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3160097
 BRADY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10句力克胡哲經典名言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婚姻解密》讀後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電影《流離者之歌》
作者: BRADY 日期: 2016.04.30  天氣:  心情:
在陰影中,照出光芒─從電影《流離者之歌》談受創靈魂的渴求

◎徐硯美

榮獲坎城影展金棕櫚獎的《流離者之歌》,是部以異鄉人的視角,省思歐洲難民困境的電影。在我看完這部電影的當天,「又」有一艘由利比亞前往義大利的難民船在地中海翻覆,來自衣索比亞、索馬利亞、蘇丹和埃及的近四百名難民,恐怕葬生海底。

當我看到電影中的主角迪潘在異鄉的地下室裡,獨自唱著斯里蘭卡「泰米爾之虎」的軍歌時,我看到他的「壯」與「悲」。戰火,在他心裡烙下的是「永遠」,而和平在他的眼前,只是「掠影」。我們從電影到現實,可以思及只要一個國家有戰爭,因戰爭而流離的每一個人身上,都是帶著戰爭的。戰火在他們的「夢」裡留下尖叫與哀求,在他們的「愛」裡有訣別與遺恨,在他們的卑微裡,有著見過生死的驕傲,在他們的脆弱裡,有著經歷離散的堅忍。

然而,不禁要問的是,世界是如何面對他們?我們,是如何面對他們?誰來收容他們被殘酷馴養的殘酷?誰來接納他們被恐懼充塞的恐懼?

25年內戰 無數流離者
《流離者之歌》敘述一名斯里蘭卡的泰米爾族男子迪潘,曾是泰米爾武裝團體「泰米爾之虎」的士兵,但因受不了長年與政府軍的鬥爭,因此與一名同族女子雅麗妮和另一名九歲的女孩伊莉雅偽裝成一個家庭,使用假護照偷渡至法國。剛到法國的迪潘僅能靠著在街邊兜售玩具謀生,不時還會被警察驅趕,原本兇猛冷酷的軍人形象蕩然無存。但是,為了生活仍舊咬牙苦撐,最終,他在郊外的一個社區謀得了一份管理員的職位,便帶著雅麗妮與伊莉雅前往。

只會簡單法語的迪潘努力的在社區工作,期盼能夠開始一個嶄新的人生,也將素昧平生的兩名女子認真當作自己的家人,一面教導雅麗妮如何融入當地生活,一面供給伊莉雅就學。然而,這與雅麗妮原訂的計劃不同,她本來是期盼前往英國投靠表親,而偽裝的家庭是為了取得護照,之後便只想隻身前往,不顧伊莉雅與迪潘,所以,雖被迪潘說服前往法國,二人卻在生活上多有爭執。

三人不僅要面對生活上的齟齬爭吵,更要面對該社區是一個治安極差、幫派鬥爭、火拼屢見不鮮的地方。最後,雅麗妮因前往一位幫派大老的家中擔任幫傭,無意間捲入一場仇殺,千鈞一髮之際,她向迪潘求救,而與雅麗妮朝夕相處日久生情的迪潘,眼睜睜看著理應和平的社區,竟變成了槍林彈雨,軍人的本能被喚起,戰火,在遠離家鄉千百公里的法國,也在他的心中再次點燃……

該片由法國名導賈克歐狄亞執導,榮獲坎城影展最佳影片,且在知名電影評論網爛番茄(Rotten Tomatoes)獲得100% 滿分的評價。其背景採自1983年至2009年,長達25年以上的斯里蘭卡內戰,電影中充滿著戰爭在人心中所劃下永不抹滅的傷痕,而劇中飾演男主角迪潘的演員東尼泰森,幾乎就與飾演的角色有著一模一樣傳奇的身世,不僅真的曾經加入「泰米爾之虎」,更為躲避戰亂逃至香港,在治安惡名昭彰的「重慶大廈」窩居了半年之久,在語言不同的情況下,只能洗碗、做黑手、當工人換取微薄的薪水度日。

在朋友的鼓勵下他開始寫作,現在,他已經在法國成為一位知名的作家、劇作家和演員,並將自身經歷融入寫作當中,重新喚起世人對斯里蘭卡內戰這段歷史的關注。

安撫因恐懼而生的恐懼
事實上,該片重新為「戰爭」下了定義──不僅是眼見的,而是心裡的。原本逃到法國的三人,理應重新開始生活,可是,他們卻在不同的情境下,被勾起對於過往的種種恐懼。

晚上,迪潘都倚靠在家中的窗子旁,無法入睡,看著住在對街的幫派分子進出大樓;白天,他必須要等幫派分子聚會結束,才能入內打掃。他們身上帶著武器,在社區的路口設下檢查哨,多派人馬還不時火拚。而雅麗妮則是在融入當地生活的過程中,因語言不同,處處覺得遭他人歧視,還無意間成為幫派老大家中的幫傭而捲入仇殺。小女孩伊莉雅在學校不僅要上「加強班」,更被排斥在團體之外,在得不到同儕的認同下,她成為了學校的問題學生,這也讓雅麗妮與她的關係更加惡劣。

恐懼,是受創後的心靈如影隨形的陰影,不僅僅是戰爭,家庭暴力、經歷天災、重大傷害或者是犯罪案件,都有可能導致人們對於他所身處的環境草木皆兵、風聲鶴唳。我們往往不知道他們在一個安全的環境當中究竟在「怕」甚麼,而將他們的行為歸類為「不正常」而企圖「矯正」。可是,實際上他們是心中失去了對於環境的「信任」,而信任的建立需要很長的時間,而信任的失去只要一刻。如何重建信任?電影中透露出的是,當環境無法給予的時候,有的,就是三個人的「相依為命」,也就是一句最有力的話語:「有我在。」然而,說出這句話的「責任」便是我們需要成為比恐懼更大的力量,在陰影中,照出光芒。

接納因欺壓而生的防衛
經歷戰爭的人,往往會感到生命中的一切都將「被剝奪」,而會對周遭的一切有著強大的防衛機制。但是,很少人去思考,當防衛機制啟動的時候,正是因為他們回到「被剝奪」的回憶之中,難以走出的時候。

電影中迪潘在社區擔任管理員期間,泰米爾之虎的流亡將軍找上門來,期望迪潘能重操舊業,運送武器回到斯里蘭卡,而他拒絕了。但是,電影隨即拍攝他晚上將自己關在地下室,用酒精麻醉自己,並且高唱泰米爾之虎的軍歌,他的逃避與防衛,特別凸顯了他的無力與痛苦。他與幫派的人發生衝突,是因為他不希望他們搜雅麗妮的身,因為這不僅是對他們的冒犯,更讓他們想到他們本已經逃離的戰爭。

恐懼的化解,來自陪伴,防衛的卸下,來自善意。或許,我們的社會看似離戰爭很遙遠,可是,心裡的創傷卻離我們無比的靠近,身為基督徒,也同為社會一份子的我們,面對這些創傷,是給予一個「正常」還是「不正常」的判定,還是,能夠更多的陪伴與釋出善意,不折斷壓傷的蘆葦,也不吹滅將殘的燈火;不是看見傷痕,而是在需要中,看見自己的責任。

流離者之歌 Dheepan
上映日期:2016-04-15
級  別:輔12級
導  演:賈克歐狄亞
演  員:安東尼泰森、Kalieaswari Srinivasan、凡桑侯提耶

文章來源:基督教論壇報 http://www.ct.org.tw/1280619#ixzz47JpLlSc5
標籤:
瀏覽次數:24    人氣指數:24    累積鼓勵: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10句力克胡哲經典名言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婚姻解密》讀後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