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201325
 popo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test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實現夢想,從現實出發!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河中精靈-亞河豚
作者: popo 日期: 2009.06.24  天氣:  心情:
亞河豚 6月號/2009

淡水豚游過樹間。牠們扭著彎曲的身軀滑過樹枝,並像蛇一樣蜷曲在有溝槽的樹幹周圍。綠如青蛙的魚一衝進葉子裡,如泡泡糖般粉紅的淡水豚便用長滿尖齒的長嘴一口咬住。
這並不是馬奎斯小說中令人眼花撩亂的夢境,而是亞馬遜河上游在溼季時的情景,也就是祕魯的伊基多斯的下游。河水淹沒了雨林,因而把淡水豚吸引到林間獵食。
亞河豚大約是在1500萬年前的中新世從牠的海洋遠祖分支而來。美國舊金山加州科學院的生物學家希利‧漢彌頓說,當時的海平面比較高,而且包括亞馬遜盆地在內,南美洲有廣大的地區可能都被多少有點微鹹的淺水給淹沒。漢彌頓假設,當這片內陸海退去時,亞河豚留在河流盆地裡,演化成跟我們喜愛的飛寶長得不太像的顯眼動物。亞河豚有肥厚的球根狀前額,以及又瘦又長的嘴,適合從糾結的樹枝裡把魚叼出來,或是在河泥中翻尋甲殼動物。跟海豚不同的是,牠們的頸椎沒有合起來,使牠們彎曲身體最多可達90度角,所以很適合在樹間滑行。牠們還有寬大的鰭肢、萎縮的背鰭(較大的背鰭在狹窄處會造成阻礙),以及小眼睛——回聲定位幫助牠們在泥濘的水裡鎖定獵物。
又名粉紅河豚的亞河豚最多可重達200公斤、長兩公尺半,是四種已知淡水豚裡最大的一種;其他幾種生活在印度的恆河和巴基斯坦的印度河、中國的長江,以及阿根廷與烏拉圭之間的拉普拉塔河。漢彌頓說,所有的淡水豚在外表上都很類似,但這四種並不屬於同一科。漢彌頓和其他人所做的DNA研究顯示,淡水豚演化自古代的海鯨(這一目當中也包含了鯨),而且至少是來自三個不同的地方,起先是印度,後來是中國與南美洲,接著現代海豚才形成一個獨特的族群。在所謂趨同演化的例子中,地理上互相隔絕而且基因各不相同的物種發展出了類似的特徵,因為牠們所適應的環境相近。
每年春天,亞河豚可以離開所屬河道的範圍,到從前的棲地去晃一晃。在巴西西部的馬米洛哇保留區,也就是英格蘭肯特大學的東尼‧馬丁過去16年研究淡水豚的地方,亞馬遜河的兩條支流每年有一半的時間會淹沒數千平方英里的森林,使它變成樹木罩頂的汪洋。馬丁和他的巴西同事薇拉‧達席爾瓦發現,母豚尤其容易游進森林深處——或許是為了躲避亮粉紅色公豚的挑釁。母豚多半是灰色的;至於公豚的粉紅色,馬丁和達席爾瓦認為是疤痕組織。

轉載自國家地理雜誌
標籤:
瀏覽次數:127    人氣指數:2107    累積鼓勵:99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test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實現夢想,從現實出發!
 
住戶回應
 
時間:2009-06-26 16:35
他, 49歲,台北市,藝術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作者回覆說[2009-06-26 17:59]:

呵呵,真這麼神奇唷~~~~

 
時間:2009-06-24 16:22
他, 47歲,新北市,建築營造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