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74795
 寧靜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多嘴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陽光
 切換閱讀模式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北京
作者: 寧靜 日期: 2004.10.09  天氣:  心情:
去年我有個北京四日行,文章是寫給住英國沒跟成的姊姊看的,答應了公寓一位朋友要給他看,就直接貼這兒了,文中的芝是妹妹。

這篇可像老阿嬷的裹腳布,好朋友們盡可跳過,可別介意著要給心。

秋夜客來茶當酒
諸君隨意我乾杯

謝謝光臨啊
 
............................................................................

首次入京,真像個土包子進城一樣,我張大眼睛四處的看。
我看到高高的大樓,筆直的大樹,寬大的馬路,什麼都是大大的,讓我想到從小學的一句話:數大便是美。但是北京美嗎?顏色灰灰的大樓,霧霧濛濛的空氣,吵吵鬧鬧的人聲,是我的第一印象。

北京的計程車,收費是很便宜的。起跳才10元,我和芝玩了三天,總計坐了近20趟680多元的計程車,還包括兩趟來回機場的180元,一趟到長城的233元(被坑了,回程我們就搭客運了)。可是,北京人開車是沒有耐心的,只要前面一停,不論是有老人家在前,或是有腳踏車慢行,不管理由,後面馬上開始叭叭叭,叭到你動了為止。他們也不讓人,有縫必鑽,標準夾縫中求生存,可是技術高超,令人歎為觀止,我感覺,他們都是急性子,不耐煩等。

北京街頭的紅綠燈,有個腳踏車的標誌,這個深具地方特色與文化的設計非常特別,我還特地拍照留個念,只是為了這張照片,站在馬路中間被叭到臉紅。我們住的地方在東交民巷,後來我才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

每次我們跟司機說到東交民巷,他們都要重複兩次,彷彿不能置信似的,原來東交民巷一側是北京警察博物館,還有地方法院,另一側的路口才是我們住的飯店。這個飯店雖老,但不出名,因此司機聽說我們要到滿是警察的地方去,都覺得這兩個外地女孩要幹嘛。感覺上,他們小老百姓是很不喜歡與公安打交道的,即便是到附近去也是一副避之為恐不及的模樣,讓我和芝總覺得好像會被趕下車似的,雖然也沒發生過。

北京的建築物都是歷史上有頭有臉的傢伙。隨便一個城門,也可以大得讓人連按了好幾次快門,才把東西南北看完。我們去了雍和宮、恭王府、故宮,標準的景點。雍和宮已經乾隆改過,看不出當初王爺府的生活景象,恭王府是和珅的傑作,在北方的大刀闊斧中流露出江南小橋流水的精緻景象,故宮的歷史地位不容置疑,但我發現皇后真是一個可憐的身分,坤寧宮(皇后居所)已是宮內女性之最,但方方的庭院,加上中規中矩的御花園,我和芝都覺得嫁皇帝,不如嫁給和珅,和珅的花園還有個美麗的湖,於是我們相信,御花園應該是有個湖的,只是沒開放罷了,要不皇后真是,哎,不如人哪!

故宮雖大,也不是每個人哪兒都能去的,宮內每個人的活動範圍應是有嚴格限制的,好像我們辦公室的電腦,每個人的使用權限依職位被限制得死死的,所以囉,這是一個死氣沈沈,好像個井裡似的地方,四四方方的,無法多走一步,難道宮裡的人都是青蛙?我們明清五百年的歷史,是一群青蛙在管百姓的………哈,我亂說的。

長城,是讓人感動的。可是,征服長城的過程,我和芝付出了血汗,喔不,是金錢時間和汗。

我們不知自己要如何去,旅遊書上說,遊1路和遊5路的客運可以到,但又說假日才行駛。我們是星期一要去的,於是我們問飯店的旅遊中心,他們說坐飯店的一日遊巴士只要180元,含長城、十三陵門票、一頓午餐及來回車費。是很便宜,可是我們不去十三陵,也不想吃午餐,於是他說可以搭的士,意思就是搭計程車,但一趟就要一、二百元,我們決定搭計程車。

北京早上的計程車真是難招,幾乎每輛都是滿的,也許因為便宜,大家乾脆搭taxi上班,免得擠車又塞車。我們好不容易等到了一輛空車,是輛一公里1.6元的,哇,比之1.2元的,坐長程這可不划算,可是我們兩個誰也不想下車,因為不想讓到手的鴨子飛了。

坐了一個半鐘頭,我們到了居庸關,我看公里數,開了58公里。居庸關長城入口,人車都少,但高山峻嶺就在眼前,氣勢非常雄偉。可是我們跟司機說,我們要到八達嶺長城,他囉哩吧唆的說,八達嶺的登長城口距離停車場很遠,不如走居庸關就好,但我們說沒關係,要他繼續開,於是他看似不情願的上路。

到了八達嶺後,咦,計程車可以開進去了,司機自言自語說什麼時候改了呀,我們姊妹面面相趨,發現他應該很久沒去過了吧!下車時,機器跳著80公里,司機說要等我們下長城再載我們回去,可是他是要讓計時器跑著等我們爬長城,這下惹惱了芝,她堅持不讓司機等,司機威脅我們說,這裡是沒有車回去的,我們異口同聲說沒關係,問他總過多少錢,於是這下他惱了,他說,車費178元,加高速路過路費30元,再加上進到這個停車場的車費5元,這一趟要213元,什麼都要我們出,然後他又說不讓他等就要把回去的過路費30元也給他才行,我們覺得被坑,這樣一趟就要243元,豈不是當了凱子了?很生氣,後來我看他也不讓步,再給20元走人。於是我們付出了233元,才到了秦始皇的腳底下。

我們烈日當空下,上了長城。八達嶺的感覺沒有居庸關清秀,小販的推銷聲透露著市儈的氣息,上了登城口,分左右兩邊,我們發現,左邊雖距離較遠,但地形平緩,長城道上佈滿密密麻麻有如小螞蟻般的人群,於是我們決定走人煙較少、地勢較陡的右邊。

頂著艷陽和傾斜的階梯搏鬥,讓人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難以想像多少工匠死在建築過程中,就像芝的老師說的,歷史只會記得秦始皇建長城,卻不會記得監工、設計、匠人之名。就像我們永遠會在庭台樓閣、宮殿廟宇的樑柱上看到某某員外捐善銀某某兩建造的字樣,卻不會看到誰誰誰設計建造,這是傳統社會對工商的貶抑,對技術專業的不屑,是中國士大夫的自大,也是社會走向衰敗的必然。

我們在長城上走了兩個鐘頭,發現爬得愈高,風愈涼爽,這裡的空氣比北京市好多了,那天的北京一片灰濛濛。下城後,我們決定到旁邊一家看似不錯的咖啡小店坐坐,歇歇腳,再想辦法回京。

這家店有室外座椅,右邊三張桌子被一個坐中間桌,卻脫了鞋子,把腳放在椅子上的乘涼的大肚男佔了,我們兩個不約而同左轉,選了中間的桌子坐下,點了一壺菊花茶,再叫了一個叉燒包和一盤花生,想填填肚子。過了一會兒,茶和花生來了,這時卻聽到類似微波爐啟動的聲音,果然,我的叉燒包來了,是一個大概直徑5公分,微的上皮硬硬、底下卻溼溼軟軟的冷凍小包子。

過了一會兒,來了兩個小女孩,也是看了另一邊的男士,就選擇坐我們後面的座位,他她們倆個和服務生就著menu討論了半天,起身走人了,嘴裡叨念著:連咖啡都沒有,賣什麼呀!我和芝又面面相趨,剛剛我們才問過有咖啡的呀,於是我們認為這一定是一家國營店,才會這麼要賣不賣的,店裡有一個看似領導的老闆娘加三個服務生,而他們的生意是不需要這麼多人服務的。

結帳時,我們問老闆娘,有車回北京嗎?她馬上說,往前走搭綠色929,一人只要12元,開到德勝門,再搭地鐵回市中心,很便宜。哇,我和芝像撿到寶一樣,一直謝謝她,另外也覺得我們自己真是英明,畢竟沒讓那個坑我們的司機給唬了,哇…哈哈哈!

北京國際化城市的特性,充分表現在小販身上。夾雜著方言口音的英文、日文,只要見到肥羊接近,就霹哩趴啦一口氣說出,這種情況,在長城上、秀水市場、潘家園,甚至琉璃廠都看得到。你問了不買,她還罵你,一句句「come here」,管你白皮膚、黃皮膚,還是黑皮膚,就像老子叫小子一樣,口氣跟「你給我回來」不相上下。我和芝見多了,沒算準要買的東西,絕不開口,反正口音不同,一臉觀光客樣,不被坑倒才怪。看著滿路老子娘叫孩子的情景,總算見識了北方人的大嗓門兒。

我們還發現,北京人白天不愛開燈,放諸全市皆準。第一次發現是在雍和宮,進宮前的一條綠蔭大道旁,有一家應是紀念品專賣店吧,我們兩個好奇走進,發現裡面對照著外面的陽光顯得黑漆漆的,有三五個人在櫃台後聊天,裡面不點燈,我們真是好奇又想笑,繞了一圈趕緊出來,一直討論為何不開燈,雍和宮觀光客多,弄得明明亮亮的,大家拜拜完,一定會多少光顧一下的,黑漆漆的誰進去呀,擺明了不做生意也無所謂的模樣,我們的結論,國營的吧!難道政府不准開燈嗎?

繞在胡同裡的時候,發現沿街小商家也不開燈,每家店裡都暗的,只是有小黑與大黑之別而已,所以囉,我們的結論也是原來滿滿蹲在路邊,聊天、喝茶、下棋的北京人是愛親近陽光的嘛,而且省電嘛。

三天的健行旅遊中,抽空飛奔北方的北京大學,瞻仰了未名湖,買了一張紀念郵票。我們兩個傻傻的就進了北大的校門,逛完了出去的時候,咦,發現站崗的警衛向要進校園的人要證件,我們兩個又面面相趨了,原來進校園要證件的呀,為什麼沒人向我們要呢?芝說可能我們年輕又可愛,啊,可能真的是吧,哈哈哈!

說到吃東西呢,我們兩個可真是辜負了北京的美食。到京的第一餐,是在前門的麥當勞吃雞塊,看了有沒有噴飯呀?我們兩個因坐飛機餓了一天,下午六點多check in之後決定到比較近的前門逛逛,我們不知要吃什麼,只好先進麥當勞填肚子。然後在前門小巷的路邊攤買了一個像可麗餅的加蛋蔥餅,只要兩塊錢,可是醬汁好酸,我們吃不慣,就放棄了它。我們從前門走過天安門廣場,走過長安大街,走到王府井大街,從街頭走到街尾,兩個人吃了一串牛肉串燒、一串四塊小臭豆腐,一碗西瓜,買了一瓶雪碧,途中還進去逛了數個小吃街,走到底又碰到東華門夜市,吃了一個饃饃餅,然後就腳斷了,只好叫計程車回飯店。

第二天一早開始,從潘家園逛到秀水市場,我們在潘家園買了500元的皮影戲,吃了秀水市場旁邊的Starbucks的咖啡和麵包,逛完秀水又喝一次,真是忠實老顧客。再去雍和宮,走完去北京大學,逛了校園,再去琉璃廠,已是天黑,給媽媽買了一尊280元的象牙粉機器雕的白觀音,老闆的夥計很熱情,拼命招呼我們兩個台灣來的小妹,什麼血濃於水一直掛在嘴上,還問我們台灣人是不是討厭日本人,我和芝又面面相趨,真麻煩的問題,只好裝小,說小孩不懂啦,出了店門,一致認為台灣人應該是認為自己和日本人血濃於水才對。

這個夥計介紹我們在外邊馬路上吃滸記餐館,裝潢不錯,服務也好,菜有北京特有的重口味,我們覺得好鹹,非常大盤,一個涼菜,兩個熱菜,一個湯,一碗三兩麵,兩個人吃不完,剩了一大半。

說到這裡,不得不提提北京人特殊的文化,他們吃飯有分涼菜熱菜,涼菜吃完了,才上熱菜,最後才上麵。我們兩個本不知,芝有點經驗,再看別桌似乎是如此,我們想糟了,盡速將眼前一盤涼拌豆腐皮掃光,果然,熱菜來了。此時,我們再也忍不住了,請小姐先上麵,才從容的吃飯。

第三天走了長城,下午又去恭王府,再到秀水市場,芝要多買starbucks的杯子送人,再做地鐵到前門去,找到老舍茶館,準備聽戲。老舍的小茶點有名,但不是每種都合我們口味,我們在這裡花了196元,加上名信片10元,算是個高消費地點。但表演節目安排的像是給外國人看的,有點失望。我們還把兩個小月餅飄洋過海帶回來給媽媽,現在躺在亂七八糟的飯桌上。

第四天一早,我們兩個七點就出門,坐計程車到牛街清真寺,本來要找菜市場吃早餐的,但附近又在建房子,道路亂七八糟,芝說市場不見了,我們走進巷子,看到一家有豆漿的早餐店,很開心的坐進去。我把米粥看成米漿而叫了一碗,妹妹叫了一碗豆漿,小男生問她白漿還是甜漿,她說白漿,結果是一碗不加糖,超天然沒味道豆漿。我們另點了兩個燒餅,一鹹夾蔥花,一甜很脆又爽口,這個好吃。我們兩個自顧自的在那兒算錢,說大概五塊吧,結帳時,小姐說兩塊錢,哇,超便宜,我們付了錢,又到店前拍照留念。但是,這家店很髒,芝說,通通都是麵粉類的東西,也能煮得搞到這麼髒,真是不容易,蒼蠅很多,要心臟強一點才能吃。

八點,坐計程車趕到故宮,進去走到十點,衝回飯店拿行李直奔機場,我們要去香港囉。算來,在北京整只有兩天半,做了這麼多事,真累。

接下來我要繼續說我們看到在北京的小故事。

在京第二個晚上,我們到琉璃廠街的滸記餐廳吃飯。我們坐在中間靠走道的一張四方桌上。等著上菜的同時,順便觀察北京的百姓生活。

這家餐廳的服務員都很年輕,穿著馬褂上衣,戴頂有小辮子的清朝瓜皮帽,有一位穿正式套裝的女負責人,梳個華航空中小姐的包包頭,但是看來也只有二十多歲,皮膚白,臉小嘴小,長得很秀氣和藹。

我的右前方有一桌三位客人,其中一位四、五十歲的男人,帶著眼鏡,身材魁武,穿著襯衫和短褲,襯衫還灑在褲外,腳上一雙黑襪長及小腿,蹬著一雙爸爸也有的黑布鞋,我先叫他甲吧。另一位是個三、四十歲的女人,短頭髮,穿著俐落,還有一位是個頭髮抹得油油的約五十歲男人。

他們三個吃到一半,叫來了包包頭小姐。女人先說話了,男人再加入,三個人好像在抱怨點了一道菜,吃到其他菜快完了才知道原來那道菜沒得賣,抱怨餐廳讓他們等了那麼久,很生氣,一直要問餐廳要怎麼賠他們。包包頭小姐提了兩瓶青島啤酒賠罪。

後來買單時,發現前面說的甲可能是請客的主人,他只掏了一張一百元給包包頭小姐,就不肯再出,這下子事情大條了,他們好像吃了三百多元,包包頭小姐一臉為難,白白的小臉都紅了,她不斷說好說歹,看來她也是領薪水的,不是老闆娘,所以沒有權力決定打折多少,她又好像拿了幾包煙賠罪,可是我沒再看到甲掏錢。

過了一會兒,女人和頭髮油油的男人走了,只剩甲一個人還在。桌上的菜還剩不少,酒還有兩瓶,好像是包包頭小姐送的。我又看到甲招手叫她了。甲拿起花生叫小姐看,我以為他是在抱怨花生不好吃,可是包包頭小姐轉頭又去拿了一盤尖尖像小山的花生加毛豆給他。他倒了酒,吃著花生,花生殼丟得滿桌,連椅子下都是。

甲又叫人了,他要包包頭小姐把沒吃完的菜包起來,那時桌上還有一瓶酒和一大盤剛要來的花生毛豆。小姐包了三盒,甲說花生不要包,我以為他是嫌它難吃,所以剛剛才抱怨,結果完全不是這麼回事。這個甲,一口接一口吃著花生,一口接一口吐著花生殼,一杯接一杯倒酒,他一定是覺得不喝白不喝。他又招手叫小姐了。

我不得不說這個小姐真是我遇到的北京人中最有耐心的了,她只把眉頭皺了一下,走過去又問什麼事,甲拿起旁邊的煙叫她再拿兩包給他,一副吃定人的模樣,我和妹妹真覺得這個人貪得無厭。小姐很為難,她已經給了他很多東西了,甲不斷的說,這煙我自己是不抽的,還從襯衫口袋拿出自己的煙證明不是同一個牌子,包包頭小姐還是給了他兩包。

我們兩個一邊吃飯一邊看著甲和包包頭小姐的往來,我們決定坐到看到這個討厭的男人離開為止,包包頭小姐小姐也是一臉很期待他離開的模樣,因為我們偷瞄到她不斷拿眼角看甲,就像是在等著他走一樣。這時甲站起來了,全餐廳的服務生包括看熱鬧的我們兩個都以為他要走了,原來是要去上廁所,他還回頭指著包包頭小姐說椅子上的袋子幫我看著。

我咧,這個人,真討人厭。妹妹馬上說她要去跟包包頭小姐說趕快把甲包的菜拿去叫服務生一人吐一口口水在裡面,哇,真是個殺人不見血的主意,可惜被沒膽的我勸下來了,這時,甲回來了。

我們都發現,這個人不吃完桌上所有的花生、喝完瓶子裡所有的酒,是不會走的,而且我們看到他把剛要來的煙打開,抽出了一支銜在髒兮兮的嘴上,點著了抽了起來,咦,這個人剛不是說這個煙不是他自己要抽的嗎?真是個壞蛋。我們終於看到他走了,我們也走了。

我和妹妹都覺得,他們有一點得理不饒人的壞處,但是,這個餐廳的包包頭小姐和服務生是好樣的,我想包包頭小姐自己會不會賠很多錢啊?令人替她擔心,不過,我要給她拍拍手。

另一個是在長城坐公車回德勝門的車上。
這事有三個主角。一個是司機,這班車是北京市政府的,司機應該也是公務人員,他看起來三十多歲,叼著煙,穿著跟上面的甲一樣的黑布鞋,講話很大聲,有點兇。另一個看起來是鄉下欲進城的鄉下人,頭髮長長,滿臉鬍渣,背著行李,大熱的天穿著大衣,好像把滿副家當都帶在身上似的。還有一個操著道地北京口音的二十多歲小姐,紮個馬尾,穿著白T恤和白長褲。

這是一趟很遠的路程,去程坐計程車花了我們二百多元,這車一趟只要十二元,所以客運是很便宜的。但還有更便宜的,我們這車是走高速公路,另一種不是走高速公路,車子破舊,開起來轟隆轟隆的客運,一趟只要五元。

我們大約開了三分之二的旅程,司機把車就停在高速公路旁邊,站起來收錢。不一會傳出來司機罵人的聲音,原來是那個鄉下人身上只有九元,司機大罵那個鄉下人,說沒錢坐什麼車,鄉下人說以為這車只要五元,司機罵他說上車前有其他人問,他早就說一趟十二元,認定鄉下人故意想要白坐。司機一邊收其他人的錢,一邊惡狠狠的說,待會兒不讓他下車,要把他再帶回長城。

這鄉下人急了,等司機收完錢,繼續開車時,他站起來了。從前面開始跟其他乘客要錢,想看看有沒有人給他三元。我和妹妹有點覺得這個鄉下人是故意的,他想試試機會,所以我們沒亂充好人,先觀察一下。

果然,大家都不理他,這個鄉下人走到車後排,還在一個一個問,就要到了我們的面前時,車後傳出了一個女孩子的聲音說:還差多少錢?鄉下人說:三塊錢。這個紮馬尾的女孩就掏錢給了他,鄉下人一直說謝謝,小姐說沒事兒,沒事兒。鄉下人拿了錢,回頭給了司機,總算告一段落。

過了沒多久,有乘客說,司機你幹麼不給票啊,司機一邊開車,一邊看著頭前照車箱的鏡子,大聲回答等會兒就拿給你們,我又不是不給。乘客大聲說,我不要票也沒關係,只是看你剛才那麼兇,人家就只差三塊錢,你也不通融一下,我故意跟你要票的。接著其他乘客也發難了,有的說,是啊,本來就該給票的,有的說,他該主動發給我們的,此起彼落,數落聲不斷。我心想,這些人剛才也是連三塊錢都不出的,現在充什麼仗義執言的好漢,真是。

到了德勝門,大家下車了,司機站在車門口不情願的喊要票的來拿,有些人就去跟他拿了票,我和妹妹才想到,原來他不發票只收現金,是可以吃票的,因為這車是公家的,他每班車都客滿才開,他可以只報五成客人,哇,每天獲利可觀。

我和妹妹下了車,想招計程車到恭王府,咦,竟看到那紮馬尾的白衣小姐帶著鄉下人也來跟我們搶計程車,原來她真是好人做到底,可能是要幫助鄉下人到另一個地方去吧,我們不跟他們搶了,到另一個路口叫車去。

我離開他們的同時,心裡想著,這會不會是另一個浪漫愛情故事的開始,我很好奇,但也只能自己想像了。

老城市裡的舊人情,處處可見。







標籤:
瀏覽次數:291    人氣指數:16231    累積鼓勵:797
 切換閱讀模式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多嘴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陽光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