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4657778
 joyce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這幾年(轉載)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一年容易又一年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獨居
作者: joyce 日期: 2013.12.28  天氣:  心情:
今早(12/27)聽NEWS98 陳鳳曦主持的7點廣播節目,她介紹新上市的書:獨居時代。書中說到: 現代獨居的人越來越多,不論年輕的或中老年。獨居時代已漸漸形成。呼籲社會不要再歧視一個人的活動如吃飯、看電影…。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喜歡獨居呢? 因自己一個人,很自由,想做就做什麼,沒有人管。

體驗孤獨。美學大師蔣勳要求他的學生一定要用一個暑假孤獨過日子。意義很深遠。
蔣勳說:孤獨是一種習慣,一種貼近,一種最親密的說話方式。….
現代社會人與人之間的的關係,讓我們好忙碌。我們渴望接觸,渴望溝通,渴望滿足,渴望被擁有。我們無時無刻都在尋求互動。但是,忘了跟自己互動,忘了讓靈魂和自我對話。
當我們孤獨時,可以吶喊、嘶吼,可以笑、可以哭,可以任憑想像力與創造力馳騁天地,或是靜靜地面對一方空白。…
有孤獨,才有更大的空間。

孔子說:慎獨。老夫子覺得一個人獨處時,沒有大人管,會肆無忌憚,容易出軌。
雖然八股,卻有些道理。一個人時最容易懶散、頹廢、甚者做些無厘頭、駭人的事。

獨居久了,也慢慢變得不知如何和人互動。好像自閉症。
如果,不用廣播、電視、網路,那肯定更是桃花源裡的古代人。不知今夕是何夕。有的人是故意選擇如此”清靜”。

有人作伴,比較會起勁。
如責任感,像老媽子的我,就必須為孩子打點有的沒的。即使他們夠大了。
如熱鬧,可以一起聊天、吵架、玩樂…。

實際上,也有很多人是非自願的獨居,如終身未婚、離婚、喪偶、有孩子,但不住身邊、跟家人不合…。

年輕時,有工作,至少有大半時間是跟同事相處。不算完全獨居。
可是,老了,白天黑夜都是一個人---孤寂像張大黑網,無聲無息、無止無期地壟罩。
更糟糕的是,老了,身體越來越差,需要人幫忙料理。又,恐有些意外,沒有人知道。

因此,社會新聞常見: 獨居老人死多日,才被人發現。或因行動不便,仍舊在吃已臭酸的食物。
實在令人心酸、不忍。

如何照顧獨居老人,其實政府應負起責任。

老男生獨居更可憐。
因女生一向多是照顧他人三餐起居,而且,女生姐妹淘較易八卦聯絡感情,還有,女生也較上進,喜歡上課參加活動。
她們一個人也可過得多采多姿。

女生獨居機率比較高。因男生不如女生長命。

可是,活到106歲的蔣夫人並不快樂。老邁又獨居,即使經濟寬裕,又怎樣。因老朋友都走了。
她說,上帝在逞罰她,讓她死不了。

如何面對年老及獨居,也是上帝給我們做人的一門功課。
------

附上:《蔣夫人的長壽之道》一文:

第一、是「仁與愛的人生觀,是養成蔣夫人心情開朗,精神愉悅,乃能身心康泰。」
第二、是「強烈的求知欲,博覽群書,讀書不倦,博學多知。」
第三、是「鍾愛中國繪畫、學畫的熱誠,幾乎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這種對藝術境界的追求,使她的精神集中,忘卻時光的流逝。」
第四、是「保持正常的生活方式,輕鬆的、愉快的想得開也放得下。她在三月十八與祝壽團晤談時,就主動提及她的子、孫兩代家屬和親屬相繼去世,她不會自陷於深沉的悲戚中,因為,『我曾經擁有過他們,我就滿足了』。」

蔣宋美齡女士始終持中華民國護照,以中華民國公民為榮,沒有美國護照;她在美國及台灣沒有任何房地產或其他貴重資產。蔣夫人的外甥女孔令儀廿四日說,蔣夫人過世紐約,僅留下12萬美元存在銀行,此外名下沒有任何財產。
蔣夫人晚年在紐約,住的、吃的、用的,包括昂貴的醫藥費用,都是孔家出錢,中華民國政府或國民黨並未挹注,連台北國安系統調來的數名侍衛,除軍人本薪由台北支付,侍衛在紐約的宿舍,由孔大小姐負責租公寓,逢年過節還給侍衛及護士紅包,慰勉他們照顧蔣夫人的辛勞。
標籤:
瀏覽次數:169    人氣指數:1769    累積鼓勵:8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這幾年(轉載)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一年容易又一年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