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一部電影,改編自一本國外的小說”不存在的女兒”
從這部片感覺到原來很多事不是自己認為最好的就好
片中的男主角用一個善意的謊言,想讓妻子不重蹈覆轍自己母親所經歷的
不過也因此改變了很多事,婚姻出現了危機,很多事不再是他所認為的
片中那名養育有唐氏症孩子的護士,無私付出,甚至替孩子爭取良好的教育,深深的震撼著我,心裡想的是,社會對這樣孩子的不平等,不禁讓我想到我的弟弟,雖然不是跟片中女孩一樣羅患唐氏症,但在智能方面的不健全,也是令家人苦惱的問題。
前陣子,看了電影"海洋天堂"也提到了孩子長大後的問題,就像我曾經想過的,假使我的雙親不在了,誰會在他身邊照顧他,幸運的是弟弟還有兄弟姊妹的陪伴,可是沒有的人呢?
現今的社會,人情的冷暖不再像早期那般,從很多角度也看到了事實的殘酷,就以一個正常人與一個弱勢的人作對比,做同樣的工作內容,時間也不比別人少,薪資卻是正常人的一半不到,甚至很多這樣的孩子沒人願意聘請,看在家屬的眼裡是一種痛。難道讓他們有生存的能力都難嗎?
常常聽著弟弟的夢想,我總會問:「你要怎麼辦到?」,他總天真的回答,真的是令人哭笑不得,而我是個很現實的姊姊,總是喜歡戳破他的美夢,因為我深深的了解,同情心是不能養活一個人,甚至是一個夢,畢竟未來還是一條很長的路。他必須學會生活,學習面對這個社會。
所以,我深深佩服那些無私關懷的人群,感謝他們為了弱勢發聲,也想跟這些用心照顧弱勢孩子們的父母說一聲:「辛苦了!」,這些孩子雖然回饋的不多,卻也是最真誠、忠實的夥伴,讓我們學習用另一個角度去看待世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