 BRADY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電影《少年彌賽亞》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如何走向親密之旅?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金球獎佳片>電影《神鬼獵人》
作者: BRADY 日期: 2016.03.02  天氣:  心情:
在死亡面前的恐懼與信念─從電影《神鬼獵人》談存活與存在的差異

◎徐硯美

恐懼死亡之於存活具有意義,因為它使人奮力地尋找生路,並從死亡面前潛逃,但,之於存在卻顯得荒謬可笑,因為存在的價值並非在於「活著」,而是在於「如何活著」,甚至是「如何死去」。所以,存活的高度僅僅是維繫生命的跡象,存在的高度卻建立於信念與思想;存活的慾望在死亡面前往往自慚形穢,存在的信念在死亡面前卻能昂首闊步。

《神鬼獵人》便是一部透過主角獵人休格拉斯(李奧納多狄卡皮歐飾)與背叛他的同伴約翰費茲傑羅(湯姆哈迪飾)辯證二人對於「存活」與「存在」二種截然不同的生命哲學,用以啟發觀眾自省的電影。二個半小時的電影,從內而外的令人發冷,不是因為劇組遠赴加拿大在隆冬風雪冰天的森林之中拍攝,而是因為看見電影中的角色,其人性在存活與存在二者的抉擇間,透露出一種極端孤獨的境遇,好像沒有一個人能夠理解另一個人,令人巴不得在電影院裡也能生一把火來取暖

英雄的傳奇與落難
《神鬼獵人》的主角休格拉斯是美國十九世紀的傳奇英雄人物,電影中敘述他曾居住在較為和善的印地安人部落當中,並且愛上一名印地安女子,然而,所處的部落竟被一隊軍人掠奪,一陣燒殺擄掠中,他的妻子遭到殺害,兒子也被火紋身,氣憤難平的他,殺死了當時一名中尉軍官。

事實上,這對當時北美洲的西進史是一大衝擊,因為對於一個新大陸來說,所有文明社會的掠奪行為,都被莫名的合理化,而原住民的一切防禦行為,竟被視為是一種野蠻的暴行。這樣的歷史觀點,一直要到近代才有人重新反思。然而,休格拉斯在這件事情之後,帶著兒子參與了皮革公司的遠征隊伍,期盼前進到洛磯山脈的深山之中,獲取獵物來製作皮革。不料,在一次採獵的過程中,三十幾人的遠征隊竟遭到印地安「瑞族」的攻擊,休格拉斯協助隊長安德魯以及隊員們奮力突圍脫險,卻又在森林中意外遭到野熊襲擊。身受重傷的休格拉斯奄奄一息,安德魯命兩名隊員費茲傑羅與吉姆,以及休格拉斯的兒子留下照顧。

但是,費茲傑羅卻因恐懼瑞族的攻擊以及隆冬的嚴苛氣候,私自決定要將休格拉斯殺害,過程中,卻又被休格拉斯的兒子發現,於是他決定痛下殺手,並且欺瞞同行的吉姆,捏造休格拉斯的兒子失蹤、休格拉斯死亡的謊言。然而,眼睜睜看見唯一親人受害,又被拋棄在酷寒森林的休格拉斯原本近乎回天乏術,卻奇蹟生還,並拖著重傷的身體,在雪地中爬行,幾次歷經生死關頭,唯一的信念就是回到文明世界,找到費茲傑羅,討回公道。

該片的導演即是去年憑藉《鳥人》拿下奧斯卡最佳導演的阿利安卓岡札雷伊納利圖。在剛剛頒發的73屆金球獎中,他又以《神鬼獵人》榮獲最佳導演,而擔綱主角的李奧納多,更以該片第三度獲得金球獎最佳男主角的殊榮,且該片也拿到了劇情類最佳影片的獎項,足以說是該屆的大贏家。而從該片壯闊的自然景致的拍攝,蒙太奇的手法穿插,極具美感的攝影,結合劇中角色孤絕堅毅的內心世界,以及環境之於生理上嚴峻的挑戰,能夠獲得獎項肯定,足以說是實至名歸。

同樣面臨死亡 不同態度

嚴酷的環境常常能夠像一面鏡子,映照出人心底最真實的樣態,因為,它會使人逼視「死亡」。死亡一直是人類企圖逃避,或者是延遲面對的,然而,凡是能夠坦然面對時,我們活著的方式也將徹底改變。電影中,休格拉斯與費茲傑羅所面對的是一模一樣的環境,更進一步,他們也都要面對瑞族人的威脅。然而,休格拉斯自始至終都企圖協助遠征隊的人突圍,想盡辦法讓眾人能夠化險為夷;相對的,費茲傑羅卻不斷地力保自己的安危。

休格拉斯面臨死亡的態度,是從容的,在電影裡給予的動機是─他有所愛。曾經是他的妻小,妻子死後,剩下的是他的孩子。費茲傑羅面臨死亡的態度,是恐懼的,在電影裡卻毋須給予任何動機,因為,存活,就是他唯一的動機。

愛,是一種信念,活,卻是一種渴望。往往這兩件事情,都會賦予人類龐大的生存動力,但是,在最艱困的環境下,前者不會褫奪、傷害後者,後者卻會。原因很簡單,前者是在戰勝恐懼下,將自身致之於度外,以至於可以將存活的目的擴及到身邊的人;後者,是在臣服恐懼後,將自身看為最重要的,以至於存活,變成一種最自私的存在。

同樣面臨孤獨 相同勇敢
近年來美國描述大西進歷史或者是西部主題的電影相對謹慎,畢竟到了廿一世紀,人類對於自身文明建構過程中所施加的暴力與不文明已經開始進行反思。《神鬼獵人》作為一部西部電影,描寫印地安人的角度我認為是相對忠實與中性的。例如,電影中的瑞族人看似野蠻與殘酷,但是,一段瑞族首領與法國軍人的對話,告訴軍人說這塊土地原來就是自己族人生存的場域,而外來者竟用「交易」的方式,企圖與他們交換資源,甚至還出言不遜要求族人交出年輕女性供其洩慾。而瑞族首領之所以要攻擊這些外來的商隊,最主要也是因為他的女兒被白人帶走。

另一方面,在休格拉斯千里跋涉的過程中,遇到一個較為和善的印地安人,他在聽到休格拉斯的遭遇之後,不僅給予食物,更照顧了因為傷口潰爛而發燒的休格拉斯,只因他的家人也全部遭到殺害,僅剩他一人。同樣面臨生命的孤獨,這個印地安人選擇的是與休格拉斯一樣的態度,同理孤獨,並陪伴孤獨。因此,二人在孤獨的大地結伴同行,直至這名印地安人也遭到殺害,並且被懸吊在樹上,身上還掛著「我們同樣是野蠻人」的牌子。看似悲劇式的結局,不免讓我們更深一層的反思,何謂文明?何謂野蠻?失去一切的二人與擁有一切的外來者,誰是強權?誰是勇敢?

很多人將休格拉斯的生存意志定義在「復仇」,我卻認為「復仇」是一條顯而易見的明線,但是在他說出:「復仇,操之在上帝之手,我們只是順應自然,看著必然發生……」時,上帝與自然,頓時將這個角色的精神層次以及整部電影的主題向上提升了。看完電影的結局後,走出電影院,細細思考才會知道,原來存活,是人對於選擇的堅持,但是,存在,是人對於生命的尊重,同時也是對自然與上帝的降伏與崇敬。

神鬼獵人 The Revenant
上映日期:2016-01-08
級  別:限制級
導  演:阿利安卓崗札雷伊納利圖
演  員:李奧納多狄卡皮歐、湯姆哈迪、多姆納爾格里森、威爾普爾特

新聞來源 : 基督教論壇報 http://www.ct.org.tw/1273510#ixzz41kkqE5G1
標籤:
瀏覽次數:27    人氣指數:27    累積鼓勵: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電影《少年彌賽亞》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如何走向親密之旅?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