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3209856
 谷哥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永恆的心!~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河隍隔斷異鄉音!(養癰遺患~)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青出於藍!~
作者: 谷哥 日期: 2013.10.10  天氣:  心情:










< 青出於藍 >典故~ 

====================================================== 



 #《荀子.勸學》篇: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

冰,水為之,而寒於水。 

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 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

書證:



 01.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卷二.敘師資傳授南北時代》

          :「各有師資,遞相倣效,或自開戶牖,或未及門,或青出於藍,或冰寒於水。」



 02.唐.白居易〈賦賦〉:「冰生乎水,初變本於典墳;青出於藍,復增華於風雅。」



 03.宋.劉克莊〈哭吳卿明輔〉詩二首之一:「水心文印雖傳嫡,青出於藍自一家。」 





==============================================================

 典故說明 



戰國時代大哲學家荀子寫了一篇〈勸學〉的文章來鼓勵大家多學習。 

學習有什麼好處呢?就像靛青是從蓼藍提煉出來,但是顏色比蓼藍還要青; 

冰是水結凍而成,但是溫度比水還要低。

學習就像這種提煉和結凍的效果一樣。 

我們把一根直挺挺的木條用輮的工夫,慢慢使它彎曲,製成車輪。

等它彎曲合乎規矩後,就是經過日晒乾枯也不會再恢復原狀了。



這種輮的工夫也是學習。 所以木頭要劃得直,得靠繩墨;金屬要磨銳,得靠礪石。

君子就是要接受繩墨般的約束,礪石般的磨鍊,假如能廣泛地去學習,

而且能時時反省自己,那就不會有什麼過錯了。 

後來就從荀子這段話中演變成「青出於藍」這句成語,原來是用來比喻學習的效果, 

後多用來比喻學生表現較老師出色,晚輩成就超過前輩。 



================================================= 



如果是修行的師徒關係,千萬不要認為徒弟超過自己是很丟臉的事情, 

因為社會在變,佛法的精神不會變!如果在四十年前,物資缺乏,當然大家能省則省,

以現在這一個社會,講求快速,食物必須大量生產,才能夠供應人口的增加。 

問題來了,農業社會時候養的雞鴨,只用菜葉,番薯,哪裡像現在用抗生素,生長激素? 

假如沒有跟社會接觸,要渡眾生是相當困難的。 



如果萬一以後我有學生,我希望他能夠超越我,超過越多越好,

因為我的能力只能應付現在這一個社會。。 

講同樣的東西,年輕人願意接受年輕人的勸告。

到時候,我已經老了就沒有人想要聽。 這當然也是長江後浪推前浪,好事一樁。。。

時代巨輪的推進,誰都不可以擋! 

所以,老師也都希望學生成材,更進一步當然能夠再超越老師! 

青出於藍,更甚於藍,也是老師的光榮阿~不是嗎?




標籤:
瀏覽次數:290    人氣指數:3470    累積鼓勵:159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永恆的心!~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河隍隔斷異鄉音!(養癰遺患~)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