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問一職如字面上的意思一樣就是給顧客問。 但是要當這一職可不是那麼簡單,必須要有長年累積的實務經驗及知識。 管理者不是顧問,但顧問可以當管理者,但是通常不會這樣做。現在有一種管理者打從變態學校的變態教育下帶著變態的心理及扭曲的思想就職當管理者。 一個好的管理者必須要承擔著底下跟隨的問題及上司期望的壓力,在這種雙重的壓力下成長才能造就真金的的管理者。 不知道是不是時代變遷太快,往往現在的管理者就像是顧問一樣說的一口好管理,好像經驗豐富。 論經驗及技術沒有底下技術人員來的懂;論責任卻沒有上司般的肩膀遇到問題只會檢討底下跟隨的錯誤,難道沒有責任嗎? 管理者們會解決問題但卻只是處理表面上的瘡疤,到頭來這些解決的方案也會成為底下跟隨的負擔。 管理者們的業績就是他們升遷的標準,業績越精采代表著升遷機會越大,但是管理者們卻遺忘了這些業績是他底下跟隨的人幫管理者打拼出來的。 底下跟隨的人絕大多數只是希望管理者能夠為他們保障基本該有的權利或者是額外的福利,畢竟跟隨們也是混口飯吃的,但是管理者卻認為亮眼的成績多做事是應該的,其實事情完成就好妥善率有達到,跟隨們就可以不用再做了。 管理者卻不這麼認為,管理者認為事請應該複雜化更花俏。 就像是鍛造一把菜刀,管理者偏要底下造出一把會有LED會發光的菜刀,同樣都可以切菜,但沒必要做到會發光的,這樣做只不過是在作秀給上司看,但是從頭到尾管理者只動嘴,做的人是底下跟隨,最後頂多做個報告給上司看,甚至連報告都是底下跟隨完成因為管理者不了解經過。 在這裡管理者對下是用嘴,對上也是用嘴,那不是顧問是什麼?那是只顧著給上司問及只問底下跟隨。 但是可怕的不是在管理者,而是在整個現況的現實。一旦底下跟隨的人的權利及福利損失或減少時,跟隨們各自為了自保開始了惡性鬥爭,但是管理者在處理事請上只顧著將現況的問題維持表面的美好,上司看到當然會覺得沒問題,這就是作秀,如此一來變成了惡性循環,管理階層的人一級搞一級,倒楣的永遠都是最底下基層的跟隨,因為他們永遠走不掉,管理者升遷了拍拍屁股走人留下了問題的跟隨們繼續惡鬥。 這些管理者後來終究也是會成為顧問,只不過是成為了奉承及推卸責任的顧問,因為這是他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