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582208
 混血王子保姆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自殺不是解決問題的最好方式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默默等待幸福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什麼是憂鬱症 ?
作者: 混血王子保姆 日期: 2011.05.07  天氣:  心情:
憂鬱症,也被稱為「心的感冒」,是常見的疾病。
但往往因為自己忽略或一般人錯與「 精神病」相提並論而不敢承認,
錯失及早治癒的良機。
憂鬱症不是個性抑鬱、內向寡歡者的專利。
情緒起伏極大,也是致病的根源。
平日工作狂熱,深獲人緣的人,同樣有得病的可能。
因為長期送往迎來,
過於配合周遭氣氛,在不知不覺中就逐漸失去了自我。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等的研究中發現,
平均每一百人中就有三人罹患憂鬱症,
其中因為憂鬱症所帶來的身體疾病,
甚至自我毀滅的例子比比皆是。

情緒低落其實是生活中極普遍的經驗,
偶而的寂寞、沮喪或情緒不佳,
可說是對壓力的一種反應,
通常也會在短時間內自動恢復正常。

而現代人,
每天面對十倍速競爭的環境,
接踵而至的資訊,
瞬息萬變的趨勢,
都市生活空間的擁擠,
個人角色的多元,
都讓人的工作壓力日益增大;
加上人際關係以功利為重,
人情淡漠,
精神負荷就在這樣的神經緊繃下變得不堪一擊。

憂鬱症大概可分成輕、中、重三種等級,
判斷標準是干擾日常生活的程度。
精神醫學有個專有名詞「情感性精神疾病」,
它包括憂鬱症及躁鬱症。

如果一個人發病時一直處於鬱期,
就是憂鬱症;
如果是躁症、鬱症交替,就是躁鬱症。
這都跟神經傳導物質分泌的多寡有關。

小孩子由於體質尚不穩定,
所以無法確切歸納為憂鬱症或躁鬱症,
但都屬於「情感性精神疾病」。
一般來說,小孩子以憂鬱症為多數,所以用藥多以憂鬱症的藥為優先。

繼癌症、愛滋病後,憂鬱症已成世紀三大疾病之一

「做事不盡理想,因而感到憂鬱」,
「心情不安、焦躁、自卑、無法鎮定」,
「凡事悲觀、絕望,甚至厭世」……等,
都是憂鬱症患者經常呈現的精神狀況。

憂鬱一般經由產生悲哀、孤獨、虛無、遠離人群等心理掙紮後,
在行動或思考上備受抑制,
明顯地在精神狀態上呈現,
日子一久,
因食慾不振的連帶影響,
造成身體不適、百病叢生,
漸漸地達到絕望、想死,
甚至實際付諸自殺的行動。

憂鬱症患者的自殺率是一般人的八倍,
自我了斷是人生的悲哀,同樣不幸的是,
罹患憂鬱症的人,往往更是「一人生病,家人遭殃」,
先是當事人頻頻出現如身體倦怠,
起不來,吃不下,睡不著,工作無效率、缺乏耐性,
加上無現實感,孤立不交談,
開始產生與家人間的溝通不良,
有人開始不耐煩,開始相互抱怨,
甚至責怪當事人偷懶,
但往往真正的結果卻是當事人想振作,
卻因徒勞無功而痛苦倍增。
家庭氣氛籠罩在抑鬱之中,
喪失親情功能,患者深感無助,家人備受精神折磨,
一家人籠罩在「其實你不懂我的心」的悲情氣氛中,
最後,患者病情惡性循環,家人疲於恐慌錯亂,
患者在不知不覺中孤獨走向寂寞邊境,
甚至走向生命的盡頭。

症狀與定義

如之前所提到,雖然極端的悲傷情緒,是憂鬱症當中典型的核心症狀,
憂鬱症也常以一些生理與心理的症狀表現出來。
憂鬱症的特徵,就是這些症狀影響到日常的活動與人際關係,而且是持續性的。
不幸地是,沒有單獨的一個症狀或徵象,
可以作為憂鬱症的關鍵指標,而且這個疾病也可能很不容易去鑑別。
事實上,許多人並不承認他們是憂鬱的,或者並不覺得他們的身體症狀與憂鬱相關。
一個研究顯示,因為身體症狀而去看醫生的病人當中,百分之二十九有憂鬱症或焦慮症。

從教育程度的高低來判斷,
教育程度較低的人,
大多會反應在身體上,
比如說一直睡覺,胃口不好等;
而教育程度較高者,
會反應在心理層面,
好比發現自己的判斷力變差,
質疑自己的能力與價值,
比較負面思考;
但對於比較哲學性思考的學者或從事抽象性思考工作的人,
有時候不太能分辨他們是否得了憂鬱症,
但是他們的思考會變得比較晦暗、比較悲觀。

憂鬱症發生之後,
人會比較退縮,生理產生變化,
慢慢變得不想動;小孩子則會變得比較不講理、愛哭鬧、脾氣大,平常大人好好說,
孩子就會聽話,
但是孩子一旦得了憂鬱症,
就會變得比較激動或產生依賴的現象。
例如有些小朋友本來可以一個人睡,
這時會變得比較黏人,要跟爸爸媽媽睡,甚至有退化的行為。

自殺、反抗的問題多半出現在青春期以後,
有些父母以為這是青春期的反叛,
就容易忽略可能已罹患憂鬱症的事實。
青春期以前的憂鬱症,有時候會有攻擊的行為;
有些認知比較差的小朋友,
可能還會出現反常的行為。
我碰過一個比較特殊的案例:
媽媽晚上要上課,
小朋友因為媽媽作息時間改變而焦慮,
產生偷竊的行為。
後來請媽媽提早回家的時間、減少晚上外出的次數之後,
孩子的行為就得到改善了。
一般而言,孩子的反常行為,家長必須多加觀察,
聽聽他們的理由;好比偷竊,如果是缺乏零用錢,
在合理的範圍內可以做一些調整;如果還是沒有改善,
可以從睡眠、飲食習慣判斷,是否有之前所說的生理現象;
如果還是不行,再朝憂鬱症的方向思考,帶他去兒童精神科做診斷。

除此之外,國、高中的孩子認知能力比較好,容易模仿大人。
當孩子看到電視上有人自殺的消息,有時會有模仿的舉動。
所以,父母如果在孩子的週記、網路留言或言語之間,發現他有想要自殺的訊息,
不要太緊張,因為大人越緊張,孩子的壓力就越大。
父母可以設法找出孩子的壓力源,幫他解決;如果解決不了,
也必須告訴他,自己永遠會協助他,或是求助於心理師。
解除了孩子心裡的壓力,自殺的想法就會慢慢消失。對於會傷害自己的孩子,處理方式也是一樣。

憂鬱症的症狀被大致分為以下三種:重鬱症、低落性情感疾病、非典型憂鬱症。

重鬱症(Major depression) — 重鬱症的診斷是基於以下九項症狀中至少出現五項:

* 整天大部分時候都感到憂鬱,特別是在早上
* 對於每天,對於幾乎所有的活動,都明顯地減少喜樂或興趣
* 明顯地體重減少或增加
* 失眠,或嗜睡
* 活動特別激動,或特別遲緩
* 疲勞,或失去能量的感覺
* 覺得無價值的感覺,或是罪惡感
* 專注力受損,難以下決定
* 反覆有死亡或自殺的意念

這些症狀必須在同一段時期內發生,必須持續至少兩週。憂鬱情緒與失去興趣,這兩者必須至少有一者存在。

長期抑鬱症(Dysthymia) —長期抑鬱症是一種輕度的憂鬱狀態持續一段很長的時期。
長期抑鬱症通常是當一個人已經有憂鬱症狀持續不斷至少兩年以上,
才做此診斷。主要的症狀包括了對於活動失去喜悅與興趣、低自尊與活力低落。

非典型憂鬱症(Atypical depression) — 非典型憂鬱症是最常見的憂鬱症。
有非典型憂鬱症的人有一些與重鬱症相同的特點,但是未達到診斷重鬱症所需要九項症狀中的五項。
不過,他們常常有明顯的身體症狀,包括體重增加,睡眠障礙—特別是過度嗜睡。

季節性情感疾患(Seasonal affective disorder) - 季節性情感疾患,
是一種會隨著季節而變化的重鬱症。這個情形有以下幾個特點:

*症狀變化會隨著時間規律地變化,症狀的發作與一年裡特定的季節相關(與特定季節的壓力無關)。
*憂鬱在每年裡特定的季節會完全緩解(或是轉變為躁症發作) 。
*最近兩年有兩次符合季節性的明顯憂鬱發作,而在這段時間內沒有非季節性的發作。
*在一生當中,季節性憂鬱發作的次數大大超過非季節性發作的次數。

憂鬱症的診斷
憂鬱症的診斷是基於憂鬱症的特徵症狀、症狀的時間變化、以及這些症狀造成的整體效應。
目前沒有醫學上的檢驗能診斷出憂鬱症,
雖然驗血常常可以排除一些其他可能導致憂鬱症的醫學疾病(例如甲狀腺亢進)。
診斷重鬱症,症狀需要夠嚴重,
足以影響到人的日常生活、照顧自己、維持人際關係、從事工作、與支持自我的能力。
要下診斷也要症狀能符合特別的時間進程,
因為一般各種的人格就有很寬廣的多樣性,
一個醫師考慮憂鬱症的診斷時,
也會特別評估與個人基本人格背景不符合的症狀。


標籤:
瀏覽次數:133    人氣指數:533    累積鼓勵:2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自殺不是解決問題的最好方式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默默等待幸福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