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939062
 恐龍公關部長(非vip)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八風吹不動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盡本份、得本事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禪天下雜誌 盛噶仁波切:隨緣度
作者: 恐龍公關部長(非vip) 日期: 2010.12.09  天氣:  心情:
帶領眾生在浮華躁動的時代,真正快樂地面對人生。

盛噶仁波切:隨緣度化眾生,播下解脫的種子。

其實他也和凡人一樣,曾穿名牌、開名車、談戀愛。他脫下袈裟,以年輕時尚的裝扮走入人群,開明新潮的作風,加上人生大智慧,讓他迅速赢得各地民眾尊敬和愛戴。即使穿名牌,世無礙弘揚佛法,一路走來強調「隨緣度化眾生」,盛噶仁波切堅持在時尚中遊走,在鬧世裡修行!
「我覺得修行的目的就是讓更多的人去了解佛法,所以我用各種的方式來做,出發點是正確的,出發點是純真的,所以我覺得他們會明白,尤其我的師父以及我喇嘛,他們都會很清楚很明白。」

嚐過戀愛的滋味

盛噶仁波切在新書記者會上表示,「其實我很認真的對待愛情,所以我覺得没有遺憾,只要是真心去擁有就不會。」雖然如此,但是他最終無法陷入對愛情的貪欲之中,不僅有損於他的弘法事業,也對不起他身邊的人,因此他仍拋下這段感情,努力修習佛法。
在他書中,他有了這樣的領悟,塵世中的一切都如夢如幻如泡影,包括愛情,對於自己的情感經歷,也不害怕別人的不理解,因為他認為用不著極力保護自己,也用不著把自己偽裝起來。
「明白了佛陀的話,才能如米拉日巴所說的那樣:『見空性,發悲心。』」他清楚那段難忘的愛情是他無法避免的因緣,因緣就是因緣,不能用對與錯來衡量它,愛也同樣沒錯。

在時尚生活中修行

不僅談過戀愛,盛噶仁波切更以時尚、時髦的外貌與眾生接觸。「難道不曾在活佛角色與平凡人之間有過掙扎或牴觸?」盛噶仁波切笑笑說:「當然還是有的,這些疑問不只一次地出現在我腦海中。」
但是他也認真地審問自己,「難道世俗中那些美好的事物我不喜歡嗎?我無法否認,我是喜歡的。作為一個轉世活佛,更不該恐懼世俗中的一切,恐懼只會限制自己,只會失去智慧和慈悲。『只有雄渾的自在,才能孕育著慈悲』,既然自己一生的使命是弘揚佛法,那麼又有什麼可畏懼的呢?倘若世俗真的能改變我的本性,那麼我還配稱作活佛嗎?即使別人有所誤解,又能怎麼樣呢?一個轉世活佛,還在乎別人說三道四嗎?」
「那種喜歡高質量的生活品味一直延續至今,現在已成為我不可缺少的生活方式。但我並未迷失,我想我今後也不會迷失,我的信仰決定了我永遠不會迷失。」在他的生命旅途中,疑惑必然有很多,但是他試著改變很多習慣和看法,開始覺得一切變化都是正常,都是無可非議的,只因為他明白,「我就是我」,佛祖的弟子,生生世世都不會變的。

以出世心行入世弘法大業

盛噶仁波切說,他以出世的心,入世的身體,感受社會,用寬容、體貼和溫柔的心,擁抱這個社會。他強調,其實不論穿什麼,外在如何,重要是有菩提的心,「內在」最重要,希望透過(我就是這樣的活佛)自傳新書與勸世故事能將愛和奉獻分享給更多民眾。
「透過這本書,我真實地講述我的經歷,將我自己的人生感悟全然奉獻給廣大的群眾,希望這些能夠帶給大家點滴的啟示,藉此洗刷塵封已久的心靈,體會生活的意義。」弘揚佛法的人必須深入社會,與廣大的民眾打成一片,才能讓佛法體現在日常生活的每個瞬間、每個細節中。

佛法與生活共生

「任何宗教要想持續發展下去,就必須融入芸芸眾生的世俗生活,必須緊跟時代發展的腳步,這樣才能被大眾所接受,人們才會覺得這是與自己息息相關的事情。佛教當然也不例外。」他認為身為一位轉世活佛,既然要向大眾弘揚佛法,就應該順應現實生活。如果人們覺得彿教徒就得不食人間煙火,就得遠離生活而高不可攀,也就不會有那麼多人對佛教感興趣了。那樣的話,佛教也不會發展到今天這麼龐大的規模了。
在東南亞鬧世之中,對仁波切改變很多,最明顯的影響是使他認識到了佛法與現實生活相結合的必要性。在世俗的眼中,活佛的世界神祕而遙遠,既便身穿袈裟的活佛在人們的面前不斷地進行神聖的勸導,那玄奧的佛理也不會真正地深入人們的心靈,佛法與世俗社會也無法完全溝通。他明白佛有八萬四千法門,強調的也正是「隨緣度化眾生」,所以他不會拒絕現實生活,以隨遇而安的平常心來面對生活中的種種變化。

刊物名稱: 禪天下雜誌第46期 出版日期: 2006/2/1
標籤:
瀏覽次數:35    人氣指數:1035    累積鼓勵:5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八風吹不動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盡本份、得本事
 
住戶回應
 
時間:2010-12-09 12:26
她, 57歲,台北市,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