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白怕曬太陽易骨質疏鬆
根據最新國際骨鬆期刊指出台灣大約20分發生一起骨折,
台灣已被列為骨鬆骨折高危險區,超越亞洲鄰近國家。
國際世界骨質疏鬆學會今年目標是「STOP AT ONE」,
就是骨鬆患者不要骨折,就算已經發生骨折,
不要再發生第二次,預防跌倒,也是預防骨鬆重要課題。
斷過一次,再發生骨折機率是50%,
所以把再骨折機率降低,需配合很多事,
最重要的是一旦骨折,除了做骨折治療之外,
也要配合做骨質疏鬆治療,所以一但有骨折,
就要做骨密度檢查,找醫師看是否有需做骨鬆的治療等。
根據調查顯示,全台有八成五女性身陷
「傷骨危險生活型態」,其中以 >不喝牛奶補鈣‧不運動‧
日曬不足‧為最嚴重的三危生活型態。
預防骨鬆,光補鈣不夠,還要加強補充維生素D,
才能有效促進鈣質吸收。最容易取得維生素D的方式
就是身體經由日曬合成,許多女性因為愛漂亮‧怕曬黑,
因為缺乏日曬而提早面臨骨質疏鬆危機。
每天應適度曝曬太陽,維護骨骼及身體健康。
對皮膚科來說,多曬太陽對皮膚健康不好,
但對骨頭來說,紫外線才能增加維它命D的吸收,
所以,某種程度曬太陽還是需要的!
問題還是取決於量,建議,如果每天有百分之八的體積,
可以曝露在三十分到一小時左右。意思是曝露體積大一點,
例如全身做日光浴,一天只要曬十分鐘就夠了,
如果全身包緊緊,可能要曬久一點。
靠曬太陽不夠的話,才建議食用補充品補充維它命D,
但是維它命D在食物中不好取得,而從補充品補充的話,
每天要超過800單位。當然可以從食物中攝取,
但食物不是很好得到,要從很油的魚的油中才能得到,
我們不可能每天吃這麼油的魚,
不得已可能就要吃維它命D的補充品,
維它命D一天的攝取量要大於800單位。
從年輕就要儲存「骨本」,從小養成高鈣飲食習慣,
包括:喝牛奶‧吃起司‧黑芝麻‧小魚‧傳統豆腐‧
深綠色蔬菜‧均衡飲食‧適度運動及曬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