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946111
 澄...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愛的分享..過.老年的生活..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人類最大最漂亮的歷史記憶..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歷史上的今天..
作者: 澄... 日期: 2014.11.29  天氣:  心情:
歷史上的今天.....
(馬主席下台)&諾貝爾獎的遺囑...
一、台灣舉行地方選舉、國民黨大敗,是1949年撤退到台灣以來最慘,身為48年國民黨黨員的我..感到非常的無奈、傷心與遺憾...;
只希望、國民黨的領導人,能勇敢且真誠的面對,記取教訓!
(雖然、在選舉前的三天,在《全國退休公教人員總會》,我們已召開過記者會..『因領導無能、社會觀感不佳,要求他下台救選情』,但他無感..),成功没有原因,失敗就不用什麼理由...下台吧!
(後記):十二月三日馬英九辭職演說全文如下:
對於剛剛結束的「九合一」地方選舉,首先我要感謝所有選民在這場民主選舉中的表現。每一張選票,
都代表人民對台灣這塊土地的愛。這次的選舉結果提醒我們,掌握權力,就必須謙卑傾聽。
在這場地方選舉中,國民黨遭遇前所未有的挫敗,身為黨主席,我要向所有的支持者道歉,我有負於創黨的先烈先賢,
我很慚愧,我讓大家失望了。我必須深刻反躬自省,也責無旁貸,必須為敗選負起最大責任。
所以今天,我向常會宣佈辭去中國國民黨主席的職務,也再次向大家誠懇道歉。
這次敗選告訴我們,我們的改革還不夠快,我們還不能符合人民的期待,以致國民黨在這次選舉中,得不到多數選民的支持。
也許我做得不夠好,但我從來不是為了個人,而是為了黨、為了國家與人民,為了讓台灣更好。
各位先進,讓我們記住這個人民對我們最嚴厲鞭策的時刻,記取這次慘痛的教訓,在最艱難的此時,
展現我們百年政黨的意志,努力讓中國國民黨重新贏回人民的心。
面對艱鉅的未來,我們已經沒有懷憂喪志、自亂陣腳的本錢,希望代理主席能盡速完成黨主席的補選,
也希望新任黨主席,能帶領所有黨員合作團結、重新振作,讓人民願意再給國民黨一次機會。
從此刻開始,我雖然不再是中國國民黨主席,但是各位先進,我來自一個國民黨的家庭,我的外祖父、父母與家人都是黨員。
我五月間去世的母親,黨齡75年。我入黨46年,深受黨的栽培,對黨、對國家的忠誠熱愛,永遠不會改變。
我們要記得,國民黨的先烈先賢,曾遭遇比我們更艱難百倍的險境,卻從來不曾被打倒,因為他們始終相信,
這一個以愛國家、愛人民為核心價值的政黨,值得為它犧牲奉獻。
親愛的同志們,「總理紀念歌」有一段歌詞,每次我唱到這一段,都會有深刻的感動:
「莫散了團體,休灰了志氣,大家要互相勉勵」。讓我們把青天白日,時時刻刻放在心裡。
因為中華民國存在,中國國民黨就會為了這個國家的未來無怨無悔、奮鬥到底。
謝謝大家對我的支持,謝謝大家。1031203...
(我們有一位..不食人間烟火且自我感覺良好,從來不會自我檢討的領導人...可憐!)

二、【科學史上的今天】11/27——催生諾貝爾獎的遺囑
1895 年的今天,諾貝爾(Alfred Bernhard Nobel, 1833-1896)在巴黎親筆預立遺囑,清楚寫下他死後財產的處理方式。
這份遺囑影響深遠,在人類歷史上恐怕再也沒有比它更澤及後世、造福人類的遺囑了!
諾貝爾終生未婚,沒有子女。他在遺囑一開頭先列舉了他要餽贈的親友與僕人(全部金額約只佔其財產 5%),接著寫道:
「其餘所有可變現的財產應按以下方式處理:全部資本應用來成立一個基金,由我的執行人投資於安全的證券,其衍生的利息每年應以獎金的形式頒給在前一年對人類福祉有最大貢獻的人。上述利息應分成五等份,按下列方式分配,⋯⋯(列舉物理、化學、生理或醫學、文學、和平,等五大獎項與遴選的單位)。我希望頒發獎項時絕對不要考慮候選人的國籍,端視誰最值得獲獎,不管他是不是斯堪地那維亞人。」
之後就是指定遺囑執行人、列舉名下所有財產所在、遺體處置方式。
諾貝爾於第二年因心血管疾病過世,但這份立意良善、氣度恢弘的遺囑要付諸實行時卻遭遇重重阻礙。諾貝爾家族成員意見不一,許多人強烈質疑遺囑的有效性,主張其遺產應該屬於諾貝爾家族所有。右派人士不滿諾貝爾指定由挪威議會的委員會負責和平獎的頒發,認為有損瑞典的國家利益(因為挪威急欲脫離瑞典的控制,自聯邦中獨立出來)。左派政黨則指控諾貝爾的龐大財富是靠製造販賣炸藥而來,根本是不義之財,設立諾貝爾獎只是良心不安、博取美譽。而社會輿論,乃至瑞典國王奧斯卡二世,一開始也不認同把獎項頒給外國人而堅決反對。
所幸諾貝爾指定的遺囑主要執行人──跟著他三年的年輕助理拉格納・索爾曼(Ragnar Sohlman)堅持不懈、耐心調解,終於在 1900 年順利成立諾貝爾基金會,並於次年頒發第一屆的諾貝爾獎(經濟學獎是瑞典中央銀行於 1968 年慶祝成立三百周年時所設立)。至今一百多年來,已無人否認諾貝爾獎對人類文明的深遠影響。相較於諾貝爾先生的胸懷與遠見,當年的種種質疑與非難如今看來更顯偏狹短視。只是現今我們仍不免會面對似曾相識的事件,此時這段歷史或許可以提供一些省思。
標籤:
瀏覽次數:47    人氣指數:187    累積鼓勵:7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愛的分享..過.老年的生活..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人類最大最漂亮的歷史記憶..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