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267787
 ♡甜甜♡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仨人 郭靜&張韶涵&范瑋琪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你會為另一半下廚嗎?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吃醋健康嗎?
作者: ♡甜甜♡ 日期: 2007.08.30  天氣:  心情:
醋不能幫你的事
醋不能調節血液酸鹼值
不少人每天喝醋養生,是因為相信醋在口感上雖是酸性,進入人體卻為鹼性食物,所以能調整血液的酸鹼值,讓人不容易生病。

正常情況下,人體的血液呈弱鹼性(約為PH7.4),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副教授黃士懿指出,國外曾有少數研究發現,血液偏鹼的人,身體比較健康,而偏酸的人,可能罹患疾病風險比較高,但這些都是初步的研究結果,還需要更多證據證實。坊間也有所謂吃肉會讓體質變酸,吃蔬菜、水果、喝醋等可以調整體質,恢復到偏鹼性狀態的說法。

但是,改變血液的酸鹼值,真的能靠吃某些食物就辦到嗎?

不只是西方營養學家指出,目前根本找不出科學根據證明這種說法,就連中醫也不認同這種靠飲食改變身體酸鹼值的論點。西方營養學認為,人體自有機制維持血液的酸鹼值平衡,這牽涉複雜的酵素作用,恐怕不是只靠吃某些食物能改變。

台北中醫師公會理事長陳旺全更表示,一些生病、長期大量服用藥物、飲食營養極端失衡的人,才可能出現血液酸鹼值波動的狀況,一般人並不會有血液大幅偏酸或偏鹼的問題。

而且,想靠吃某些食物改變血液酸鹼值,量要吃多少?吃多久?目前完全沒有數字、研究可以證明,所以他認為這個說法不足採信。

另一點要弄清楚,肉吃多是會讓尿液測出來偏酸,而非血液,馬偕營養師趙強解釋說。因為肉類中的硫、磷等礦物質經過身體代謝作用,會讓尿液呈酸性;蔬菜、水果、牛奶等因為富含鈣、鎂、鉀等,則會讓尿液呈鹼性。

成大附設醫院營養部主任彭巧珍也指出,各種醋裡面,水果醋比較具有使尿液偏鹼的作用,「其實就和吃水果的道理一樣,所以就不必特別去吃醋,」她說。

醋不能減肥

喝醋減肥法曾經風行一時,日本、台灣就流行過將黃豆泡在醋裡醃漬成醋豆,聲稱每天早晚吃10~20顆,就能達到減肥效果。所持論調是醋能提高身體的新陳代謝作用,防止脂肪堆積,但是營養專家對此都搖頭表示,目前並沒有確切的研究支持這種說法。

台大醫院營養師翁慧鈴推論,如果真要說喝醋能減肥,可能是大量喝醋喝飽了,吃不下其他東西,或是以吃醋豆取代了平常的高熱量零食,相對之下,熱量攝取減少。

不過,這種減重法無法持久,長期下來造成營養缺乏、不均衡,大大耗損健康,翁慧鈴提醒,相反地,有些醋商品如水果醋飲料裡會加入大量的糖來提升口感,熱量並不低,購買時可注意成分表中是否列有糖,或是營養標示的熱量及碳水化合物含量。所以喝醋能否減肥,令人懷疑。

醋能幫你的事
醋能開胃
夏天的悶熱讓人胃口盡失,吃一些涼爽、帶酸味的料理可以激起食慾。

用醋調味是簡單的方法之一,如用醋及橄欖油製成熱量較千島醬低的油醋沙拉醬,用醋、蒜末辣椒末等涼拌海鮮,或是用醋醃漬小黃瓜、蓮藕、苦瓜,做為夏日餐前的開胃小菜。

成大附設醫院營養部主任彭巧珍建議,讓胃口不好的慢性病病人和味覺退化的老年人適量吃些醋,可以調節食慾,改善進食情況。

醋能刺激胃酸分泌、幫助消化
適量吃醋對一些原本胃酸分泌較少的人有一點幫助,不過,消化道功能正常的人就不必刻意藉喝醋來增進消化。況且,胃酸分泌正常的人再喝醋,未必會增加胃酸的分泌量,彭巧珍解釋說。

醋能預防高血壓
「少鹽多醋」是中國人傳統的健康飲食之道,但是外食頻率高、大量吃加工食品的現代人,攝取鹽量早就超過每天6克的建議量。如果能善用醋來增加菜餚風味,以減少用鹽,確實能降低罹患高血壓、動脈硬化、冠狀動脈心臟病、中風等疾病的風險。

另外,水果醋裡含有礦物質鉀,可以幫助身體排出過剩的鈉,達到預防高血壓的目的,當然,你吃新鮮的蔬菜、水果一樣可以達到效果。

中醫也有以醋醃漬花生,做為調節血壓的食療法──將花生仁浸泡在醋裡7天以上,然後每天吃10~15顆,連吃一星期以上。中醫師陳旺全指出,他觀察病人食用的情況,高血壓的確獲得些許改善。他認為,也可能因為花生裡富含維生素E,是可以降血壓的重要營養素。

容易攝取鈣質
烹調排骨湯時,可以加入少量的醋,有助於骨頭裡的鈣質釋出,讓我們更容易吸收到鈣質。

需不需要每天喝醋?
看了以上各種說法,不難發現其實很多流行一時的喝醋保健法,多的是個人見證、感受,而科學證據不足,既然如此,我們還需要每天吃醋、喝醋嗎?

綜合專家看法,適量「吃醋」對健康沒有壞處,不過,醋對健康的幫助,其實只要飲食均衡就能達到,並不是非喝醋不可,因此不必對「醋」抱持過高的期待,更不要誤信偏方,以為它能治病。天天喝醋與否,純粹是個人飲食、養生偏好,沒有喝醋習慣的人偶爾調一杯醋飲料,換一換口味,當做增添生活樂趣。

倒是要提醒注意吃醋的時機和分量,吃得不恰當,反而傷身。

健康飲食-有機水果醋的應用
有機水果醋的應用 醋除了料理、醋漬菜等、還可以在家中進行各種有機水果醋,有助於身體健康,應用於水果中是使其效果倍增,具有相輔相成的極大貢獻。

有機水果醋的十大功效:

(1)分解體內乳酸、消除疲勞。
(2)穩定血壓、防止動脈硬化。
(3)促進血液循環與新陳代謝。
(4)分解過剩的營養素,有效預防肥胖。
(5)促進消化、改善便秘。
(6)促進膽汁及腎上線皮質荷薾蒙的生成。
(7)優秀的利尿作用,能促進過剩的鹽份排除。
(8)具有防腐、抗菌的作用。
(9)幫助處理體內因為飲酒所形成的氧化物。
(10)促使其他食品的營養成分有效利用。



1.醋本身含有豐富的胺基酸、酵素、葡萄糖及鐵、鉀、鈣、蛋白質、維他命B1、B2等多種影養成分。
2.根據醫學界研究耶魯大學教授哈嘉德士證實、[ 所有碳化合物中,醋最快被人體吸收,並且不加重消化系統的負擔 ]。
3.醋為鹼性的飲料可中和胃酸、幫助消化、有便秘及吸收或消化不良之小朋友還是成人多飲用醋可有效的改善緩和症狀。
4.醋可以增加人體抵抗力,小朋友多喝醋比較不容易感冒,不容易生病。

其實「吃醋有益健康」的說法流傳已久,美國在五、六年前十分流行喝蘋果醋,還有好幾本相關的書問世,教人怎麼喝醋健身。鍾愛醋的日本人更把醋視為預防百病的萬靈丹,各種醋療法像是醋蛋、醋豆常常掀起一陣飲食風潮。

有不少人在日常生活裡力行喝醋。

國賓飯店的國宴主廚鄭衍基就是愛醋人士,他常常喝稀釋的米醋來消除工作的疲勞。他的經驗發現,喝醋讓他晚上容易入睡、睡眠品質比較好,就算工作時間長、壓力大,也不容易覺得累。

坊間關於吃醋對身體的好處說法眾多,像是吃醋促進新陳代謝、消除疲勞、降血壓、防止血管硬化、調整血液酸鹼值來預防疾病、幫助消化、甚至減肥等等。而這些五花八門的健康論調究竟哪些正確可信?哪些又缺乏科學證據?

醋不能幫你的事

醋不能調節血液酸鹼值

不少人每天喝醋養生,是因為相信醋在口感上雖是酸性,進入人體卻為鹼性食物,所以能調整血液的酸鹼值,讓人不容易生病。

正常情況下,人體的血液呈弱鹼性(約為PH7.4),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副教授黃士懿指出,國外曾有少數研究發現,血液偏鹼的人,身體比較健康,而偏酸的人,可能罹患疾病風險比較高,但這些都是初步的研究結果,還需要更多證據證實。坊間也有所謂吃肉會讓體質變酸,吃蔬菜、水果、喝醋等可以調整體質,恢復到偏鹼性狀態的說法。

但是,改變血液的酸鹼值,真的能靠吃某些食物就辦到嗎?

不只是西方營養學家指出,目前根本找不出科學根據證明這種說法,就連中醫也不認同這種靠飲食改變身體酸鹼值的論點。西方營養學認為,人體自有機制維持血液的酸鹼值平衡,這牽涉複雜的酵素作用,恐怕不是只靠吃某些食物能改變。

台北中醫師公會理事長陳旺全更表示,一些生病、長期大量服用藥物、飲食營養極端失衡的人,才可能出現血液酸鹼值波動的狀況,一般人並不會有血液大幅偏酸或偏鹼的問題。

而且,想靠吃某些食物改變血液酸鹼值,量要吃多少?吃多久?目前完全沒有數字、研究可以證明,所以他認為這個說法不足採信。

另一點要弄清楚,肉吃多是會讓尿液測出來偏酸,而非血液,馬偕營養師趙強解釋說。因為肉類中的硫、磷等礦物質經過身體代謝作用,會讓尿液呈酸性;蔬菜、水果、牛奶等因為富含鈣、鎂、鉀等,則會讓尿液呈鹼性。

成大附設醫院營養部主任彭巧珍也指出,各種醋裡面,水果醋比較具有使尿液偏鹼的作用,「其實就和吃水果的道理一樣,所以就不必特別去吃醋,」她說。

醋不能減肥

喝醋減肥法曾經風行一時,日本、台灣就流行過將黃豆泡在醋裡醃漬成醋豆,聲稱每天早晚吃10~20顆,就能達到減肥效果。所持論調是醋能提高身體的新陳代謝作用,防止脂肪堆積,但是營養專家對此都搖頭表示,目前並沒有確切的研究支持這種說法。

台大醫院營養師翁慧鈴推論,如果真要說喝醋能減肥,可能是大量喝醋喝飽了,吃不下其他東西,或是以吃醋豆取代了平常的高熱量零食,相對之下,熱量攝取減少。

不過,這種減重法無法持久,長期下來造成營養缺乏、不均衡,大大耗損健康,翁慧鈴提醒,相反地,有些醋商品如水果醋飲料裡會加入大量的糖來提升口感,熱量並不低,購買時可注意成分表中是否列有糖,或是營養標示的熱量及碳水化合物含量。所以喝醋能否減肥,令人懷疑。

醋能幫你的事

醋能開胃

夏天的悶熱讓人胃口盡失,吃一些涼爽、帶酸味的料理可以激起食慾。

用醋調味是簡單的方法之一,如用醋及橄欖油製成熱量較千島醬低的油醋沙拉醬,用醋、蒜末辣椒末等涼拌海鮮,或是用醋醃漬小黃瓜、蓮藕、苦瓜,做為夏日餐前的開胃小菜。

成大附設醫院營養部主任彭巧珍建議,讓胃口不好的慢性病病人和味覺退化的老年人適量吃些醋,可以調節食慾,改善進食情況。

醋能刺激胃酸分泌、幫助消化

適量吃醋對一些原本胃酸分泌較少的人有一點幫助,不過,消化道功能正常的人就不必刻意藉喝醋來增進消化。況且,胃酸分泌正常的人再喝醋,未必會增加胃酸的分泌量,彭巧珍解釋說。

醋能預防高血壓

「少鹽多醋」是中國人傳統的健康飲食之道,但是外食頻率高、大量吃加工食品的現代人,攝取鹽量早就超過每天6克的建議量。如果能善用醋來增加菜餚風味,以減少用鹽,確實能降低罹患高血壓、動脈硬化、冠狀動脈心臟病、中風等疾病的風險。

另外,水果醋裡含有礦物質鉀,可以幫助身體排出過剩的鈉,達到預防高血壓的目的,當然,你吃新鮮的蔬菜、水果一樣可以達到效果。

中醫也有以醋醃漬花生,做為調節血壓的食療法──將花生仁浸泡在醋裡7天以上,然後每天吃10~15顆,連吃一星期以上。中醫師陳旺全指出,他觀察病人食用的情況,高血壓的確獲得些許改善。他認為,也可能因為花生裡富含維生素E,是可以降血壓的重要營養素。

容易攝取鈣質

烹調排骨湯時,可以加入少量的醋,有助於骨頭裡的鈣質釋出,讓我們更容易吸收到鈣質。

需不需要每天喝醋?

看了以上各種說法,不難發現其實很多流行一時的喝醋保健法,多的是個人見證、感受,而科學證據不足,既然如此,我們還需要每天吃醋、喝醋嗎?

綜合專家看法,適量「吃醋」對健康沒有壞處,不過,醋對健康的幫助,其實只要飲食均衡就能達到,並不是非喝醋不可,因此不必對「醋」抱持過高的期待,更不要誤信偏方,以為它能治病。天天喝醋與否,純粹是個人飲食、養生偏好,沒有喝醋習慣的人偶爾調一杯醋飲料,換一換口味,當做增添生活樂趣。


醋有何功效?
<消除疲勞>
豐富的有機酸能促使糖類代謝,分解體內疲勞物質,消除人的倦怠感。

<平衡血液酸鹼值>
醋是鹼性食品,在攝取過多的魚、肉、精白米、麵包等酸性食物後,喝點醋能起中和 作用,維持體液的酸鹼平衡。

<幫助消化>
醋含有揮發性物質及氨基酸等,能刺激大腦神經中樞,使消 化器官分泌大量消化液,增強消化功能。

<預防衰老>
醋能抑制和降低人體衰老過程中過氧化脂質的形成,減少老年斑的產生。

<擴張血管>
醋能降血壓,防止心血管疾病,也能降尿糖含量,預防糖尿病。

<增強腎功能>
醋能利尿,預防便秘,防治腎結石、膽結石、膀胱結石和尿路結石等疾病。

<強化肝臟功能>
醋中所含的醋酸、氨基酸、乳酸等豐富的營養物質,能提高肝功能。

<提高腸胃的殺菌力>
醋有很大的殺菌效果,能殺死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痢疾桿菌等。

<美容護膚>
醋中所含得醋酸、乳酸、氨基酸、甘油和醛類化合物能促進血液循環,使人皮膚光滑。

<預防肥胖>
醋中的氨基酸可消耗體內過的的脂肪,有很好的減肥效果



人要保持健康,其血液、體液就必須保持正常的弱鹼性。但是一般所謂的美味食物卻有不少是酸性的,如果保持以動物性蛋白質和脂肪為中心的飲食習慣,那麼體液當然會造成酸性,而產生各種病痛。醋因為是酸性的,所以不少人會誤解吃太多醋對身體不好;其實所謂的酸性食品或鹼性食品,是由進入體內後會使血液變成酸性或鹼性而定,並不是指嘴巴嚐起來是酸就是酸性的。

醋是一種能使身體變成鹼性的強鹼性食品,所以是保持身體健康所不可或缺的。

食用醋的種類:(依製法來分)

1. 釀造醋:

a. 穀類醋:如米、麥、玉米、糙米、糯米等穀類。

b. 水果醋:如蘋果、葡萄等果實‧

c. 酒粨釀造醋:如酒粨和澱粉等原料。

2. 合成醋:以來自石油合成的冰醋酸,加水稀釋至百分之三至四,再加入膠胺酸等調味料而製成。

健康醋的選擇法:

即使是同樣名稱的醋,但是因為原料的使用量、製造法、釀造期間等的不同,有機酸、氨基酸、礦物質、維他命等成份,亦會有所差異。成份上的差異,自然會影響到增進健康、預防疾病的效果。

在選擇醋時,必須考慮幾項重點:

1. 標籤上有無標示「純粹」或「純」者?

2. 原料為一種者,標示無添加酒精者。

3. 標籤記載釀造法為靜置發酵(或並列複發酵)法者。

4. 釀造期間在六至十個月以上者。

內容成份標示者符合以上四點,便可說是好醋。

醋的神奇療效與適用範圍:

抑制高血壓/防止動脈硬化/預防心臟病/老年癡呆症/防止肥胖/預防肝病/腎臟病/糖尿病/神經痛/五十肩/關節炎/香港腳/外傷/感冒……等。

醋的營養與功效:

淨化血液/控制脂質的代謝/幫助鈣質吸收/促進肌肉新陳代謝/增進食慾/殺菌/增強精力……等。

醋的美容效果:

預防皮膚鬆弛、皺紋/消除褐斑/治療青春痘/保持苗條身材/保持年輕活力……等。

醋的功用與防治症狀:

消除口臭/狐臭/更年期障礙/便秘/控制鹽份/消除異味/消除污垢/健腦/消除疲勞/舒解壓力/提高肝機能/促進腸部蠕動……等。

要有效地發揮出醋的功效,每天就要攝取食醋三湯匙左右。現在食醋工廠產有高級醋,可以直接飲用。一般醋可以加些糖或蜂蜜使酸味減少,易於入口。

後學在此介紹一些醋在日常生活中常使用的分法,供大家參考:

◎加醋煮蛋或煎蛋時,可保持形狀完整而不破裂。◎湯煮太鹹時,加一湯匙的糖與醋,再煮一下,即可去鹹味。◎醋可以消除蔬菜的澀味,保持新鮮色澤。

◎芋頭切了以後用醋水洗,或用醋水煮,可以消除黏汁。◎煮飯、蒸饅頭或做麵包,加少許醋,就不易腐敗。◎海帶用醋水煮,或是泡水時加入一點醋,可以加速軟化。◎有些水果切開後,由於氧和酵素結合易變成褐色,若用醋水洗過,酵素被抑制就能避免變色。◎做沙拉、涼菜及果汁時,加入一些醋,可保存維生素C。◎醋可以用來消毒砧板和抹布,洗淨餐具和鍋子。◎弄髒的地毯,可用醋來擦拭。◎洗衣時加些醋,可使衣服變軟,去污容易,又可保護衣料。

◎廚房和洗臉台的排水管堵塞時,加入重碳酸鈉和醋,不久便會暢通。◎熱水瓶內若有石灰污垢時,可加醋或檸檬擠汁,即可去除。◎發燒時,用醋擦身體,可降低體溫。◎手中有刺拔不出來時,可用棉花沾醋,以繃帶綁好,這樣隔日即可拔出。◎在花和草木的切口泡上醋,即使水份吸收不良的植物,也可長保鮮艷。◎失眠時,將蘋果醋加上等量的蜂蜜,只要喝一小杯,即可安然入睡。◎打嗝不停時,喝一小杯醋就可以停止。

◎將醋用水稀釋至不酸的程度後飲用,可以減輕暈車的症狀,使身體感到舒暢。◎喝酒前後喝醋,或是吃一些加醋的小菜,都具有防止酒醉的效果。◎將醋和鹽各一大匙加入茶杯中,以整杯的水稀釋,然後拿來漱口,對初期的感冒相當有效。◎將浸泡過醋的手帕,摀住暈倒者的鼻孔,醋味的刺激可使他清醒。◎用浸醋的熱毛巾覆蓋額頭,可治頭暈、頭痛。◎皮膚乾燥時,可在洗澡時加些醋,可使皮膚光滑,消除肌肉疲勞,並中和未被沖下的肥皂鹼液。◎玻璃器皿和傢俱,使用在水中加四分之一杯醋的醋水洗滌,會發光且潔淨。◎醋水可以治療粉刺、面皰。◎在水中加些醋,將襪子浸泡約十分鐘後再清洗,可除臭味與殺菌。◎香港腳患者,可在洗淨腳後,把患部泡在溫醋水中,每天泡二至三次,每次五至十分鐘,如此持續十天,香港腳就會逐漸痊癒。◎把醋、蜂蜜和蘋果汁以等比量放入杯中,用冷開水沖淡,每天飲用一次,可治療便秘。◎食醋能提高腸胃道的殺菌作用,它能在三十分鐘內殺死大腸菌,沙門氏菌、赤痢菌、好鹽性菌、化膿性葡萄球菌等,可以有療效防止痢疾、腸炎、食物中毒等疾病發生。◎塗指甲油前,先用棉花沾醋,把指甲擦一下,待乾後,再塗指甲油,這樣指甲油較不易脫落。◎蚊蟲咬傷時,用醋外塗可消腫止癢。

◎足部長雞眼,可用醋使之軟化,挑除就不會有困難。◎跌打損傷,青紫瘀腫者,可用熱醋塗患處或用毛巾浸醋敷患部,一日三次,可活血消腫。◎被太陽曬傷的紅腫疼痛,可以淡醋溶液輕拍患處,即能減少疼痛,使皮膚早日恢復美白。◎骨傷病患忌食醋。◎炒胡蘿蔔忌放醋。

夏天一到,開胃、酸酸的食物特別受人歡迎,而且最近大家戰戰兢兢對抗SARS,讓醋這個中國古老的調味品重登舞台,再次被視為殺菌消毒、強身保健的熱門食品。其實「吃醋有益健康」的說法流傳已久,美國在五、六年前十分流行喝蘋果醋,還有好幾本相關的書問世,教人怎麼喝醋健身。鍾愛醋的日本人更把醋視為預防百病的萬靈丹,各種醋療法像是醋蛋、醋豆常常掀起一陣飲食風潮。有不少人在日常生活裡力行喝醋。國賓飯店的國宴主廚鄭衍基就是愛醋人士,他常常喝稀釋的米醋來消除工作的疲勞。他的經驗發現,喝醋讓他晚上容易入睡、睡眠品質比較好,就算工作時間長、壓力大,也不容易覺得累。

坊間關於吃醋對身體的好處說法眾多,像是吃醋促進新陳代謝、消除疲勞、降血壓、防止血管硬化、調整血液酸鹼值來預防疾病、幫助消化、甚至減肥等等。而這些五花八門的健康論調究竟哪些正確可信?哪些又缺乏科學證據?

醋不能幫你的事

醋不能調節血液酸鹼值不少人每天喝醋養生,是因為相信醋在口感上雖是酸性,進入人體卻為鹼性食物,所以能調整血液的酸鹼值,讓人不容易生病。

正常情況下,人體的血液呈弱鹼性(約為PH7.4),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副教授黃士懿指出,國外曾有少數研究發現,血液偏鹼的人,身體比較健康,而偏酸的人,可能罹患疾病風險比較高,但這些都是初步的研究結果,還需要更多證據證實。坊間也有所謂吃肉會讓體質變酸,吃蔬菜、水果、喝醋等可以調整體質,恢復到偏鹼性狀態的說法。但是,改變血液的酸鹼值,真的能靠吃某些食物就辦到嗎?不只是西方營養學家指出,目前根本找不出科學根據證明這種說法,就連中醫也不認同這種靠飲食改變身體酸鹼值的論點。西方營養學認為,人體自有機制維持血液的酸鹼值平衡,這牽涉複雜的酵素作用,恐怕不是只靠吃某些食物能改變。台北中醫師公會理事長陳旺全更表示,一些生病、長期大量服用藥物、飲食營養極端失衡的人,才可能出現血液酸鹼值波動的狀況,一般人並不會有血液大幅偏酸或偏鹼的問題。

而且,想靠吃某些食物改變血液酸鹼值,量要吃多少?吃多久?目前完全沒有數字、研究可以證明,所以他認為這個說法不足採信。

另一點要弄清楚,肉吃多是會讓尿液測出來偏酸,而非血液,馬偕營養師趙強解釋說。因為肉類中的硫、磷等礦物質經過身體代謝作用,會讓尿液呈酸性;蔬菜、水果、牛奶等因為富含鈣、鎂、鉀等,則會讓尿液呈鹼性。

成大附設醫院營養部主任彭巧珍也指出,各種醋裡面,水果醋比較具有使尿液偏鹼的作用,「其實就和吃水果的道理一樣,所以就不必特別去吃醋,」她說。

醋不能減肥

喝醋減肥法曾經風行一時,日本、台灣就流行過將黃豆泡在醋裡醃漬成醋豆,聲稱每天早晚吃10~20顆,就能達到減肥效果。所持論調是醋能提高身體的新陳代謝作用,防止脂肪堆積,但是營養專家對此都搖頭表示,目前並沒有確切的研究支持這種說法。

台大醫院營養師翁慧鈴推論,如果真要說喝醋能減肥,可能是大量喝醋喝飽了,吃不下其他東西,或是以吃醋豆取代了平常的高熱量零食,相對之下,熱量攝取減少。

不過,這種減重法無法持久,長期下來造成營養缺乏、不均衡,大大耗損健康,翁慧鈴提醒,相反地,有些醋商品如水果醋飲料裡會加入大量的糖來提升口感,熱量並不低,購買時可注意成分表中是否列有糖,或是營養標示的熱量及碳水化合物含量。所以喝醋能否減肥,令人懷疑。

醋能幫你的事

醋能開胃

夏天的悶熱讓人胃口盡失,吃一些涼爽、帶酸味的料理可以激起食慾。

用醋調味是簡單的方法之一,如用醋及橄欖油製成熱量較千島醬低的油醋沙拉醬,用醋、蒜末辣椒末等涼拌海鮮,或是用醋醃漬小黃瓜、蓮藕、苦瓜,做為夏日餐前的開胃小菜。

成大附設醫院營養部主任彭巧珍建議,讓胃口不好的慢性病病人和味覺退化的老年人適量吃些醋,可以調節食慾,改善進食情況。

醋能刺激胃酸分泌、幫助消化

適量吃醋對一些原本胃酸分泌較少的人有一點幫助,不過,消化道功能正常的人就不必刻意藉喝醋來增進消化。況且,胃酸分泌正常的人再喝醋,未必會增加胃酸的分泌量,彭巧珍解釋說。

醋能預防高血壓

「少鹽多醋」是中國人傳統的健康飲食之道,但是外食頻率高、大量吃加工食品的現代人,攝取鹽量早就超過每天6克的建議量。如果能善用醋來增加菜餚風味,以減少用鹽,確實能降低罹患高血壓、動脈硬化、冠狀動脈心臟病、中風等疾病的風險。

另外,水果醋裡含有礦物質鉀,可以幫助身體排出過剩的鈉,達到預防高血壓的目的,當然,你吃新鮮的蔬菜、水果一樣可以達到效果。

中醫也有以醋醃漬花生,做為調節血壓的食療法──將花生仁浸泡在醋裡7天以上,然後每天吃10~15顆,連吃一星期以上。中醫師陳旺全指出,他觀察病人食用的情況,高血壓的確獲得些許改善。他認為,也可能因為花生裡富含維生素E,是可以降血壓的重要營養素。

容易攝取鈣質

烹調排骨湯時,可以加入少量的醋,有助於骨頭裡的鈣質釋出,讓我們更容易吸收到鈣質。

需不需要每天喝醋?

看了以上各種說法,不難發現其實很多流行一時的喝醋保健法,多的是個人見證、感受,而科學證據不足,既然如此,我們還需要每天吃醋、喝醋嗎?

綜合專家看法,適量「吃醋」對健康沒有壞處,不過,醋對健康的幫助,其實只要飲食均衡就能達到,並不是非喝醋不可,因此不必對「醋」抱持過高的期待,更不要誤信偏方,以為它能治病。天天喝醋與否,純粹是個人飲食、養生偏好,沒有喝醋習慣的人偶爾調一杯醋飲料,換一換口味,當做增添生活樂趣。

倒是要提醒注意吃醋的時機和分量,吃得不恰當,反而傷身。

空腹不喝醋

不論你的胃腸多強健,都不適合在空腹時喝醋,免得刺激分泌過多胃酸,傷害胃壁。在餐與餐之間,或飯後一小時再喝醋,比較不刺激胃腸,順道幫助消化。

每天最多1~2杯稀釋醋

少量吃醋無礙,但是任何人像打翻了醋罈子般的大量喝醋,對胃腸都刺激太大。再者,市售的水果醋或其他醋飲料裡往往加入大量的糖,如果以喝醋取代開水、茶等飲料,額外增加不少熱量,長期喝下去,肥胖機會大增,對控制體重更不利。

胃腸功能障礙的人少吃醋

胃壁過薄、胃酸分泌過多、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患者,吃醋宜限量,更不要嘗試喝醋。

注意烏醋中的鈉含量

另外,烏醋、壽司醋裡的鈉含量也很高,100公克烏醋有1500~2000毫克的鈉,5茶匙烏醋就相當於1茶匙(5克)的鹽,必須限鈉的高血壓病人要限量使用;烏醋裡也含比較多鉀,不適合腎臟病人。

用醋燒出美味菜餚

雖然醋對健康的好處目前沒有定論,但是醋在料理上能發揮的諸多功用,值得善加運用。鑽研料理30年的鄭衍基舉了幾種醋在料理上簡單的應用法,在家可以試一試:

調和味道

不小心把菜餚調得太甜或太鹹,加一些醋就能中和味道,減緩甜味或鹹味。

軟化肉質

醃肉時加入少許醋,可以防止肉類的水分脫失,避免肉質變得乾澀難入口,而且醃肉過程中,醋會滲入肉裡,軟化肉質,這樣烹調之後的肉吃起來更軟嫩可口;烹調蝦子的時候滴少許醋,可讓煮熟的蝦殼顏色呈鮮紅亮麗,而在剝除蝦殼時,殼和肉也容易分離。

提引香氣

烹調肉類、魚類、海鮮料理時,起鍋後加上幾滴醋,菜餚香味會隨熱氣昇華,鄭衍基形容這作用有如「噴香水」,有為料理畫龍點睛的效果。

殺菌防腐、消膩解腥

日本人生食魚、肉類,多半會搭配含醋的沾醬,目的在殺菌、去腥;烹調肉類時加一些醋,吃起來不易感覺膩。烹調過程中何時是添醋的好時機,許多人並不清楚,甚至會放錯時間,讓醋無法好好發揮為料理增添香味的作用。醋因為不耐高溫,不適合在烹調正進行中就加入醋調味。鄭衍基指出,加醋主要的時機有二,一是用來醃漬食材,二是用在料理完成、起鍋前或盛盤之後加入,提引菜餚香氣,開人胃口。另外,醋的種類繁多,搭配食材得宜,讓菜餚更顯出色,但搭配不當,則白白搞砸一道菜。搭配原則其實和葡萄酒佐餐的方法相似──紅醋配紅肉,白醋配白肉、海鮮。

以中式料理中常用的三種醋為例:

白醋:

主要用於料理家禽肉(白肉)和海鮮、醃漬食物、製作沾醬等,例如以白醋及切碎的九層塔拌勻,搭配雞肉;白醋、醬油以1:1比例調勻,搭配水煮花枝、蝦仁;吃螃蟹時,民間也習慣沾白醋拌薑絲,除腥去寒。

烏醋:

以白醋為底,再加入蔬果、辛香料、鹽、糖等調味料製成的調和醋,是台灣傳統小吃的好搭檔,例如麵線、肉羹、炒麵、拌麵等。

紅醋:

以紅色糯米為材料發酵製成的醋(西方則是用紅酒醋),主要用於料理紅肉,例如煎牛排時,起鍋之前淋上少許紅醋,提升肉的香氣。TOP>

1.醋中含有枸橡酸、醋酸及各種氨基酸;疲勞時喝健康醋,可以將體內堆積的乳酸分解為碳酸殘渣和水,並氧化之,使疲勞消除。肩膀酸痛、肌肉僵硬時,是由於乳酸的堆積,喝醋可以改善,喝醋並進行適度的運動,可以促進新陳代謝使身體更加柔軟,肌膚也會更加美麗。



2.鈣是骨骼和牙齒不可或缺的養份,不足的話,會產生很多的缺陷。國人鈣的攝取量,可說長期呈現不足。蛋白質攝取過量、運動不足、食用富含燐的食品都是造成鈣流失的原因。骨骼中的鈣減少的話,骨質就會疏鬆、脆弱、易折。根據最新研究指出,人體在缺乏鈣質情況下胃腸容易吸收草酸鹽,容易致成結石症。醋進入人體後,醋酸和鈣化合成醋酸鈣,這種成分體內容易吸收,可以攝取的鈣受到充份利用。



3.肌肉的新陳代謝是藉著皮膚組織的蛋白質合成而進行的,但隨著年齡的增加,這種合成的能力便會逐漸的降低,每個人都想保持年輕細嫩的皮膚,但這卻是難以達到的。糙米醋中的L氨基酸可提高皮膚的再生能力,此外糙米醋中的氨基酸也和組織蛋白質的合成有關,其具有促進新陳代謝的作用。



4.所謂的高血脂症,是指血液中的脂肪呈現異常增加的狀態,尤其是低密度的脂蛋白質富含膽固醇和中性脂肪容易附著在血管壁上;相對的,所謂高密度脂蛋白質,則有促進脂質代謝(尤其是膽固醇的代謝),抑制其附著於動脈壁上。醋具有促進高密度脂蛋白質之生成,增進膽固醇之代謝。脂肪酸被氧化的話,便會成為過氧化脂質,形成細胞膜的磷脂質變成過氧化物的話,細胞會被破壞而失去機能。以腦為首的各種臟器若蓄積過氧化脂質,會降低全身的生理機能,也就是提早老化。在動脈和其他臟器附著的過氧化脂質,附著性比膽固醇等脂質還來得強,不易被排泄,容易引起動脈硬化和組織障礙。在動物實驗中證實,醋跟維化命E一樣,具有抑制過氧化脂質生成的作用。動物實驗結果雖未必全然符合人體,但喝健康醋對整個人體產生效用,將是可以預期的。



5.食物中具有酸味,能促進唾液的產生,幫助胃腸的蠕動,對食物的消化吸收,增進食慾等,有很大的功效。醋含有揮發性物質,氨基酸類,有機酸類等香味,對大腦有關食慾中樞會發生刺激作用,增進消化器機能,能增進唾液的產生,幫助腸胃的蠕動;因此喝醋能增進食慾,並促進消化液,對攝取食物的消化吸收也有幫助。



6.乾淨的血液呈弱鹼性,且醋可以防止血液和體液的酸性化,保持健康狀態的弱鹼性,促進廢物的排泄,可說有百利而無一害。鈉、鉀、氯都被稱為電解質,它們會有一定的量在尿液中被排泄出來,以調節血液中濃度。鹽份在血液中的濃度變高時,體內的水份便會集中加以稀釋,這樣會因血液量的增加而引起高血壓。喝健康醋可以增加尿量,並促進鈉及氯的排泄。


多吃醋 多點健康?



 少鹽多醋,是中國人自古以來的飲食傳統。近年來,市面上出現不少標榜可以養顏、保健的含醋飲料,由於長久以來,醋就是極為普遍的家常調味品,安全又便宜,現在又被宣稱具有保健功效,自然讓民眾對它趨之若鶩。



 過去被大家所熟悉的,大多是當作調味料的工研醋、米醋、烏醋、壽司醋等;近年來,各式各樣的健康醋, 如綜合果汁醋、梅醋、蘋果醋、檸檬醋也漸漸受到消費者喜愛。但是,這些「健康醋」和一般醋有什麼不同?它的成分,對人體又是否真有實質上的保健功效呢?



 一般而言,食用調味醋的酸度較高,約3~5%,所以較難直接飲用;而健康醋則因為強調可當作日常的健康飲品,所以酸度較低,約1%左右。至於製作方法,一般的食用醋多以化學方式合成冰醋酸後,再加水稀釋,成分幾乎全是醋酸;健康醋則通常會在醋液中加入果汁,也由於加入了果汁,所以蘋果酸、檸檬酸等的含量會比食用醋高一些。



 市面上各種健康醋所訴求的保健功效五花八門,例如梅子醋宣稱可提高肝功能、柔軟肌肉,對筋骨痠痛有速效、對循環呼吸系統疾病(如氣喘)有療效;檸檬醋則宣稱晨起飲用有助大腸收縮、排出宿便,使人神清氣爽,睡前飲用則有助睡眠;而蘋果醋則說可增強體力,有益於老年人保健。然而,這些保健功效的真實性又如何呢?



 事實上在目前來說,有些保健功效實在是言過其實;舉例來說,有人認為喝醋可以改變體質酸鹼性,其實這是一種誤導,人體內的酸鹼值是與各種酵素作用息息相關,並且人體本身就有維持固定酸鹼值的機制,想要靠醋來改變人體酸鹼值的想法,基本上是不可行的。



 此外,醋的主要酸性成分是醋酸,或者再加上蘋果酸、檸檬酸等,這些成分確實都是人體在呼吸代謝過程中所必需的;不過,只要飲食均衡,一般人從食物或水果中就能充分攝取,要不然人體也能從代謝過程中自行產生類似的化合物,並非一定要喝醋才可獲得。



 雖然,目前的人體實驗證實,在飲食中添加醋,可降低飯後血糖的數值,但是所需要的量,也僅僅如沙拉醬中的含醋量就已足夠,並不需額外攝取,甚至喝得過多。



 因為,當人體攝入過多的醋酸時,體內反而會合成脂肪酸貯存;而空腹時,也不適合喝醋,以免胃酸過多傷害胃壁。其實,直至目前為止,尚未有科學文獻證明多喝醋有益健康,一般流傳的有關醋的保健功效,都還只停留在民間偏方或個人案例;尤其是醋的主要成分─醋酸,既然能在一般食物或水果中充分獲得,或人體自行產生以供所需,因此實在沒有必要多花錢去買所謂的「健康醋」來喝。
(作者為台大食品科技研究所兼任教授/立法委員),本文曾刊登於890616聯合報。


健康吃醋法

有些人把醋視為調味品,也有些人拿它當強身食品,究竟吃醋養生可不可行?如何健康吃醋?

康健雜誌55期 文/謝曉雲

 夏天一到開胃、酸酸的食物特別受人歡迎,而且最近大家戰戰兢兢對抗SARS,,讓醋這個中國古老的調味品重登舞台,再次被視為殺菌消毒、強身保健的熱門食品。

 其實﹝吃醋有益健康﹞的說法流傳已久,美國在五、六年前十分流行喝蘋果醋,還有好幾本相關的書問世,教人怎麼喝醋健身。鍾愛醋的日本人更把醋視為預防百病的萬靈丹,各種醋療法像是醋蛋、醋豆常常掀起一陣飲食風潮。有不少人在日常生活裡力行喝醋。

 國賓飯店的國宴主廚鄭衍基就是愛醋人士他常常喝稀釋的米醋來消除工作的疲勞。他的經驗發現,喝醋讓他晚上容易入睡、睡眠品質比較好,就算工作時間長、壓力大,也不容易覺得累。

 坊間關於吃醋對身體的好處說法眾多,像是吃醋促進新陳代謝、消除疲勞、降血壓、防止血管硬化、調整血液酸鹼質來預防疾病、幫助消化、甚至減肥等等,而這些五花八門的健康論調究竟那些正確可信?哪些又缺乏科學證據?

醋不能幫你的事
醋不能調節血液酸鹼值

 不少人每天喝醋養生,是因為相信醋在口感上雖是酸性,進入人體卻為鹼性食物,所以能調整血液的酸鹼值,讓人不容易生病。

  正常情況下,人體的血液呈弱鹼性﹝約為PH7.4﹞,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副教授黃士懿指出,國外曾有少數研究發現,血液偏鹼的人,身體比較健康,而偏酸的人,可能罹患疾病風險比較高,但這些都是初步的研究結果,還需要更多證據證實。坊間也有所謂吃肉會讓體質變酸,吃蔬菜、水果、喝醋等可以調整體質,恢復到偏鹼性狀態的說法。

 但是,改變血液的酸鹼值,真的能靠吃某些食物就辦到嗎? 不只是西方營養學家指出,目前根本找不出科學根據證明這種說法,就連中醫也不認同這種靠飲食


一、好醋可以活化細胞、淨化血液

  好醋中的「聚合胺基酸」可增強紅血球的柔軟度和變形能力,使紅血球能順利通過狹小的微血管,輸送氧氣到身體各處,達到活化細胞的效果。血液若運行順暢,能有效的預防高血壓、心臟病及腦中風, 因血液循環不佳引起的水腫、靜脈曲張也會獲得改善。

二、好醋可以減肥、消除疲勞、減輕肌肉痠痛

  在劇烈運動或吃了過多的肉類時,容易使「乳酸」堆積在體內不能分解,而造成疲勞、倦怠感。乳酸與體內蛋白質結合而成「乳酸蛋白」,會造成肩膀酸痛與腰酸背痛;蓄積在血管中時,則容易造成動脈硬化。 好醋中的「有機酸」能減少乳酸的蓄積,還可促進體內的脂肪燃燒、分解體內澱粉及蛋白質,能預防肥胖。

三、好醋可以提高腸胃淨菌能力

  由於老年人胃液分泌較少,常會食慾不佳,對食物的吸收能力也不好。未經完全消化的食物, 長時間停留在腸胃道中易造成腐敗、發酵,這些物質在體內惡性循環的結果,加速了器官及機能的老化現象。 好醋的氣味及成分,可有效提高對食物的消化吸收能力,其「殺菌效果」及「防腐作用」, 則可改善腸內環境、排除宿便,達到體內環保的功效。

四、好醋可以幫助消化、提高營養及鈣的吸收

  醋的酸味會透過味覺及嗅覺,刺激腦部的攝食中樞,促進唾液及胃液的分泌,達到提高食慾的目的, 並增加對食物的消化吸收力。烹調時加入適當的醋,可增加風味並減少鹽的用量,同時減少對食物中維生素C的破壞, 而達到美容肌膚的效果。好醋還能讓食物中的「鈣質」迅速釋出,醋酸很容易和鈣化合成為醋酸鈣, 醋酸鈣就很容易被人體吸收,因此能強健骨骼、安定神經、幫助睡眠。

五、好醋可以降低尿酸、改善痛風

  食物中的核酸和蛋白質的「普林質」經代謝後變成尿酸,大部分的尿酸會經由腎臟,隨著尿液排出體外, 當尿酸量超過腎臟的排泄量時,就會出現「高尿酸血症」,而殘留在體內的尿酸會存積在關節部位,造成疼痛。 好醋中的有機酸可使酸性化的血液,恢復成為弱鹼性,加速尿酸的代謝,並增加排尿量,進而改善痛風患者的症狀。

六、好醋可以強化肝臟功能

  肝臟具有重要的「解毒」功能,過多的脂肪、化學性添加物及藥物蓄積在體內,或飲酒過量都會增加肝臟的負擔, 造成傷害。天然釀造醋中含有豐富的有機酸,可以幫助肝臟解毒的功能、糖代謝功能及促進膽汁正常分泌, 減輕肝臟的負擔。此外,好醋中的維生素、礦物質、胺基酸……等營養素也會讓肝臟更有活力。

七、好醋可以抗氧化、減緩老化現象
  氧氣是維持生命體最重要的物質,但有時會產生反應過強的「活性氧」,而與細胞結合成「過氧化脂質」,它會破壞細胞、降低細胞的功能,而好醋中的胺基酸和有機酸能抑制「過氧化脂質」的形成,延緩老化現象。


八、好醋可以調整體質成為弱鹼性
  醋的口感是酸性的,但參予體內「檸檬酸循環系統」,與乳酸、焦性葡萄酸作用之後,會代謝酸性物質,並經由腎臟排出體外,使酸性體質轉變成弱鹼性,因此能促進代謝,改善因代謝不良引起的疾病。


九、好醋可以預防肥胖
  過量飲食及缺乏運動,造成了中性脂肪累積在體內,不僅使皮下組織肥胖,更可能因為堆積在血管內,而有動脈硬化、心肌梗塞及腦中風的危險。好醋中的有機酸會加速體內的能量代謝,將中性脂肪燃燒變成能量,有效抑制中性脂肪形成。同時,新陳代謝加快,可使身體成為不易變胖的體質。


十、好醋可以解酒、減緩宿醉
  飲酒過量時,酒精在體內不能完全氧化而形成乙醛,導致頭痛、嘔吐等現象,這時喝好醋可加速乙醛的氧化,進而解除酒醉。其實,酒醉就是身體的警訊,表示肝臟處理能力的極限,如果繼續飲酒,脂肪會停留在肝細胞中,形成脂肪肝,而造成肝硬化。所以好醋可以避免罹患脂肪肝,提高肝臟的機能,促進代謝。


喝醋對身體有助益
「醫生,喝醋不是會使骨頭變軟?會不會造成骨質疏鬆?」營養師謝宜芳澄清說,喝醋對身體相當有助益,可以促進身體代謝功能,並不會軟化骨骼,而且身體吸收鈣質需要酸性環境幫助,喝醋反而有助於鈣質吸收。

謝宜芳指出,鈣是骨骼和牙齒不可或缺的養分,如果鈣質不足,容易產生很多缺陷,加上平時蛋白質攝取過量、運動不足或食用過多富含磷的食物,都會造成鈣質流失,若骨骼中的鈣質長時間短缺,則易引起骨質疏鬆、脆弱、骨折等症狀。

而且根據最新醫學研究也發現,人體缺乏鈣質情況下,胃腸容易吸收草酸鹽,引起結石症的機會很大,所以多喝醋,讓進入人體後的醋酸和鈣化合成醋酸鈣,這種體內容易吸收的醋酸鈣,可以讓體內的鈣質被充分利用。

此外,醋還具有多重功效,平常疲倦不堪時,喝健康醋可以讓醋中的枸櫞酸、醋酸及各種氨基酸,能分解體內堆積的乳酸,消除疲勞,並減緩肩膀酸痛、肌肉僵硬,而如果再配合適度的運動,可以促進體內新陳代謝,使身體更柔軟,肌膚也會愈加美麗。

謝宜芳進一步說,醋中所含的醋酸,對於鏈球菌、肺炎雙球菌、葡萄球菌等都有良好的抑菌、殺菌效果,而且近年醫學界還發現醋中含有抗癌成分,日本目前還特別致力研發以醋為主的天然抗胃癌藥物。

除了提神、殺菌效果外,在食物中添加的醋含有揮發性物質,包括氨基酸類、有機酸類等香味,會刺激大腦中的食慾中樞,促進消化器官機能,增加唾液產生,幫助腸胃蠕動,因此喝醋可增進食慾,促進消化液,對食物的消化吸收有幫助,還能解油膩。

至於時下流行的喝醋減肥成效為何?謝宜芳表示,如果一整天的飲食沒有控制,總熱量攝取過多的話,喝醋減肥是毫無效果;反之,若每天飲食都有所節制,且喝不含糖分的醋,體重確實可獲得控制,顯見體重控制關鍵是飲食節制,不能歸功於喝醋的效果。

最後,謝宜芳也提醒,健康飲用醋所要求的是對身體保健的效果,坊間販售的純糙米醋、米醋、穀物醋、果實醋、蘋果醋、葡萄醋、粕醋、酒精醋等各種醋,平時如果能輪流飲用,健康效果會更好,但是合成醋中若含有冰醋酸,屬於化學醋的一種,會灼傷食道,且對人體無益處,所以不適合食用,需要謹慎注意。


淺談「醋」徐翠妤

人要保持健康,其血液、體液就必須保持正常的弱鹼性。但是一般所謂的美味食物卻有不少是酸性的,如果保持以動物性蛋白質和脂肪為中心的飲食習慣,那麼體液當然會造成酸性,而產生各種病痛。醋因為是酸性的,所以不少人會誤解吃太多醋對身體不好;其實所謂的酸性食品或鹼性食品,是由進入體內後會使血液變成酸性或鹼性而定,並不是指嘴巴嚐起來是酸就是酸性的。

醋是一種能使身體變成鹼性的強鹼性食品,所以是保持身體健康所不可或缺的。

食用醋的種類:(依製法來分)

1. 釀造醋:

a. 穀類醋:如米、麥、玉米、糙米、糯米等穀類。
b. 水果醋:如蘋果、葡萄等果實‧
c. 酒粨釀造醋:如酒粨和澱粉等原料。

2. 合成醋:以來自石油合成的冰醋酸,加水稀釋至百分之三至四,再加入膠胺酸等調味料而製成。

健康醋的選擇法:

即使是同樣名稱的醋,但是因為原料的使用量、製造法、釀造期間等的不同,有機酸、氨基酸、礦物質、維他命等成份,亦會有所差異。成份上的差異,自然會影響到增進健康、預防疾病的效果。

在選擇醋時,必須考慮幾項重點:

1. 標籤上有無標示「純粹」或「純」者?
2. 原料為一種者,標示無添加酒精者。
3. 標籤記載釀造法為靜置發酵(或並列複發酵)法者。
4. 釀造期間在六至十個月以上者。
內容成份標示者符合以上四點,便可說是好醋。

醋的神奇療效與適用範圍:

抑制高血壓/防止動脈硬化/預防心臟病/老年癡呆症/防止肥胖/預防肝病/腎臟病/糖尿病/神經痛/五十肩/關節炎/香港腳/外傷/感冒……等。

醋的營養與功效:

淨化血液/控制脂質的代謝/幫助鈣質吸收/促進肌肉新陳代謝/增進食慾/殺菌/增強精力……等。

醋的美容效果:

預防皮膚鬆弛、皺紋/消除褐斑/治療青春痘/保持苗條身材/保持年輕活力……等。

醋的功用與防治症狀:

消除口臭/狐臭/更年期障礙/便秘/控制鹽份/消除異味/消除污垢/健腦/消除疲勞/舒解壓力/提高肝機能/促進腸部蠕動……等。

要有效地發揮出醋的功效,每天就要攝取食醋三湯匙左右。現在食醋工廠產有高級醋,可以直接飲用。一般醋可以加些糖或蜂蜜使酸味減少,易於入口。

後學在此介紹一些醋在日常生活中常使用的分法,供大家參考:

◎加醋煮蛋或煎蛋時,可保持形狀完整而不破裂。

◎湯煮太鹹時,加一湯匙的糖與醋,再煮一下,即可去鹹味。

◎醋可以消除蔬菜的澀味,保持新鮮色澤。

◎芋頭切了以後用醋水洗,或用醋水煮,可以消除黏汁。

◎煮飯、蒸饅頭或做麵包,加少許醋,就不易腐敗。

◎海帶用醋水煮,或是泡水時加入一點醋,可以加速軟化。

◎有些水果切開後,由於氧和酵素結合易變成褐色,若用醋水洗過,酵素被抑制就能避免變色。

◎做沙拉、涼菜及果汁時,加入一些醋,可保存維生素C。

◎醋可以用來消毒砧板和抹布,洗淨餐具和鍋子。

◎弄髒的地毯,可用醋來擦拭。

◎洗衣時加些醋,可使衣服變軟,去污容易,又可保護衣料。

◎廚房和洗臉台的排水管堵塞時,加入重碳酸鈉和醋,不久便會暢通。

◎熱水瓶內若有石灰污垢時,可加醋或檸檬擠汁,即可去除。

◎發燒時,用醋擦身體,可降低體溫。

◎手中有刺拔不出來時,可用棉花沾醋,以繃帶綁好,這樣隔日即可拔出。

◎在花和草木的切口泡上醋,即使水份吸收不良的植物,也可長保鮮艷。

◎失眠時,將蘋果醋加上等量的蜂蜜,只要喝一小杯,即可安然入睡。

◎打嗝不停時,喝一小杯醋就可以停止。

◎將醋用水稀釋至不酸的程度後飲用,可以減輕暈車的症狀,使身體感到舒暢。

◎喝酒前後喝醋,或是吃一些加醋的小菜,都具有防止酒醉的效果。

◎將醋和鹽各一大匙加入茶杯中,以整杯的水稀釋,然後拿來漱口,對初期的感冒相當有效。

◎將浸泡過醋的手帕,摀住暈倒者的鼻孔,醋味的刺激可使他清醒。

◎用浸醋的熱毛巾覆蓋額頭,可治頭暈、頭痛。

◎皮膚乾燥時,可在洗澡時加些醋,可使皮膚光滑,消除肌肉疲勞,並中和未被沖下的肥皂鹼液。

◎玻璃器皿和傢俱,使用在水中加四分之一杯醋的醋水洗滌,會發光且潔淨。

◎醋水可以治療粉刺、面皰。

◎在水中加些醋,將襪子浸泡約十分鐘後再清洗,可除臭味與殺菌。

◎香港腳患者,可在洗淨腳後,把患部泡在溫醋水中,每天泡二至三次,每次五至十分鐘,如此持續十
天,香港腳就會逐漸痊癒。
◎把醋、蜂蜜和蘋果汁以等比量放入杯中,用冷開水沖淡,每天飲用一次,可治療便秘。

◎食醋能提高腸胃道的殺菌作用,它能在三十分鐘內殺死大腸菌,沙門氏菌、赤痢菌、好鹽性菌、化膿
性葡萄球菌等,可以有療效防止痢疾、腸炎、食物中毒等疾病發生。

◎塗指甲油前,先用棉花沾醋,把指甲擦一下,待乾後,再塗指甲油,這樣指甲油較不易脫落。

◎蚊蟲咬傷時,用醋外塗可消腫止癢。

◎足部長雞眼,可用醋使之軟化,挑除就不會有困難。

◎跌打損傷,青紫瘀腫者,可用熱醋塗患處或用毛巾浸醋敷患部,一日三次,可活血消腫。

◎被太陽曬傷的紅腫疼痛,可以淡醋溶液輕拍患處,即能減少疼痛,使皮膚早日恢復美白。

◎骨傷病患忌食醋。

◎炒胡蘿蔔忌放醋。

後學建議大家把醋放在餐桌上,不要只放在廚房當媽媽煮菜的調味料。長期習慣性地使用醋,相信不久之後,就能發現自己的身體愈來愈健康,愈有活力!



醋也是很好的解毒劑


資料來源:元氣齋出版社  所屬地區:台灣


  我國著名的典藏《本草綱目》、《本草備要》及《醫林簒要》中均曾記載,時常吃醋可袪邪、解毒,除榖、魚、肉、菜、葷、蟲諸毒。具有下氣消食、開胃化積的功用。

  醋是鹼性食物,可以中和人體中的酸性物質,防止體內酸中毒,從而維持人體的酸鹼平衡。現代科學研究發現,蹴可提高肝臟的排毒及新陳代謝功能,抑制人體衰老過程中過氧化物質的形成,降低體內毒素;延緩衰老,益壽延年。其中所含有的揮發性物質及胺基酸等成分,能刺激人的大腦神經中樞,使消化器官消化液的分泌增加,有助於加強消化功能,並能促使人體內過多的脂肪轉變為體能而消耗掉,還可使攝入的糖與蛋白質等的新陳代謝過程順利進行,因而消除堆積在人體內過多的脂肪,具有很好的減肥作用。

  此外,醋中含有醋酸、乳酸、甘油和醛類化合物,能促使毛細血管擴張,增加皮膚血液循環,並對多種細菌及病毒有抑制作用。我國民間常用食醋來治療病毒性感冒、病毒性肝炎、蚊蟲叮咬、香港腳、體癬等疾病,有一定療效。如果再以食醋為主要原料,增加一些具有治療功用的天然食物、藥物,經過浸泡,煎煮後,予以內服或外用,亦可達到排除體內毒素、治療疾病、強身延年的目的。

自製可排毒的醋食品

  由於每個人的需要情況不同,所以想以吃醋排除體內毒素者,仍以自己調至為佳;調製的原則如下:

一、務必選用食用醋而不是工業用醋。食用醋又名釀造醋,是以五榖雜糧發酵而成;而工業用醋又稱配製醋,係以化學合成的冰醋酸為原料,加水稀釋而成,不能食用。

二、選定要以醋浸泡的食物或藥物後,接下來要特別注意的是用來盛裝的器皿。一般而言,絕對不可使用鋁或銅製的容器,因為會引起身體機能傷害,甚至造成「銅中毒」。

三、用食用醋浸泡的比例依食物或藥物的性質而定;吸水性強或比較乾燥者多加一些,比較濕或吸水性不強者則少加一些;原則上以能浸過食物或藥物為準。

四、食用量:每天早晚各喝一次,每次以二十至四十西西為原則,一次最多不可超過一百五十西西;年紀較大或小孩則酌量略減。如果初期不習慣,也可加進二至三倍的溫水稀釋後再喝,或加點蜂蜜、果糖飲用,就比較容易入口了。

1.涼拌菜中加點醋殺菌防毒
  在涼拌菜中加入適量食用醋,不僅能使菜的味道鮮美,還可殺死涼拌菜中的病菌,特別是水產品,如海哲皮中常含嗜鹽菌,人吃了這種海哲皮,可引起嗜鹽菌食物中毒。但如能在其中放入二%的醋,十分鐘後就可殺死嗜鹽菌。有人試驗,把嗜鹽菌放入食用醋中,僅一~三分鐘後就可殺死嗜鹽菌。有人試驗,把嗜鹽菌放入食用醋中,僅一~三分鐘嗜鹽菌就會死亡。食用醋對預防腸炎、痢疾均有明顯效果。

2.以醋薰蒸防病毒
  傳染病流行季節,可採用食用醋薰蒸的方法,進行空氣環境排毒滅菌。取食用醋按每平方公尺二~十毫升的量,加水一~二倍,關閉房間門窗,然後放在文火上加熱至醋蒸乾揮發掉,每日熏蒸一~二次,連續三~六天。該法有助於控制流行性感冒、腦膜炎、麻疹、腮腺炎等傳染病的流行。

  中醫師張步桃即在「感冒自療法」一書中,主張在感冒流行季節中,以醋或菊花熏蒸室內,可以相當程度殺死病菌、病毒,預防感冒。

3.蔥薑蒜防感冒
  以食用醋二百五十毫升浸泡大蒜、生薑各五十克,蔥三十克。首先將大蒜去皮、剝瓣,切成薄片;生薑洗淨,切成薄片,蔥洗淨、切段,三物一起放入瓶內,倒入食用醋密封浸泡一個月以上即可食用。每次服醋汁十五~三十西西,或同時吃大蒜、生薑,有殺菌、排毒、解毒功效。

4.甜蘿蔔殺菌防感冒
  取白蘿蔔一根,洗淨切絲,以五湯匙紅砂糖醃拌半小時,再倒入二百西西食用醋,浸泡二小時即可食用。

  食用時每次喝二十西西醋,再加一小碟蘿蔔絲,可單獨食用或配飯、當下酒菜或涼拌菜、開胃菜均可。功能開胃、理氣、殺菌、清熱解毒,一舉數得。

5.醋醃薑蒜
  取大蒜、生薑各五十克,醋二百五十克。首先將大蒜去皮、剝瓣,切成薄片,生薑洗淨,切成薄片,兩味一起放入瓶內,倒入香醋密封浸泡二十天以上即可食用。每次服浸泡醋十~二十西西,並吃幾片大蒜、生薑。功能殺菌、排毒、防病。常服用可預防呼吸道傳染病、流行性感冒及流行性腦膜炎。

6.蔥白香蒜
  取大蒜五克,連鬢蔥白一根,香醋二十五克。首先將大蒜、蔥白洗淨,切成細末,用香醋浸泡三十分鐘即可分二次食用。

7.醋浸蘿蔔橄欖
  準備白蘿蔔、橄欖各五十克,香醋六十克。將白蘿蔔、橄欖洗淨,切碎,用香醋浸泡半小時,分二次食用。功能清熱涼血、殺菌排毒。常服可預防白喉及呼吸道疾病。

8.茵陳蒿飲
  取中藥茵陳蒿三十克,香醋六十克。將茵陳蒿、香醋放入鍋內,倒入適量清水,用文火煮至二碗,分二次溫服。功能排毒、殺菌、防病。常服可預防病毒性肝炎。

9.蜂蜜拌醋防病毒性肝炎
  取陳醋九十毫升,蜂蜜三十克。將陳醋與蜂蜜混合拌勻,每日一劑,分三次服用。功能殺菌排毒、養肝消食。此方對治療急性病毒性肝炎有良效。據臨床觀察,多數患者後比不服者症狀消失得快。

10.茶醋也有奇效
  取陳醋三十毫升,細茶二.五克。首先將陳醋與細茶放入杯內,倒入開水三百毫升,浸泡十分鐘,每日一劑,分三次飲用,服至痊癒。本品功能清熱、殺菌、排毒。對治療黃疸性肝炎有良效。

11.醋浸海帶絲
  用米醋一百五十毫升,水發海帶一百五十克。先將發海帶洗淨,切成細絲,用米醋煮至孰軟,每日一劑,一次食用。功能清熱解毒,利水消腫,適用於慢性腎炎水腫。

12.糖醋蒜排毒癌毒
  取香醋五百毫升,大蒜二百五十克,紅糖二百五十克。先將大蒜去皮、剝瓣,用精鹽醃製出水,瀝乾水分,放入瓶內,加入香醋、紅糖密封浸泡十天以上即可食用。每日二~三次,每次吃蒜、喝汁適量,長期食用,可以補血、殺菌、排毒,特別適用於各種癌症,尤其是呼吸系統及泌尿系統的癌症。

13.甘薯醋消水腫
  取米醋一百毫升,甘薯二百五十克。首先將甘薯洗淨,切成小塊,與米醋、適量清水一起煮製孰軟。每日一劑,分二次食用。功能排毒、袪濕、利水。適用於急、慢性腎炎引起的全身水腫。

14.鯉魚醋利水
  取香醋五十毫升,鮮活鯉魚一條,茶葉一撮。首先將鯉魚去腸雜、洗淨,與香醋、茶葉一起水煮至魚熟軟,每日一劑,一次食用。服後可清熱解毒,利水消腫,適用於慢性腎炎水腫。

15.雄黃醋排蟲毒
  取香醋、雄黃各適量。首先將香醋、雄黃混合拌勻成藥糊,取藥糊敷於患處。功能殺菌解毒,消腫止痛。此方適用於蜂蝎螯咬傷。
   
胃腸潰瘍者不宜食用

  因為醋味酸,飲用後最好刷牙、漱口,以免損壞牙齒。胃、十二指腸潰瘍,胃酸過多者,或低血壓的老年人,及對醋酸過敏者,都應慎用或忌用。萬一因食醋過多而發生中毒、牙齒脫鈣及嘔心等症狀,應立即停止,必要時應去醫院診治。

  總而言之,醋有排毒功效,但因味酸,總要注意適可而止,切不宜過量。

摘自《飲食排毒療法/元氣齋出版社》蘇三稜醫師 編著















標籤:
瀏覽次數:1846    人氣指數:5266    累積鼓勵:171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仨人 郭靜&張韶涵&范瑋琪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你會為另一半下廚嗎?
 
住戶回應
 
時間:2007-09-23 20:50
他, 43歲,亞洲其他,製造/供應商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