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3690644
 浚豪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六根塵識」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不遇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快樂的根源
作者: 浚豪 日期: 2018.10.03  天氣:  心情:

快樂要經過勤勞努力,
才能獲得,
沒有犧牲奉獻的精神與實踐,
是無
法體會真正的快樂。
而快樂的根源

來自內心的平靜和充實,
最後四
點提供給大家:
第一、不斷的教育:
一個人能不斷
的求進步,
不斷的教育自己,
就是
一種幸福快樂。
《禮記》云:「學
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
現在
社會提倡「終身學習」,
可知學習
是一輩子的事,
也是人生重要的課
題。
平時我們可以從生活教育、人
格教育,
以及知識、科技等教育,
來提升自我並啟發思想。
第二、願望的實現:願,是一種理想;
有理想,還必須去實踐,
兩者
相輔相成,
才能有豐碩的收穫。
曾說過:「只要有願心,世界無遠近;
只要肯發心,人間無苦樂。」
一個人如果能不斷的發願,
不斷的
發心,
進而實踐自己的願望,
也是
一種快樂。
第三、共事的和諧:
與人相處共事
,能和諧無爭,
互相尊重,互相包
容,
這是最美滿、最快樂的事。
體的每個份子都很重要,
不要妄自
菲薄,
也不可看輕他人。
與人相處
,若能抱持「你對我錯」、「你大我小」的老二理念,
必能和諧共事
,發揮最大的力量與效率。
第四、真理的徹悟:人生在世,能明白真理,
是非常幸福快樂的。
們信奉佛教,主要的即是享受真理的快樂。
世俗上的娛樂短暫易逝,
法樂裡的歡喜卻深廣無限。
世學有
漏,佛法無邊;知識變易,真理常新。
釋迦牟尼佛未成道時,貴為一
國的太子,
享受無比的歡樂,得到
萬民的景仰。
但是他不以皇宮的生
活為滿足,
不甘願做個庸碌的凡夫
,於是捨棄一切的榮華富貴、親族情愛,
走上追求真理的道路,最後
不僅自己徹悟,也為眾生開創正覺幸福的人生。
所以幸福快樂從哪裡來?對自己要有理想、有願心,
並且努力求進步
,不停的自我教育。還有,
將周圍
的人皆視為善知識,相互學習、相互尊重,
一起追求真理,共同沐浴
在法樂中,
我想就是人間最大的快
樂了。
第一、不斷的教育。
第二、願望的實現。
第三、共事的和諧。
第四、真理的徹悟。
標籤:
瀏覽次數:5    人氣指數:5    累積鼓勵: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六根塵識」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不遇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