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5355260
 活在當下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改變想法,改變生活。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網路文章~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品德~網路文章轉貼~
作者: 活在當下 日期: 2014.09.04  天氣:  心情:
最近社會上受到政治人物諸多醜聞的影響,「品格」、「道德」和「品德」等名詞突然間被廣泛地談論,知名作家龍應台發表「今天這一課:品格」一文談論總統罷免案對台灣民主的重大意涵;天下雜誌選定「品格決勝負」為專題,引爆了品格教育的話題,教育界和企業界都認為有立即加強學校教育中「品格教育」的必要性;更有許多研究顯示,國人的品德觀念正在向下沈淪中。原本在儒家文化中品德是最強調的部份,為何如今卻淪落到如此的地步呢?網路上最近許多關於品德的故事成為熱門的轉寄內容,有三個故事隱含著非常重要的啟示,值得大家細心閱讀,尤其是身為孩子的家長和從事教育工作的人更是要思索其中的意涵。



  一、歐洲逃票的故事:歐洲某些國家的公共交通系統的售票處是自助的,也就是自行買票且沒有驗票員,甚至連隨機性的抽查都非常少。一位中國留學生發現了這個管理上的漏洞,於是他很得意地不再買票坐車,反正等到被抓到再說,在留學的期間,他一共因逃票被抓了三次。他畢業後,試圖在當地尋找工作。他向許多跨國大公司投了自己的履歷表,由於他畢業於歐洲的名校,他認為一定大部份都會錄取,不料一次次地都被拒絕了。接連的失敗使他感到憤怒,他認為一定是這些公司有種族歧視的傾向,排斥中國人。最後一次,他衝進了人力資源部經理的辦公室,要求經理對於不予錄用他給出一個合理的理由。他們的對話令人印象深刻。

經理:先生,我們並不是歧視你,相反,我們很重視你。因為我們公司一直在開發中國市場,我們需要一些優秀的本土人才來協助我們完成這個工作,所以你一來求職的時候,我們對你的教育背景和學術水準很感興趣,老實說,從工作能力上,你就是我們所要找的人。那為什麼最後卻拒絕你呢?因為我們查了你的信用記錄,發現你有三次乘公車逃票被處罰的記錄。

留學生:我不否認這個。但是為了這點小事,你們就放棄了一個優秀的人才?

經理:我們並不認為這是小事。我們注意到,第一次逃票是在你來我們國家後的第一個星期,檢查人員相信了你的解釋,因為你說自己還不熟悉自助售票系統,只是給你補了票。但在這之後,你又兩次逃票。

留學生:那時剛好我口袋中沒有零錢。

經理:不!不!先生。我不同意你這種解釋,你在懷疑我的智商。我相信在被查獲前,你可能有數百次逃票的經歷。

留學生:那也罪不至死吧?幹嗎那麼認真?以後再改不行嗎?

經理:不!不!先生。此事證明了兩點:

(一)你不尊重規則,不僅如此,你擅於發現規則中的漏洞並惡意使用;

(二)你不值得信任,而我們公司的許多工作的進行是必須依靠信任進行的,因為如果你負責了某個地區的市場開發,公司將賦予你許多職權。為了節約成本,我們沒有辦法設置複雜的監督機構,正如我們的公共交通系統一樣。所以我們沒有辦法僱用你,可以確切地說,在這個國家甚至整個歐盟,你可能找不到僱用你的公司。

  在上述的故事中,如果這名留學生不要自作聰明和貪小便宜,他早就是各大公司爭相錄用的人才,但卻因自己思慮未周,致徒然喪失大好的機會,實在令人惋惜。國外如此,國內也是如此,許多企業不願意僱用有犯罪前科的人,因此,在學生尚未踏出學校大門之前,就應該教導學生正確的守法觀念,才能確保光明的前途。
標籤:
瀏覽次數:424    人氣指數:1024    累積鼓勵:3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改變想法,改變生活。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網路文章~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