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一年,2009年的春天,我們的皮膚科年會是在舊金山。開會時我遇到了Dr. Michael Holick。開會的時候,不少同行的醫生們又開始數說Dr. Holick的不是,也對他辛辛苦苦研究出來的學說批評個不停。看他臉色很難看,我實在很替他打抱不平。散會後我跟他說:我們皮膚科醫生們真是應該跟他道歉,我覺得他的見解很正確。他的眼睛一亮,嚴肅的臉露出很可愛的笑容。然後他跟我說了些治療的原則,解除了我心中的很多疑慮。這個謙虛的學者,真是標準的“竹子長得愈高,彎得愈低"。我覺得他的研究成果甚至可以獲
她說“這太神奇了”。我說“這說的也是,所以我會這麼擔心病人如果為了怕曬太陽,而變成維他命D缺乏,那豈不是罪過了嗎?”她又問“那我現在該吃多少維他命D呢?”我說“妳的報告,我還沒有看到,但是我可以猜測妳的濃度一定偏低。理由很簡單,妳是東方人,又不曬太陽,又不吃魚,又不吃維他命D丸。”她說“這跟東方人有什麼關系?是遺傳嗎?”我說“才不是呢,這跟皮膚色素有關系,我們亞洲人和黑人由于皮膚黑色素比較多,把太陽都擋掉了,不容易製造維他命D。”她問“那麼多少是偏低呢?”我說“目前我們覺得濃度低于20是缺乏症(Vitamin D Deficient),在20-30之間是不夠症(Vitamin D insufficient),在30-40之間是正常,在40-60之間是昀佳。”她說“我好像是低于20。那我該怎麼辦?多吃魚?多曬太陽?”我說“其實光是靠食物和陽光是絕對不夠的。妳需要吃維他命D丸補充,也同時做食物和陽光的補充,沒有衝突的。”她說“那我實在不了解,為什麼我的醫生以前沒有叫我去檢查我的血液濃度的維他命D是多少。”我對她笑笑,我說“這也是我昀感覺奇怪的地方,我想或許是費用較昂貴,而妳又沒有什麼症狀吧。大家不是說西醫是頭痛治頭,腳痛醫腳嗎?還有也可能是有些醫生也不太明白該怎麼補,用多少量,補到什麼程度,能少一事,就少一事吧。”她又問“那既然維他命D有那麼多作用,我明天就去買來補。”我說“那當然是件好事,記得妳買的維他命D是僅含維他命D而沒有跟鈣參在一起的。這個很重要哦!因為維他命D過量時,昀常見的症狀就是跟鈣過量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