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3160097
 BRADY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劉三講古》人生最重要的事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蔣雅淇、鄒開蓮對談沒經驗人生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什麼是愛自己?
作者: BRADY 日期: 2016.05.30  天氣:  心情:
◎趙守箴(心理諮商師)

你喜歡自己嗎?

你都怎麼照顧自己呢?

常常在會談室中,很多當事人回答這些問題時,有幾種類型的答案。

「不愛」、「不喜歡」;「有時候喜歡,有時候不喜歡」;「有些地方喜歡,有些地方不喜歡」;「要怎麼照顧自己?」「照顧自己,就是吃好、睡好、想幹嘛就幹嘛,買東西、找朋友聊天、聽音樂、看書看電影啊!」

通常,如果是誠實勇敢的當事人,一起努力走到諮商歷程的尾端,然後他們再次被問到這三個問題,會發現他們改變了!

先學會照顧自己再談接納
有人說:我也許還不能夠完全的接納自己,但我知道怎麼照顧自己;也有人說,能夠自在的表達、做自己,這樣的感覺很好。能夠知道自己的內在感覺,和真實的自己在一起,不再與自己的感覺矛盾對立,真的開心自在。

還有人說:照顧自己,就是學會在獨處中,自己陪伴自己,享受一個人時,單純的愉悅感,不再是外求於別人來滿足自己,那也許是在雨中漫步、在大自然中的體悟、在旅行中的發現,很簡單、開心,甚至不用花什麼錢。

這前後的回答,差別在哪裡呢?最大的差別,就是他們都體會到照顧自己,其實是非常廣義的,包含的層面並非單指外在看得見的物質層面,更重要的是內心─能夠真誠自在地做自己,和自己相處,知道如何照顧自己的內心需要和情緒感受;有這樣能力的人,至少不會太討厭自己,人際關係也比較和諧。

真理是上帝要恢復人的價值
其實,開頭這三個問題牽涉身為一個人能不能穩定的存在,肯定自己的價值感以及獨立面對人生。在真理中,我相信上帝是要恢復一個人的價值。一個人的價值不能被能力、智力、金錢、地位、工作…來衡量的,因為生命的本身就有價值和意義;而上帝的心意,我相信是要人能夠從祂的角度,來看待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價值,活得自由釋放,真誠一致有力量,不依賴他人或物質,而是依靠神,過得獨立而自主。

然而,由於人生中的經歷、挫折和磨難,有人因此變得扭曲,否定自我價值,覺得自己很糟或是個失敗者;或者變得心態殘敗缺陷,只好無止境地重複玩著「用計抓住他人─>滿足自己─>失敗不成功就換一個重來」的模式,在跛行、匱乏和傷痛中打滾;當然也就討厭自己,不會有任何動機,想要好好愛自己,照顧自己。

但,別忘了!上帝的心意,是要我們與祂同行面對苦難,因為祂承諾要與我們同在在人生低谷中,祂的心意是要我們身心靈「完全」得醫治!人們常常是在經歷低谷磨難時,才對生命和人生有深刻的反省與體會。比方說,從憂鬱中痊癒的人,比較能理解支持不放棄的重要性,以及無止境的幽暗心情是怎麼樣的光景,而能夠重新建立自我形象價值,是多麼值得感恩珍惜的事;所以能誠實面對自己,走完磨練歷程的人,才有機會低頭向主感恩,承認苦難或磨練是與人有益的。

愛自己並非等同自私
簡而言之,一個整全健康的人,是能夠與神、與人、與自己有和諧自然的關係,可以真誠一致地表達與做自己,心有力量去愛人愛自己,依靠神而能獨立自主,心中滿足無匱乏,看自己和他人都是有價值的個體。

能夠愛自己、照顧自己的人,並不是自私與自戀,而是不會輕看或貶損自己和他人,如同溝通分析諮商理論提到,健康的人是能夠在人際互動中讓自己好、別人也好;又像薩提爾家族治療理論的觀點,健康的人是真誠一致、不討好、不指責、不壓抑逃避情緒的人。相反地,自私自戀的人,則是看自己高於別人,也許會因此有困難維持和諧真誠的人際關係。

因此,在後續的分享中,希望能從不同的層面,探討一個人如何能夠照顧自己,長出自我照顧的能力,不單單是在物質層面,也是在關係、情緒、內在需求、思考想法、傷害挫折的恢復等多方面,都能夠觀照自己、愛惜自己,進而肯定自己的價值、真心愛自己,活出健康的生命。

文章來源:基督教論壇報 http://www.ct.org.tw/1282796#ixzz4A9BMI8aH
標籤:
瀏覽次數:45    人氣指數:45    累積鼓勵: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劉三講古》人生最重要的事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蔣雅淇、鄒開蓮對談沒經驗人生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