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962051
 Lina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更臻完美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好好愛我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就這樣過一生
作者: Lina 日期: 2011.11.13  天氣:  心情:
就這樣過一生

我老公?!

年輕時服務在台北某家知名家電公司,為回饋社會,公司讓女性員工成立一個團體,定期去拜訪孤兒院;記得那一年自己才22歲,當一行人浩浩蕩蕩去拜訪「義光育幼院」時,入門前院長交待我們,她說:各位小姐啊!我知道妳們都很年輕、未婚、還未當媽媽,當妳們聽到院童喊你們「媽媽」時,請妳們不要訝異或不自在,給院童回應一下就好了!因為他(她)們內心很渴望能有「媽媽」可以叫,所以一有機會他(她)們會把「來賓」當成心中「渴望」、「思慕」的「媽媽」來叫,以滿足對「媽媽」內心的無限思念。那時的自己,聽到院長如此說,似懂非懂…反正院童叫什麼就給他(她)們回應就好了。

1987年的夏天,因外遇與家暴,結束僅有7-8年的婚姻,獨自帶著年幼的孩子安靜的過日子;因家教甚嚴,離婚當下先父就告誡:「再嫁,就要明嫁;要守,就要清守」;言下之意,絕不允許他的女兒有不正常的男女關係。年輕時雖然愛玩,但因家教的關係,就這樣埋首於工作,專心的、用微薄的收入,把孩子養大,當孩子長大後,走出我的世界獨自飛翔,空巢的自己便把時間與精神投入「學習」,從大學4年到研究所2年的修業,一路走來也有6-7年,「知識充實了饑渴的心靈,卻伴隨著寂寞的漫漫長夜於孤燈夜影之下」,無怨無悔的投入「終身學習」,把這種生活當作「修行」,也就這樣平靜的一年又一年。

2011年6月雖結束了研究所的修業,因為無緣無故被前指導教授擋駕了「學位口試」,自量力已沒有本錢再為「學業」換成「無業」,剛好當時有家業界小企業老板需要「國際企業」人才,經過Interview終於在6月中旬上工至今。週休二工作剛好給自己還有時間Meeting 與修改論文,前陣子苦於無法與同學順利畢業痛苦的心也已被繁忙的工作漸漸取代了,加上新指導教授的用心,先前的壓力與不愉快也逐漸沉澱下來;下班後與好朋友聚聚或 Woman's talking 與鄰居-小櫻前一句:「我老公…」,後一句:「我老公…」,讓自己非常羨慕,想一想離婚至今已超過25個年頭,在我口中從沒有發出過「我老公…」這個聲音,取代而之的只有「我」、「我」、「我」,原來聽似容易,講是難,對自己說來「我老公…」這3個字就如同當年去拜訪「義光育幼院」時,院童們內心渴望發出「媽媽」一般的遙不可及啊!

基於帶給自己的震撼,與對大自然的恐懼,遠遠高過一直以來「樂天思維」的所謂「幸福感」,幸福感在2011的3月11日,當日本東北部被強震(Earthquake)與海嘯(Tsunami)侵蝕過後,是存在無風無浪的精神世界,面對大自然被摧毀,使得人們面對無常與苦難,我們是無力的、恐懼的、孤單與無助的。由媒體看到災難實景與被蹂躪過後的情景,親人的生、離、死、別;兩老到兒子上班的地方尋找…呼喚…身為人母,看到這種情景不禁潸然淚下;人類也是地球上的生靈之一,被毀滅的當下,亡者的心在想什麼?牽掛什麼?遺憾什麼?

經過311這件事與學業無端的受挫,除憐憫受難者之外也為自己在求學路上白白受到的痛苦,開始思索一路走來是否自己的想法太「ㄍ一ㄥ」?太傳統?太封建?活在重視倫理與嚴厲家教下的這一代台灣女人,眼看已快要接近一甲子了,人生的路也快走完,為何還存在「塔裡的女人」思維,為誰?卻沒有?只有無盡的「精神潔癖」在作祟罷了!

那天鄰居-小櫻又來Woman's talking ,談話之中告訴她:以後也要講「我老公…」喔!她毫不思索的回答:「有什麼不可以?」,接著說:「現在是網路世界,什麼都是虛擬的…」,兩個活在現實生活中的女人,忽然都飛到「雲端」去了!聊天之際,開始試著發出「我老公…」,忽然覺得與她一樣幸福、滿足,有種說不出來的「快樂」,當晚的「我老公…」、「妳老公…」,讓我們笑聲連連,誰知我的笑中是含淚的;從年輕時去參觀「義光育幼院」時,院長交待的事猶如在耳畔,有誰知道「沒有」(缺少)的心酸與痛苦、渴望啊?不僅孩童對「媽媽」的渴慕、思念,孤單的人對於「伴侶」的期待,也是內心深處的吶喊啊!

求知若渴

2004年的初夏與20幾位中高年的伙伴在永康工業區做「擴大就業」(註)的工作,同伴是大我整整10歲(生日同天)的高大哥,當他得知我要準備考試時,他說:「阿香!你認真看書,工作我多做一點!」,所以廠區內巧克力工廠的牆外菩提樹下,就是看書的地方。雖然考試並不難,但距高中畢業32年後的當下,是多麼求知若渴啊!戰戰兢兢的通過筆試,好不容易成為「大學生」,所唸的「國際企業」系,所有老師與同學與對待這50幾歲的老學生都關愛有加,他(她)們叫我「江媽」,也是讓自己隨時提醒,身為同學的「長輩」該用什麼態度來與他(她)們相處。

大學四年加上三個暑修,風雨無阻的白天工作、晚上上課,1987-2000年正是自己的黃金年齡,除自己經營小事業外,外出工作並未給自己帶來任何困擾;但在2000年後,整個社會經濟結構與政治面卻有極大的變化,加上自己也因年齡增長步入中高年已無力再經營事業,以致就業機會就立即面臨很大的考驗,憑藉高中文憑無一技之長的單親媽媽,面對生活是非常辛苦與吃力;當時在好朋友的鼓勵之下,真是「無心插柳,柳成蔭」,建議自己到學校唸書(充電),竟然唸出興趣,求取「知識」的心猶如在沙漠中尋找甘泉的滋潤。

記得剛考上大學時為了因應學校的功課,白天的工作是在家附近的工廠當「清潔婦」,以前忙於事業,自己的家是由鄰居的「殷太太」幫忙整理清掃,如今自己身為負責環境清潔工作的「清潔婦」,必須接受年輕的管理人員的指使與評論,這些看似簡單的事,卻必須花很大、很多的「心理建設」、「調整心態」來學習與接受;尤其清洗廁所,起初真可形容是帶著非常「委屈」的心;工廠的兩側共有30幾間廁所,每天早晚各一次的清洗,等於一天要清洗60幾間廁所,因為是「作業人員」使用,所以必須要費很大的功夫才能把環境清理乾淨;如果說「讀書」是讓自己「知識修行」,然「清洗廁所」就是讓自己「心性修行」。

白天勞力的工作使得肉體十分勞累,雖然勞累但想到晚上要接受教育與充實知識,早就忘記疲憊與不愉快;下班後回家洗澡、吃飯,再匆匆趕到學校上課,坐在教室開心的聆聽師長的教誨,每天踏實的一點一滴吮吸自己喜歡的專業知識,無論颱風或下大雨、淹水等,從不缺課也不放棄任何一堂課,每一分一秒老師的講課,除聆聽外也認真作筆記。因為所學是「國際企業」,自己年輕時曾到過日本求學,所以日文課是最喜歡上的,學校重視英文檢定,為提升英文能力不管在「字彙」與「聽力」也突破從前的學習方式,以新的方法重新學習語文;資訊方面是中高年族群最弱的地方,用最大的耐心與勤快的學習,除老師的認真教導之外,同學的幫忙也是最大的收穫。

2004年修完128個學分順利畢業,因為想再繼續充實,以應屆身份報考學校的「企業管理」研究所,但因準備不夠因而備取,隔年再次報考,果然因自己喜歡寫文章,讓企管所鄭主任肯定自己的勤於筆耕,因此幸運錄取。研究所2年的修業,因為是「假日班」,所以兩年下來幾乎沒有「休假」,週一到五必須工作才有一口飯吃,那是屬於生理的「生存需求」,接著週六日要到學校上課,這是屬於心理的「成長需求」。研究所的課業與大學有極大的差異,功課都要單獨完成,較少於分組,因此在電腦的操作與論文文獻探討的搜尋,都要花上別人3倍的時間與力氣去完成;因此使得本來就已孤單形影的自己,埋首於功課更顯孤單與寂寞,但在這些日子當中,自己靜靜地「成長」與「修行」,對於外在的問題盡量簡化,對於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更加和善,簡樸的生活,使自己不需花多餘的精神與金錢來應付,「求知若渴」讓自己沒有其它物慾的負擔。

為論文繕寫與延續研究的主題,在今年初夏也報考博士班的考試,因應屆生除忙於本身研究所的論文外,並無多餘的時間準備,遺憾的以些微的分數落榜;把繼續唸書當成晚年最重要的事,因為心靈對於「知識」的迫切飢渴,或是把讀書當成是這輩子最快樂的事,如果有機會,還會在「求知」這條路上不悔的、孤單的走著,就這樣過一生,直到最後一口氣。(2011/11/13)

(註)政府為提供失業者,並紓緩失業問題,而提供給中高年齡層人的工作機會。
[:%%]
標籤:
瀏覽次數:137    人氣指數:4097    累積鼓勵:198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更臻完美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好好愛我
 
住戶回應
 
時間:2012-01-01 00:50
她, 71歲,新竹市,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1-11-18 17:52
她, 66歲,台南市,待業中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