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3160097
 BRADY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如何走向親密之旅?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紀錄片《我們的那時此刻》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電影《不存在的房間》
作者: BRADY 日期: 2016.03.10  天氣:  心情:
〈奧斯卡金獎佳片〉向過往累累傷痕道再見─談走出身心的牢籠
◎袁皖君

一個房間,可以是固若金湯的堡壘,也可能是摧毀人生的囚牢。我們每個人每天都在不同的「房間」內進出,電梯、辦公室、住家、餐廳…,一個空間又一個空間,主動完成或是被迫去完成某些目的,這些空間圈限我們的時間都有一個合理的期限,即使是犯案入獄的囚犯也自知判刑期限。然而,不幸被綁匪綁架的人質呢?在真正獲救(或不幸被殺害身亡)之前,那感覺永無期限的絕望心情,和安全脫離被綁架狀態後所要面對的二次、甚至三次傷害,當事人又該如何面對?

少女裘依遭囚七年
《不存在的房間》(Room)中文譯名其實很有隱喻效果。這所謂的「房間」,也確實不是一個正式的房間,它是北美家庭裡很常見的工具屋,小則一坪,大則六、七坪,通常是在大賣場購買現成塑料拼裝,霸據後園一角,讓人擺放工具或是做木工。但是這樣的隱閉空間卻和地下室一樣,並列為虐待孩童(或青少年)、擄人囚禁的兩大犯案死角。

「房間」在地圖上找不到,但是「房間」卻是故事裡被綁架的少女裘依被囚禁長達七年的牢獄。她被綁匪老尼克性侵懷孕生下孩子傑克之後,「房間」成為小小傑克所認知的唯一世界,也成為母親與孩子度過基礎養育期、最不受任何外來「干擾」的一段時期。

故事當然不會到此結束。孩子出生了、慢慢長大到五歲能夠聽懂複雜一點的話了,裘依沒有一天不想回到那個她熟知的世界,她當然要策劃一場失敗率極低的逃亡,但是執行主角卻是只有五歲的小傑克。小傑克為了愛母親而被迫抽離他所熟知的那個小小世界,那裡有他寶貝無比的椅子、玩具、牛奶跟玉米片,但是他要忍住別離悲傷,努力裝死以便騙過老尼克,將他載去外面的樹林裡棄屍,途中好藉機脫逃。

失落人生回不去了
原著《房間》(Room)作者愛瑪唐納修很擅長利用生活化的細節來塑造情境的立體感,並且利用傑克的童真視角來傳達不陳腔濫調、不帶過多批判的犯罪事件,以便在最短時間內讓讀者或觀眾(她同時也是本片編劇)感受到這事件的真實感,繼而產生同理心,投入足夠的情感來體會到當事人的困境與痛楚,創作要完成這個目的才算是收割了初始所播下的靈感之種。

小說編寫成電影之後,加入了導演鏡頭語言、演員精湛演技,反而比原著更有張力、情感被渲染後顯得更豐富多層次,最令人無言震憾的部份,是從傑克跟裘依被救出來之後開展的。一般人都以為人質回家後一切都會回復原狀,彷彿作了一場惡夢,夢醒後一切沒有不同,連主角跟她的家人都這樣錯覺過。他們通過漫長等待的考驗,終於看到曙光,可惜曙光的溫度太低、照耀時間過短,還未回暖就又走入黑暗了。

被「關」起來的人,記憶還停留在那一年、那一月的那一天。當事人的父母在孩子被綁架後,就算待在人間煉獄裡也仍舊要回歸人生軌道繼續前進。他們在那惡者執行邪惡行動那天起,就再也「回不去了」。

對於才五歲的傑克而言,無論房間有多麼大,他都仍是學習與探索,只要媽媽在身邊,房間可以小到只有一坪也可以是全世界這麼大。但是對於裘依而言,她卻是她自己所記得的那個孩子(被綁架時她尚未成年),那幾年若不曾被奪走的話,她可以瞬間做回那個少女裘依,她可以拼命追回所失去的一切,但是小傑克的存在卻又提醒她,「房間」以及曾經發生過的一切沒有可能如惡夢般搖醒後自動消失。

現實生活裡,裘依還必須接受父母因為她的事件離異的結果,以及接受媒體大肆報導之後社會的眼光與評論。當被困居在小房間裡,或許當事人都以為那是天底下最殘酷、最難以忍受的考驗,只是沒想到更令人難以承受的是脫困之後,也可能因此產生「到哪裡都是種牢籠」的消極結論。

困境中仍存有希望象徵
導演藍尼亞伯漢森的鏡頭特別流暢與緩慢,他刻意製造一些從角色的所在位子望出去的鏡頭,使觀眾更易於理解影片中每個角色對同一件事的不同感受。傑克的存在是種希望的象徵,他就是最原初的「孩子」、「新生命」意念的化身。傑克用首次接觸世界的眼光向世界打招呼,傑克看到的藍天白雲、人和樹、狗和兒童,等於又再一次提醒我們這個被我們習以為常到麻木的世界,原來是如此純淨美好,如此值得一次又一次地為了活下去而奮鬥。

九歲的天才童星雅各特蘭姆雷演活了一個聰慧的五歲孩童,尤其是他深度詮釋了傑克在聽母親述說被綁架真相與真正的世界是如何這一段,他單純反應了抗拒與被欺騙後憤怒的複雜心理;遇到真實世界快速變化的腳步與複雜的人事物,傑克那種不安又夾雜著好奇與興奮的心情,小演員需要超乎常人的理解能力才能詮釋得當,而雅各特蘭姆雷表現得非常出色。

學習面對和放下遺忘
這部電影靈感來自奧地利的真實案件,十一歲女孩遭父親非法禁錮於地牢廿四年並生下七名子女。此類故事總令我想起聖經人物約瑟,被害、被丟棄在黑暗的坑裡然後被救出賣到埃及為奴,又被長官妻子因色誘不成惱羞成怒而誣陷他入獄。他同樣在整條命運道路上是無辜被害的,也同樣歷經完全不知牢籠期限何時才到的痛苦等待。他的錯誤頂多只是當年曾因為父親疼愛而比較天真些,如同女主角裘依後來也痛恨自己當時為何要天真且善良地去幫助綁匪救他的狗,也埋怨若不是母親教育她成為優等生與善良熱心的好女孩,或許她可以避過這場災難。

我們都知道,當邪惡找上門時,不是世故老成就一定能避得過的。約瑟後來即使學乖了,也避不過之後各種迎面而來的挑戰與困境。而他還得學習回顧、面對、放下以及遺忘的功課。沒有人有辦法移除裘依被綁架的這場惡夢的存在,只有共同經歷過且曾經身在其中的當事人裘依,以及她的愛與力量來源─傑克,還有愛她的父母,可以決定這樣一段路在往後日子裡該以何種面貌存在大家的心頭。

執著的意念有時可以救自己,如同裘依排除萬難逃脫魔掌回到家裡,有時候也可能摧毀自己,假如她決定任由自己被擊垮與崩潰。更高明的,是執著於書寫未來的故事,讓任何曾經用不同形式囚禁自己的牢籠,從此崩壞瓦解,隨風消逝。



不存在的房間  Room
上映日期:2016-02-26
級  別:輔12級
導  演:藍尼亞伯漢森
演  員:布麗拉森、雅各特蘭姆雷、西恩布里吉、溫蒂克勞森
得獎紀錄:第8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第72屆金球獎最佳戲劇類電影女主角等多項獎項

文章來源:基督教論壇報 http://www.ct.org.tw/1277081#ixzz42Vfupn71
標籤:
瀏覽次數:21    人氣指數:21    累積鼓勵: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如何走向親密之旅?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紀錄片《我們的那時此刻》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