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14日日本宣佈投降,美國民眾在紐約時報廣場熱烈的慶祝二戰結束,當時有一名美國海軍水手興奮地擁吻27歲的女護士迎接勝利的喜悅,這一情景被攝影師艾森史塔特所捕捉到,成為慶祝二戰終戰的經典擁吻照片。
擁吻照 藏未來妻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international/20120619/34309698
2012年06月19日
1945年8月14日二戰落幕,這張紐約時報廣場街頭一對男女擁吻的照片已成經典之作,但照片主角有沒有終成眷屬?上周新書《勝利之吻》宣稱兩人不僅是萍水相逢,男主角的未來妻子就是照片中站在他右肩身後傻笑的「路人甲」(圖一箭頭處,資料照片)。
當天美國水手孟多薩(George Mendonsa)初次與夢中情人佩特里約會,聽聞二戰落幕連忙跑到街上狂歡,他一見穿著護士服的牙科助理謝恩(Edith Shain)迎面走來,情不自禁擁吻她。事隔多年他妻子佩特里(圖二左,翻攝網路)對其瘋狂行徑仍有些吃味,埋怨孟多薩「從沒那樣吻過我。」http://goo.gl/r8taO
二戰勝利之吻男女主角真實身份被揭開
新書揭露真實身份
http://www.hellotw.com/qqgl/201205/t20120504_743739_1.htm
然而,《生活》雜誌並沒有認可兩人的説法。2010年,91歲高齡的沙因去世。據歷史學家們分析,至今已多人聲稱是照片中的男女主角,卻無法拿出確切證據。
在新書《接吻的水兵》中,作者喬治‧加爾德里西和聯合作者勞倫斯‧韋裏推測,水兵的人選有4~5人,護士的則有3人,最終分析得出,現年89歲的喬治‧曼多薩和格裏塔‧弗德曼是真正的男女主角。如今曼多薩居住在羅德島,弗德曼居住在馬利蘭。
接吻時女友在一旁
新書透露,曼多薩當天正和女友麗塔‧佩特裏在位於時報廣場的無線電音樂城約會。由於在二戰期間,他曾目睹護士們對受傷水兵的照顧。於是,在當天濃烈的慶祝氣氛下,他忍不住大聲喊著「戰爭終於結束了」,並決定親吻他在無線電音樂城遇見的第一位護士。後來,他遇見並親吻了弗德曼。
「兩人事後就分開了,沒有互相認識。」加爾德里西説。碰巧的是,當曼多薩親吻弗德曼時,佩特裏恰好站在男友的右手邊。儘管如此,佩特裏後來成為曼多薩的妻子。
據説兩人後來曾見過幾次面,卻沒有重演「勝利之吻」那一刻
水兵吻護士 照片變雕像
六十年前刊登在「生活」雜誌水兵當街擁吻女護士的照片,是象徵二次大戰終戰的經典影像。為紀念終戰六十週年,藝術家將該照片翻製成雕像,站在雕塑旁的影中女主角艾迪絲.謝恩如今已是八十七歲的曾祖母。 (美聯社)
〔編譯魏國金╱綜合紐約十一日外電報導〕一幀美國水兵在紐約時代廣場忘我擁吻一位白衣護士的照片,是美國人腦海中同盟國對日戰爭勝利的經典影像,六十年後,照片被翻製成名為「無條件投降」的雕塑,十一日在時代廣場為雕像揭幕的八十七歲影中女主角艾迪絲‧謝恩說,至今她仍不知當年深吻她六、七秒的男子是誰。
艾迪絲回憶說:「他將我攬在臂彎中的方式很像踩踏舞步」,她閉著雙眼,「我只是沉醉當刻」。她表示:「我讓他親我,因為他曾赴戰場,為我而戰,現在我只希望與他談談話,或問他貴姓大名。」
她憶及一九四五年八月十四日,日本宣佈投降,紐約街頭人們情緒亢奮,素不相識的人彼此擁抱、親吻。她說:「這名男子抓住我,我閉上眼睛,之後他離去,我也走開。」兩人萍水相逢片刻被生活雜誌攝影師艾森斯塔德捕捉到,成為該雜誌「V-J日(對日戰爭勝利日)」專輯的封面。
雕塑家強森根據該照片製作比真人稍大的彩色雕像,當艾迪絲首次見到這件鋁製作品時表示:「令人驚喜,我想它傳達愛、浪漫、和平與未來的訊息。」雕塑將矗立在時代廣場的安全島直至八月十四日,之後送至美術館收藏。
現已是曾祖母的艾迪絲說,當時她二十七歲,一眼就認出照片的女子是自己,但因「過於尷尬」所以密而不宣,照片廣為流傳後不久,她搬到加州,其後結過兩次婚,育有三名子女,並放棄護士職業,轉而在幼稚園任教達三十年。
一九七九年,她寫信給艾森斯塔德,自承就是照片中的護士,艾森斯塔德隨即飛往加州拜訪她,確認她就是影中女主角,艾森斯塔德於一九九五年辭世。
不過,水兵身分一直成謎,迄今超過二十人出面宣稱自己就是水兵,包括一名前紐約徵信社探員、退休的佛州漁夫,另有一位還以自己數千張臉部數位影像製作一個還原年齡的立體模型,並說模型與影中人相符。艾迪絲指出,她實在沒有辦法認出哪一位才是水兵,對於這個深吻的意義,她說:「我經歷過許多最美好的吻,但這個親吻來自我素昧平生的人,因此無法列入其中。」
二戰結束經典擁吻照 終於找到男主角!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5-08-14 16:34:45
1945年8月14日日本宣佈投降,美國民眾在紐約時報廣場熱烈的慶祝二戰結束,當時有一名美國海軍水手興奮地擁吻27歲的女護士迎接勝利的喜悅,這一情景被攝影師艾森史塔特所捕捉到,成為慶祝二戰終戰的經典擁吻照片。
中評社香港8月14日電╱二次大戰結束時,一名美國海軍水手在紐約時報廣場前興奮地擁吻一名護士,這個接吻的鏡頭成了經典照片,到現在還是讓人印象深刻。
今年是二次世界大戰結束60週年紀念日,戰勝國之一的美國最近特別將一張二戰時期的經典吻照,塑造成一個「和平之吻」紀念雕像,細膩刻劃當時民眾以親吻迎接勝利的喜悅,8月12日還請來照片中的女主角伊蒂絲尚恩為雕像揭幕。
60年前,太平洋戰爭勝利日,在紐約時報廣場上被一個陌生的水手擁吻的那個年輕護士伊蒂絲尚恩,如今已經是87歲的老婆婆。「和平之吻」紀念雕像是依照美國《生活雜誌》攝影師艾森史塔特(Alfred Eisenstadt)1945年8月14日在紐約時代廣場人群慶祝日軍投降時,所捕捉的經典照片製作的。
據報道,伊蒂絲尚恩告訴記者,她被陌生男子親吻,沒有那麼想過是“一個很浪漫的親吻”或者想推開那水手,當時大家都興奮地互相親吻。她回憶說:“那個傢伙就抓住我,我順勢閉上眼,真是很美妙,難以置信。”
尚恩說,她並沒有被那個陌生男子突如其來的舉動嚇到,因為時報廣場上,大家都抓到人就親,那是個偉大的時刻,有何不可。她又說:“我當然讓他親我囉,因為他上了戰場,為我而戰,我真得很高興做我能做的。”
直到今天,尚恩還是不知道當年親吻她的水兵是誰,這些年來,至少曾經有二十個人出面宣稱自己就是那經典一吻的男主角。尚恩說,他們都沒騙人,因為那一天大家都在街頭上抓到人就親,沒有人確定到底吻過誰。
至於男主角,雖然很多人都聲稱自己就是那名帥氣的美國水手,但是經過專家利用3D動畫來剖析,發現來自羅德島的喬治曼多薩(George Mendonsa),應該就是那名陌生男性。
對此,現年82歲的喬治曼多薩說:「當然,我當時喝了酒,也和大家一樣一起舉杯,慶祝二戰勝利。」他表示,這張照片是終戰的一個偉大象徵,他也希望自己能以其中一員的身份,被世人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