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3084361
 傳說中的亞瑟王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勇敢‧愛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孤寂的夜晚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推薦專輯-愛上大提琴
作者: 傳說中的亞瑟王 日期: 2012.07.31  天氣:  心情:

推薦專輯-馬友友/愛上大提琴 德弗札克百年紀念專輯 Yo-Yo Ma/The Dvorak Album / Arthur



我有多愛德弗札克這位捷克國寶,因為他寫出怎麼聽都不會膩的交響經典-《第九號交響曲-新世界》,在我歐洲旅行時,陪我走過不少路:亦隨著這些好音樂,讓我深深迷戀這些古典國度......

德弗札克的作品有很多,無不呈現出捷克民族音樂特性。他的音樂是古典音樂與浪漫音樂結合民歌元素寫成的,他不被華格納和布拉姆斯的音樂意識影響,走出自己的路,是屬於他自己的獨特風格。


介紹 馬友友/愛上大提琴 德弗札克百年紀念專輯,這是一張極完美的專輯,收錄三首改編成大提琴演奏的德弗札克作品,由帕爾曼與馬友友合作無間地演出《斯拉夫舞曲》與《幽默曲》改編成小提琴與大提琴管弦樂的版本,

另一首《媽媽教我的歌》原為鋼琴曲,小提琴版由克萊斯勒改編而成,在大提琴溫暖的琴音演奏下,微妙地滋長一種不同的優雅與特色。


一世紀以前德弗札克超凡的一生結束時年僅63歲。幸運地是,比起絕大多數的作曲家,他在活著時便已聲名顯赫,可以在有生之年便看到他自己的音樂不但為他的作曲同儕敬重,更是廣受國際樂迷的喜愛。

在2004年全世界一齊追思了德弗札克於1904年5月1日逝世在布拉格。一百年後世人對德弗札克的敬愛更是昇華到更高的層次。這點由德弗札克迷魅世人愛上大提琴的《b小調大提琴協奏曲》可以得到證明,

這首協奏曲於1895年作於紐約,次年於倫敦首演,連當時最嚴苛的樂評也承認它是傑作,而現在它已是全世界最受歡迎的大提琴協奏曲作品。

德弗札克可說是他同代中最瞭解大提琴的表現力與潛力的作曲家,馬友友在本張專輯中演奏的Klid《寂靜森林》,一首德弗札克自己改編成精彩絕倫張力十足的大提琴與管弦樂小品,就是最好的例證。

布拉姆斯在晚年彈奏德弗札克的新協奏曲時,激賞之餘不禁自怨自艾為何他自己從來沒真正認識過大提琴的魅力。

  
在馬友友演奏生涯中德弗札克一直佔有重要地位,由室內樂作品到音樂會曲目,他不間斷地研習與演奏,讓他對德弗札克產生無比的熟悉情感與敬重。

這就是為何透過馬友友的詮演我們可以深刻地感受德弗札克人格與作品的那份溫暖,


1-3. b小調大提琴協奏曲 作品104
馬友友/大提琴、馬舒指揮紐約愛樂

4.寂靜森林 作品68,第5號
由德弗札克親自改編自鋼琴四手聯彈作品《波希米亞森林》
馬友友/大提琴、小澤征爾指揮波士頓交響樂團

5.e小調第二號斯拉夫舞曲 作品72
由莫拉維茲改編為小提琴、大提琴、管弦樂版
馬友友/大提琴、帕爾曼/小提琴、小澤征爾指揮波士頓交響樂團

6.降G大調幽默曲 作品101,第7號
由莫拉維茲改編為小提琴、大提琴、管弦樂版
馬友友/大提琴、帕爾曼/小提琴、小澤征爾指揮波士頓交響樂團

7.《媽媽教我的歌》 選自《吉普賽旋律》,作品55,第4號
由克萊斯勒改編
馬友友/大提琴、桑德/鋼琴






這裡我放德弗札克-02號斯拉夫舞曲,這支作品的版本,是我聽過最有深度的版本,可以感受華麗中帶有一陣陣憂愁的細節,很美~
聽聽看,相信您會跟我一樣,迷戀古典樂多層次的音樂感官~[:%%]~
標籤:
瀏覽次數:776    人氣指數:4616    累積鼓勵:192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勇敢‧愛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孤寂的夜晚
 
住戶回應
 
時間:2012-08-03 09:29
她, 47歲,台北市,經商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2-08-02 09:41
她, 50歲,新北市,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2-08-02 00:01
她, 53歲,台北市,醫療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2-07-31 21:49
她, 45歲,宜蘭縣,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2-07-31 18:18
她, 55歲,台北市,教育研究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2-07-31 12:38
她, 50歲,新北市,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更多功能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