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火鍋熱量也不少........真無奈喔
寒風刺骨品火鍋,小心溫暖的美味陷阱!
提到「火鍋」,相信很多人都認同它真是人間勝品!尤其是能在寒冷的秋冬中,吃個熱騰騰的火鍋,不僅可驅除寒意,更讓人有宛如在天堂般的滿足感,實在是人生一大享受。再加上目前各式各樣火鍋店到處林立,在業者「吃到飽」、「吃免驚」的誘惑下,許多民眾三不五時也要頂著寒風「拼一拼」、「吃到底」。不過身為肥胖治療專業醫師的我,不得不再三提醒您,在享受這美味、溫暖的火鍋時,也該注意其中高油高脂的「美味陷阱」,千萬不要拿自己的身體與身材開玩笑喔!
高油高脂高普林與慢性疾病
愈來愈多醫學文獻證實,高油高脂飲食不僅是肥胖的元兇,還是各種慢性病如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中風及新陳代謝疾病之首惡,長久下來甚至容易致癌,像乳癌、大腸癌等九種常見的癌症,都與高油高脂飲食和肥胖息息相關。因此提醒您,若不想讓短暫的歡樂換取未來的痛苦──來年夏天變成「減肥一族」,或「慢性病家族」,就要切切遵守「低油低脂多健康」的原則!
尤其是寒冬中被視為家常菜餚的火鍋,慢性病患者若想利用在冬天暖暖自己的胃,更應該謹慎食用。因為火鍋中的油脂含量實在非常可觀,普林合成量也不低,一趟吃下來,不但易發胖,還可能引發舊疾,其中最為人知曉的莫過於「皇帝病」──痛風。
火鍋油脂含量可觀
在探討火鍋料本身油脂問題前,不妨先來「考究」一下火鍋最常用的沾醬「沙茶醬」,平均而言,沙茶醬的熱量為每大匙108大卡,約五分之二碗飯的熱量,若加上一顆蛋黃調味,等於多加了60大卡,換言之,如果你來來回回加個幾大匙,光是「醬料」的熱量,屈指一數真是十分可觀囉。
再則進一步「分析」火鍋本身的熱量,主要可分為「湯底」、「火鍋料」、「沾醬」等三大部分。也許有人會說,火鍋若要好吃,湯底很重要,所以「不惜」以大量高油高脂烹煮增加湯頭鮮美,而高湯外加一片又一片的肉片,往往普林的合成量會增加,普林是尿酸的前身,對痛風的病人不利;一趟燉煮下來,過多鹽分也不利於心臟血管疾病、腎臟病患者;而且過多油脂也不利於心臟血管疾病的預防和慢性病控制,實在是得了「美味」卻嚐了失去健康的「苦味」。
再者,來談一談火鍋的種類。目前最受歡迎的火鍋有麻辣鍋、酸菜白肉鍋、羊肉爐、韓式鍋與涮涮鍋,其中以涮涮鍋的熱量算是最少,但還是不能忽略火鍋料的成分;而麻辣鍋的辣油含量多、熱量驚人(一人份約有一○二三大卡)、刺激性較高,除了有發胖的疑慮外,也可能導致腸胃的不適,建議改點鴛鴦鍋,清湯鍋用來煮易吸附油脂的葉菜類,降低油脂的攝取及避免腸胃的不適。
另外,火鍋中常用的肉類,油脂含量最高者為牛肉、其次是羊肉、豬肉、雞肉及海鮮類、豆腐,因此不想一個嚴冬過後肥了一圈的人,建議您最好選擇以海鮮、豆腐和蔬菜為主的火鍋。
市售一人份各式火鍋熱量參考表:
品 項
份數或重量(公克)
熱量(大卡)
豬肉涮涮鍋
485
715
海鮮涮涮鍋
445
680
泡菜涮涮鍋
500
680
牛肉涮涮鍋
535
980
海鮮石頭火鍋
465
795
羊肉石頭火鍋
455
840
韓式烤肉兩用鍋
860
715
素食鍋
465
700
薑母鴨
1人份
800
麻辣鍋
1人份
1023
低油低脂品鍋有妙方
瞭解各式火鍋的熱量後,接下來應該學習的是,如何掌握低油低脂品鍋的方法。在享用火鍋前,最好先用湯匙撈去浮油,或改用素食湯底如以昆布乾、玉米、大白菜、香菇、黃豆芽等素食材料熬湯底,既美味又沒負擔!
至於常見的火鍋料,箇中的熱量之高更是驚人,當您知道它們的「真面目」時,恐怕會食不知味半年,而且恐怕還要為減肥付出慘痛的代價呢!舉例來說,6個燕餃就有165大卡熱量,相當於一碗六分滿飯的熱量,而其他餃類家族的「功力」也不在話下。其他像魚丸、貢丸、各類肉片等熱量也很高,兩顆貢丸的熱量可抵三分之一碗飯的熱量;一片火鍋牛肉片約含24大卡熱量,幾片下肚後,堆積在腹中的油脂量就相當可觀。
此外,冬天裡一般人常吃的羊肉爐和薑母鴨的湯底,油脂含量也相當高,吃肉時記得去皮,喝湯去浮油即可安心食用。
低油低脂預防疾病
一般而言文蛤、鮮蝦或蠔等海鮮類,含有的油脂量會比同體積的肉類低,民眾可用來取代一部份高油高脂的肉類。另外,以蔬菜、豆腐替代肉類降低熱量攝取,或以目前市面上的蒟蒻品,如蒟蒻冬粉、蒟蒻貢丸等食材,不僅熱量低又富含纖維質,也是一種不錯的做法。當然啦!即使是享用低油低脂火鍋也要適可而止,尤其到吃到飽的火鍋店,更需節制攝取量,勿吃過量,否則還是會累積脂肪和贅肉。
還有,再次提醒您要慎選沾醬,常用的沙茶醬及豆腐乳的熱量都極高,可改以其它食材變化作為沾醬,如:以白蘿蔔泥加醬油、白醋及少許辣椒,也是一道美味可口的沾醬。而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及高尿酸患者,務必注意不可吃太多火鍋,以免加重病情,在吃完火鍋後應該多飲開水,才能吃得安心又健康。
總之,「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想擁有零負擔又健康的理想體態,不是一、二天內即可一蹴即成,用錯了方法或吃錯了食材,只會讓自己陷入肥胖與慢性病糾纏的夢魘中。唯有堅持「低油低脂多健康」,才能避免發胖,有效預防疾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