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228269
 甜心寶寶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A型肝炎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C型肝炎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B型肝炎
作者: 甜心寶寶 日期: 2011.03.14  天氣:  心情:
B肝抗體消失了需要補接種疫苗?
台灣推行B型肝炎疫苗注射23年來,兒童及青少年的B肝帶原率大幅降低至1%左右,但隨著時間進展,部分青少年面臨B肝表面抗體消失的問題,到底該怎麼辦?
最近馬祖發現有4成學童,雖然已接種過B型肝炎疫苗,卻檢測不到B型肝炎表面抗體,而擔心是否已失去保護力,更猶豫該不該再追加B肝疫苗?這則新聞引發許多家長關切,我們的小孩是否也面臨了同樣的狀況?
台灣地區從1984年開始,針對母親為B肝帶原之新生兒者進行疫苗接種,到了1985年,擴及到新生兒全面進行接種B肝疫苗預防注射。因此目前23歲以下的青少年,B肝帶原率已大幅降低,近10年來研究發現兒童之帶原率約在1%左右。
不過注射B肝疫苗後所產生的B型肝炎表面抗體,卻因為缺乏抗原的刺激,因而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降低。
近年來一項研究發現,針對1200多名完成B肝疫苗完整接種的兒童進行研究,從小學一年即開始持續追蹤到14歲。結果發現,到14歲時,約有4成的兒童測不出抗體;其中11人再檢測時發現曾感染過B型肝炎(其中5人的母親為帶原者),但並沒有人因此成為帶原者,也就是說,疫苗仍具有保護力。
近年的研究發現,接種B肝疫苗10年後,已有40% 至50%的人已經沒有或測不到抗體,但是對B肝病毒的免疫記憶仍存在,所以仍具有保護力;到了接種後16年左右,20%至30%的人不已沒有抗體,連免疫記憶也可能已消失。所以接種後隨著年齡的增加,受B型肝炎病毒感染或成為B肝帶原者的風險也愈高。
目前B肝疫苗在國內屬於常規預防接種項目,所有幼兒都應注射過,但部份學童測不出B肝抗體的原因,最常見的是預防注射所產生的抗體,隨著時間流逝,再未有抗原持續刺激的情況下,抗體逐漸減少,保護力日漸消失,就像書念久了,也會逐漸遺忘一樣。事實上每種疫苗的保護力長短不一,例如A肝、麻疹等疫苗的保護力,可持續20年以上,而百日咳疫苗的保護力可能只有3至12年,至於B肝疫苗目前所知保護力約至少可維持12年至15年。
另一種比較少見的狀況,是預防注射初始及失敗。尤其是原本免疫較差的人,就容易出現無法產生抗體的情況,如洗腎病患因為容易罹患B肝,所以B肝疫苗對他們很重要,但因這類人士免疫較差,卻也常打不出抗體。
另有些特異體質的人,即使完成3劑B肝疫苗注射,卻仍無法產生抗體,但這類患者在其他的預防注射卻不一定有相同的情況,所以很難預測。所幸這類患者很少見,只佔1%至2%。
還有一種人為的原因,就是未按流程準時接受3劑B肝疫苗注射,或者孕婦本身是B肝帶原且e抗原呈陽性,但新生而未在24小時內施打免疫球蛋白。事實上,注射B肝疫苗第1劑後,產生抗體的比率只有50%,第2劑後會增高,到第3劑才能加強做用且使保護力持久,若未案時程準實施打,保護力就會大大下降。
標籤:
瀏覽次數:27    人氣指數:427    累積鼓勵:2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A型肝炎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C型肝炎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