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856992
 靜空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轉貼~生命的名字 - 平原綾香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轉貼~我要你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轉貼~6位高僧40字遺言!
作者: 靜空 日期: 2018.03.11  天氣:  心情:
6位高僧臨終遺言公開!40個字,讀懂受益一生!

http://www.ifuun.com/a201712197857244/

內容轉自[八點開示],本文已獲得授權轉載

他們致力于振興佛教,在弘法生涯中不畏艱險;他們曾經影響了世界,或者改變了我們;他們走近佛教歷史,我們追憶無盡……

歷代的高僧大德用盡一生,讓佛教的智慧開示眾生!尤其是幾位大師的臨終遺言,更是用生命最後的吶喊去試圖警醒世人。

今日,小編收集了6位高僧的遺言,總共精鍊了40個字,讓我們一起緬懷高僧,從其一字一句中,品讀人生……



虛雲老和尚「戒」



虛雲長老一生遍走道場

重建六大名剎古寺,承前啟後光大宗門。

虛雲老和尚在雲居山茅棚示寂,臨終囑咐只有一個字——「戒」

據《虛雲和尚開示錄》記載

他對弟子說完這個字之後,「合掌道珍重,諸人含淚而退」

大師圓寂之前,寫了一首《辭世詩》


詩言:

少小離塵別故鄉,天涯雲水路茫茫

百年歲月垂垂老,幾度滄桑得得忘

但教群迷登覺岸,敢辭微命入爐湯

眾生無盡願無盡,水月光中又一場

啟示

虛雲大師的最後開示只有一個「戒」字,戒的是什麼?

最該戒的就是慾望。煩惱多的人慾望多,慾望越多的人煩惱越多。

無論什麼事情,看淡一點,什麼都不要掛在心上,那麼你的煩惱就不會多。

慾望是最深的陷阱,只有戒掉慾望,丟掉我們命運中的包袱,我們才能真正體驗到生活之美。




弘一大師「悲欣交集」


弘一大師臨終絕筆寫下了

「悲欣交集」四個字

「悲」是悲憫眾生

大師往生是1942年,當時日寇侵略中國,生靈塗炭,全國人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因此大師對於民眾無限的悲憫

「欣」是歡欣、喜悅於自己終於修成正果,往生極樂

大師臨終之前,還特別囑咐:


不要傷及螞蟻,充分體現了這位大師的菩薩心揚

啟示

做人,不要丟掉善良。

世界可以混亂,內心,不可以骯髒。

有些話,能不說就沉默,藏在心裡更適合;

有些傷,能不揭就不放下,無聲忘記更明智;

有些事,可以看透,但不要看破;

有些人,可以看穿,但不要戳穿。




印光大師「懇切至誠」


印光大師臨終時,當晚對身邊的弟子說:

凈土法門,別無奇特

只要懇切至誠,沒有不蒙佛接引,帶業往生

此後精神逐漸疲憊,體溫降低

夜裡一時半,大師從床上起坐說:

「念佛見佛,決定生西。」

說完,於是大聲念佛

近五點左右時,在大眾念佛聲中,安詳西逝

啟示

如印光大師所開示的,念佛尚需「懇切至誠」,才會「蒙佛接引,帶業往生」,何況是做人呢?


生活,有起有伏,有得有失,失去什麼,也不能失去真誠;人生,坎坎坷坷,忙忙碌碌,忘記什麼,也不能忘記真誠。

不論如何貧窮,怎樣失意,都要長存一份真情,真誠待人;不管如何富裕,怎樣得意,都不要泯滅良心與真情。

聖嚴法師「本來沒有我,生死皆可拋」




台灣聖嚴法師

2009年2月3日下午4時圓寂,享壽80歲

出身江蘇貧農之家的聖嚴法師,自喻為「風雪中的行腳僧」

被喻為穩定台灣人心的力量

遺言:身後,不發訃聞、不傳供、不築墓、不建塔、不立碑、不豎像、勿撿堅固子

務必以簡約為莊嚴,切勿浪費鋪張

靈堂只掛一幅書家寫的挽額「寂滅為樂」以作鼓勵

懇辭花及輓聯

唯念「南無阿彌陀佛」,同結蓮邦凈緣

末後說偈:

無事忙中老,空里有哭笑,本來沒有我,生死皆可拋

啟示

每一秒的生,就是下一秒的死,所以我們每天都在生死之間穿梭,生就是死,死就是生。


人就是從無到有,再從有到無,珍惜當下才是最重要的。

佛家講生老病死皆屬無常,既然無常,坦然接受,勇敢面對就是。





宣化上人「我從虛空來,回到虛空去」


1995年6月7日

一代高僧宣化上人於美國洛杉磯圓寂,世壽78歲,慧燈遽殞,人天同悲

上人生時,既不要名,也不要利

臨終遺言亦復如是:

我走後你們可以誦《華嚴經》、念佛



你們要多少天就多少天,或者一個七,或者七個七

火化之後,把我的骨灰灑到虛空去,旁的事情我什麼也不要,不要給我造什麼塔,什麼紀念館

老和尚說:「我從虛空來,回到虛空去。」

啟示

宣化上人的臨終開示,狠狠地給炫富者敲了警鐘。

俗話說,人炫耀什麼往往就是缺少什麼。與過分驕傲、自負、炫耀等一樣,炫富者的行為恰恰暴露了自己的自卑和不安。

真正有自信的人,是不需要通過外在的包裝來達到自我滿足的,而是追求內心的寧靜與成長。

物質之外,仍需內心的豐盈,將心靈的收穫納入財富的範疇—— 內心富足才是富貴。




本煥長老「一輩子老老實實做事就好」


本煥長老一生弘法布教,建寺安僧,籌集資金數億元,興修寺廟十幾座

臨終前,老和尚交待要荼毗,悼詞也親自改過了

「不要念過多的溢美之詞,不要那些花里胡哨的東西,就叫我一個修行人。」


老和尚對信眾最後的開示是:

「一輩子老老實實做事就好。」

啟示

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做事,這句話到什麼時候都不會過時!

做人真誠、講誠信方能無愧無悔,這才是人生的成功!

奉勸喜歡忽悠的人,回頭是岸!別在玩忽悠了!忽悠害人害己!
標籤:
瀏覽次數:225    人氣指數:1625    累積鼓勵:7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轉貼~生命的名字 - 平原綾香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轉貼~我要你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