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036969
 夢幻KTV殺手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2009/08/17的日記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2009/08/19的日記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2009/08/18的日記
作者: 夢幻KTV殺手 日期: 2009.08.18  天氣:  心情:
神佛的道理拯救萬人的心,一直到千百年之後,它還在拯救人心。如果人們救不了你,或許神佛救得了你;如果人們無法安慰你,或許神佛可以安慰你。當你覺得沒有出路的時候,讓神佛為你開路;當你覺得沒有力量的時候,可以從神佛支取力量。當美夢破滅之時,還有神佛可以倚靠。當你覺得世界上找不到可以相信的人,還有神佛可以相信,神佛不會辜負你。宗教是出世的道理,社會是入世的道理。宗教屬於道德,社會屬於人性。虔誠的教徒,不一定是對信仰百分之百堅定的人,反而是內心常常天人交戰的人。因為信仰與生活有落差,如果想要虔誠,就要把信仰落實在生活中,這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你以為他們一定有很大的信心,可以做為模範;卻不知道他們表面上很平靜,內心裡很掙扎。因為人屬於肉體,所以一定會有七情六慾;只要居住在肉體裡一天,就不可能不要七情六慾。如果有人可以不要七情六慾,就可以當神。虔誠的教徒也有軟弱的時候,但是要如何用信仰克服軟弱,這是很大的學問。他們的內心也渴望像一般人一樣,過舒服的生活,但是他們把信仰看得比自己更重要。想要做到非常虔誠,是一件很難的事,又苦又累,一般人的生活最自在。想要做到非常虔誠,就要濟世救人;問題是我們不可能不謀生,我們還要顧好自己的飯碗。想要擺脫一般人的身分而追求虔誠的信仰,這需要很大的勇氣。不管怎麼樣,我們都必須奔波勞碌,支持基本的生活需要。會去出家的人,常常是聰明得像鬼一樣、善良得像狗一樣、遇過很大的挫折的人。他們想要為自己療傷止痛,繼續活下去,所以選擇學習宗教的道理,使自己離苦得樂。社會上的競爭,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大家在競爭的時候,是不會談情義的。這個社會是非常黑暗的,出家人因為不能接受這個社會,所以選擇走入宗教,做出迴避。一般人因為沒有遇過很大的挫折,都只想要過一般人的生活,不會對宗教感興趣;出家人因為遇過很大的挫折,痛徹心扉,萬念俱灰,才會對宗教感興趣。一般人因為沒有遇過很大的挫折,只知道跟著大家一起走,所以不會想要尋求宗教的慰藉;出家人因為遇過很大的挫折,所以才會痛定思痛與大徹大悟,思考人生的道理,尋求宗教的慰藉。遇過很大的挫折的人,想要獲得活下來的機會,虔誠的信仰宗教是最佳辦法。宗教是古今中外都有的療心術,值得一探究竟。想要虔誠的信仰宗教,一方面要求神佛的保佑,一方面要靠自己的修道。我們要邀請神佛住進我們的心裡,使我們活出神佛的樣式。我們要謙卑虛己,溫柔順服,只要照神佛的意思,不要照我們的意思。我們要把自己的身心靈擺在祭壇上,懇求神佛來使用我們,做出了不起的事。我們要求神佛盡量的裝備我們,訓練我們,成為神佛可以用的工具,與可以用的僕人。只要表裡如一,知行合一,說得到做得到,別人就會被我們的真材實料打動。我們要準備清淨無染,與純一不雜的心靈,當作禮物,用來討神佛的喜悅。虔誠的心靈就像導電體,會吸引神佛的降臨,讓神佛想要藉由我們,做出奇妙大事。我們要求神佛的大愛,與真善美,實行在這個世界上。我們要用宗教來濟世救人,提升人類的素質與水準,達到人心淨化的目標。只要夠虔誠,天地與神佛都會來幫助你,讓你諸事順利,萬事亨通;只要夠虔誠,我們就會做出一個模範,做出一個表率,讓別人被我們感化。能不能真正的救人比較重要,有沒有虛浮的名利不重要。真正想要救人的人,追求的不是虛浮的名利,而是愛心的果效。只有修道,才能滌盡自己的罪惡,找到永生的福樂。修道就是追求心靈的成長,使自己不斷進步,日新又新。越懂得做人做事的人,就會越順利,越幸運。只要每個人都懂得做人做事,社會就會安定祥和,國家就會繁榮進步。只要每個宗教都攜手合作,一起拯救人類,大同世界真的有可能會來臨。世界上有不同的宗教,只不過是因為角度不同,解釋不同,看到不同的面向。每個宗教之間可以互補,用優點補足缺點,用長處補足短處,一起構成一套完整的思想。因為我們的領悟不夠,智慧不夠,才會不了解宗教的道理;如果我們的領悟足夠,智慧足夠,就會了解宗教的道理。出家人是因為遇到很大的挫折,才會想要尋求宗教的慰藉,而會把人生想得很透徹;一般人如果沒有遇到很大的挫折,不會想要尋求宗教的慰藉,而不會把人生想得很透徹。出家人因為遇到很大的挫折,所以大徹大悟,看破人生。大徹大悟與看破人生,兩者之間,只差一點點。大徹大悟之後就是看破人生,到底是大徹大悟還是看破人生,只是看你從哪一個角度看。世界上把人生道理想得最透徹的學問,就是宗教。當我們年紀越大,就會越覺得宗教說得有道理,而想要信仰宗教。只有修道,才能滌盡自己的罪惡,找到永生的福樂。因為我們的領悟不夠,智慧不夠,才會不了解宗教的道理;如果我們的領悟足夠,智慧足夠,就會了解宗教的道理。當我們找不到寄託的時候,可以寄託宗教;當我們找不到倚靠的時候,可以倚靠宗教。當沒有人為我們做主的時候,宗教會為我們做主;當沒有人為我們伸冤的時候,宗教會為我們伸冤。如果沒有人給我們安慰,宗教會給我們安慰;如果沒有人給我們鼓勵,宗教會給我們鼓勵。宗教是古人的智慧結晶,即使流傳千百年,宗教的道理仍然適用。宗教是心靈的避難所,人在遇到挫折的時候,暫時躲起來,休養生息。宗教是連接前世今生,教大家了生脫死的學問。宗教就是人生道理的最佳解答,它可以開通智慧,醫治人心。一般人追求的是世俗的名利,名利越多越好,讓自己過富有的生活;出家人卻是捨棄世俗的名利,追求大愛,與真善美的境界。一般人想要的是讓自己更有錢,把錢用來享樂;出家人卻是即使讓自己過貧窮的生活,也沒有關係。世俗充滿紛爭與困擾,永遠沒有止息的一天;出家人追求的是宗教的境界,宗教的境界是清淨無染的。小愛充滿煩憂與痛苦,大愛卻充滿快樂與自在;一般人的愛是小愛,出家人的愛是大愛。一般人因為活在世俗之中,所以痛苦不堪;出家人因為不涉入世俗,所以能解脫痛苦。結婚生子對於修道之路是很大的阻礙,想要專心修道的人,最好不要結婚生子。結婚生子的人就必須活在世俗之中,必須關心世俗;不結婚生子的人就不必活在世俗之中,不必關心世俗。耶穌與佛陀,還有許多的宗教家,他們都選擇一輩子沒有結婚生子,因為他們不想受到結婚生子的牽絆。想要修道的人就必須清心寡慾,如果結婚生子就必須被慾望綑鎖,被慾望干擾。結婚生子會為自己惹上一大堆沒有必要的麻煩,修道之人不要做這種事。只要不沾染世俗,遠避世俗,就能專心修道,追求信仰。世俗之中有無止盡的紛擾,怎麼樣也處理不完,想要專心修道,就不要涉入世俗。虔誠的教徒,每天都在動搖,每天都在掙扎,信仰卻越來越堅定。他們常常處在懷疑中,越信仰越懷疑,越懷疑越信仰,最後他們的信仰比誰都堅定。他們用信仰察驗生活,檢驗自己,最後發覺信仰是無比真實的東西,反而信得最深。為什麼宗教的想法能流傳千百年,而我們的想法卻不能流傳千百年?這就證明宗教的想法是真理,我們的想法不是真理。宗教的想法是圓熟洗鍊的人生智慧,表面上很簡單,其實蘊藏深厚的思想。因為我們的領悟還不夠深,才會不同意宗教的想法。我們所思考的問題,古時候就有人思考過,而且領悟得比我們更深,把答案記載在經書裡。老人家的想法就像識途老馬,他們的經驗豐富,因為我們的領悟不夠深,才會不了解老人家在說什麼。世界上的道理千變萬化,是非善惡不停的糾纏,想要永遠解脫的最佳方法,就是宗教信仰。一般人每天不停的比,不停的爭,為了追求榮華富貴,只會做越多的壞事。做越多的壞事,罪惡就越重,遲早會因為做壞事而受到懲罰。如果想要完全沒有罪惡,就要追求虔誠的宗教信仰,一心修道。你不覺得世俗是很大的負荷嗎?你不覺得世俗是很大的拖累嗎?不活在世俗之中,就不會有負荷有拖累。出家人與神職人員,不沾染世俗,反而能從世俗中解脫,得到真正的快樂。因為世俗是紛紛擾擾,糾纏不清,怎麼樣都處理不完的。所以不涉入世俗,反而能得到解脫。虔誠的宗教信仰,就能把世俗的痛苦降到最低,甚至等於沒有。虔誠的宗教信仰,就能追求智慧,用智慧為自己療傷止痛,更懂得做人做事。虔誠的宗教信仰,可以做越多的善事,為自己積福積德,為自己造橋鋪路。你以為虔誠的信仰宗教,就能百分之百超脫世俗嗎?不一定。即使虔誠的信仰宗教,我們仍然住在人的身體裡,而有七情六慾,與肉體的軟弱。我們一般人有的需求,信仰宗教的人一樣會有,他們只是不斷的節制。有些人看得開,有些人看不開;有些人放得下,有些人放不下。如果能完全的看開與放下,就能超脫世俗。我們不斷的學習智慧,就能用智慧解脫,而離苦得樂。人生的苦就是慾望太多,我們學習智慧,就能用智慧調適自己的心,使慾望越來越少。越有智慧的人,就越能掌控自己,而使生活得心應手,服服貼貼。越有智慧的人,就越能活得好又活得久,而且得到成功與幸福。我們只能說盡量朝著這個目標走,不敢說能做到百分之百。如果能百分之百的超脫世俗,就可以不用當人,而去當神。人是有限的,大部分的人能力都差不多,無法做到特別好。如果做到特別好,就完全沒有痛苦嗎?不一定。少了這一種痛苦,可能多了另一種痛苦。人生不管智慧再怎麼高,品德再怎麼好,都擺脫不了凡人的身分。不管再怎麼懂得做人做事,一樣會有缺點,一樣會有過失,不可能完美無瑕。人只要居住在肉體裡,就會有肉體的軟弱,與肉體的需要。只要有肉體,就會有喜怒哀樂,與吃喝拉撒。因為人屬於肉體,不屬於靈魂;神屬於靈魂,不屬於肉體。想要像神一樣完美無瑕,除非擺脫肉體,升天當神。宗教是了生脫死,把人生道理談得最透徹的學問。宗教是連接生前與死後,連接天地與神明的思想。宗教是人間充滿真善美的,最後一塊淨土。宗教是人間最和諧最慈祥,完全沒有暴戾之氣的一塊寶地。想要提升人的素質與涵養,使每個人有智慧有品德,宗教是最佳的方式;想要使人間祥和,人心淨化,天下無災難,宗教是最佳的方式。宗教是人間的淨土,想要找尋人間的真善美,就要往宗教裡去尋找。只要每個人都潛心修道,學習最適當的做人做事,大同世界真的有可能會來臨。宗教人士因為不涉入世俗,不沾染世俗,反而能不受到世俗的打擾,而專心修道。宗教人士因為不屬於世俗,所以才能乾乾淨淨,清清白白,保持自己的純正。宗教就是要以出世精神做入世事業,用自己的智慧與品德,使這個世界越變越好,大家一起向前進。宗教就是人間的大愛,與真善美,不只拯救別人,也拯救自己。宗教就是為了提升人的品質,提升人的素養。宗教的目標,就是使人心淨化,社會祥和,天下無災難。宗教是療傷止痛的仙丹妙藥,這是一帖人類已經服用千百年,卻仍然有效的藥方。想要找尋人間的真善美,與永生的福樂,就是要往宗教裡去找尋。在宗教裡,不但有高超的人文素養,還有文學、哲學、心理學、玄學。只要每個宗教都攜手合作,沒有藩籬與障礙,大同世界就在不遠的地方。讀經、禱告、上教會,這些都沒有用;或者吃素、唸佛,打坐,這些都沒有用。真正有用的是幫助別人拯救別人,為自己種善因結善果,累積福報,才能改造人生的命運。想想看,有多少的出家人與神職人員,為什麼他們不能名留青史,而德蕾莎修女可以名留青史?為什麼他們不能得諾貝爾和平獎,而德蕾莎修女可以得諾貝爾和平獎?因為德蕾莎修女把信仰化為行動,真正的去幫助別人拯救別人,而不是只會出一張嘴。說道理教訓別人,是很容易的事;把道理身體力行,是很困難的事。大家都只想要說道理教訓別人,而不想要把道理身體力行。真正的信仰,就是由自己做起,由心靈做起,由生活做起。讓別人看到我們,就被我們感化,被我們影響,而發生改變。只要真的想要濟世救人,不管是不是出家人或神職人員,一樣可以濟世救人。出家人與神職人員,只不過是一個虛名而已,我們不必貪圖虛名。真的想要濟世救人的人,不必在乎有沒有袈裟,有沒有法號。即使不是信徒或沒有宗教信仰,也可以濟世救人。在八福田裡,看病的功德最大,世界上福報最多的行業就是醫生。世界上最神聖的事就是救人,救人是人生最有意義的事。佛陀用宣揚佛法的方式來救度眾生,佛陀就是大醫王。醫生拯救的是人的身體,宗教拯救的是人的心靈。所謂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救一個人的性命,可能也等於救了一個家庭,甚至救了一個社會,一個國家。人生那麼長,一個人所能發揮的影響力,可能遠遠超出你的想像。想想看,當你救了一個人,他可以對國家社會,做出多大的貢獻。如果你救了一個有用的人才,他所能幫助的人,可能不只千百個。往後他如果得到很大的成功,不只是他有功勞,你救了他的性命,你也有功勞。你知道一個人的死亡,對愛他的人而言,這是多大的傷痛嗎?如果是自己所愛的人死亡,可能會讓一生都蒙上陰影,讓人走不出傷痛,甚至拖累往後的人生。只要沒有把信仰化為行動,都是法利賽人。你是法利賽人,我是法利賽人,他是法利賽人,大家都是法利賽人。因為大部分的信徒都只想要顧自己,他們只會說道理來教訓別人,卻沒有把道理身體力行,所以不能算是真正的虔誠。真正想要追求信仰的人,會做出一個模範,讓大家可以效法,吸引大家來追隨信仰。虔誠的信仰,必須把自己的身心靈當作禮物,用來討神佛的喜悅,合神佛的心意。我們要邀請神佛住進我們的心裡,使自己的起心動念與言行舉止,都與神佛契合,活出神佛的樣式。我們要祈求神佛的保佑,讓神佛來幫助我們,做出了不起的事。虔誠的信仰,必須真的有心要做,而且說得到做得到,知行合一。我們要懂得虛己,柔和謙卑,願意聽神佛的話,為神佛做事。我們要懇求神佛的加持,不要照我們的意思,而要照神佛的意思。神佛的意思最重要,我們的意思不重要。我們要縮小自己,小到幾乎看不見為止,讓神佛在我們的心裡動工,讓神佛來作王掌權。我們只不過是神佛的僕人,要聽神佛的話,為神佛做事;我們只不過是神佛的工具,要完成神佛的目的與計劃,實現神佛的目的與計劃。我們的心就像器皿,準備盛裝神佛的福氣。只要心靈越討神佛的喜悅,越合神佛的心意,神佛就會賜下越多的福氣。神佛就像天上的鳥兒,只要看到地上有適合居住的地方,就會停下來休息。我們要使自己的心成為適合神佛居住的地方,吸引神佛降臨。我們要借助神佛的智慧與能力,支取神佛的智慧與能力,做出偉大的事。只要不斷的領悟,心靈的境界就會越來越高,最後像一輪明月,澄澈通透。只要真的有心要做,就不會為自己找一大堆理由,找一大堆藉口;只要真的有心要做,隨時隨地都可以做,現在就可以做;只要真的有心要做,就會盡心盡力,盡我所能的做;只要真的有心要做,就會勇往直前,排除萬難的做。大部分的人的命運都差不多,因為大部分的人都沒有特別去做一些善事,為自己累積福報,累積功德。如果想要特別幸運,就要特別去做一些善事,就會有特別多的福報,特別多的功德。想要改造自己的人生,就是要幫助別人拯救別人,為自己種善因結善果。虔誠的信仰,就是要追求高超的智慧與品德,用來改變人心,改變世界。有智慧有品德的人,是很有影響力的,大家都會被他感動,而想要做出改變。只要懂得做人做事,一定會有好名聲好形象,而變成載譽鄉里,有口皆碑;如果不懂得做人做事,一定會有壞名聲壞形象,而變成過街老鼠,人人喊打。只要懂得做人做事,大家都會知道,而給予肯定,給予稱讚;如果不懂得做人做事,大家都會知道,而給予否定,給予嫌棄。所謂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隱瞞是沒有用的,偽裝是沒有用的,再怎麼隱瞞再怎麼偽裝,遲早會被大家知道。我們要當一個會想的人,不對別人構成危害也不對自己構成危害,而且自利利他,自覺覺他。想要幸運,就是要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為自己累積福報;想要不幸,就是要存壞心說壞話做壞事,為自己累積業障。人遇到幸運的時候,就是福報現前的時候;人遇到不幸的時候,就是業障現前的時候。人活到中年以後,看遍世事,看透人心,就會越來越相信因果。人身難得今已得,此生不修待何時?人間就是道場,我們今生今世,聚集在人間,一起求道修道。每個人死後,就是審判的時候,無論或明或暗,上天都會察明。每個人死後,就是交帳的時候,上天會把我們一生的功過盈虧,算得一清二楚。上天有最標準的度量衡,可以明察秋毫,大公無私。上天會把我們的各項條件加起來,打一個總分,做為我們此生的評價。評價高的人,就會得到好的結果,去到好的地方;評價低的人,就會得到壞的結果,去到壞的地方。
標籤:
瀏覽次數:48    人氣指數:48    累積鼓勵: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2009/08/17的日記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2009/08/19的日記
 
更多功能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