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吃過豬肉也看過豬走路」,小時常聽到的俚語。
現在有幾個小孩看過豬走路?除了素食與回教徒,又有幾人沒吃過豬肉?
兒時農家種田養豬,人吃地瓜豬吃葉,人壯豬肥無病微,
地瓜葉長得比摘得快,小時錯過今未遲。
黃州東坡肉,和著綑綁豬肉的稻草整煮,且得煮透心才能吃得香,
據說,蘇東坡有次農家作客,主人請教豬肉該怎麼弄才好吃?
他看見農家茅屋上曬著金黃玉米,沒聽見主人問話卻隨口吟詩:
「禾草珍珠透心香」,主人將禾草誤成和草,珍珠當成整煮。
吃出了味道,蘇軾寫下口訣「慢著火,少著水-----火侯足食它自美。」,
黃州原本豬賤,東坡「燉肉歌」竟讓豬價連翻幾倍。
上班時同事常託我買肉,他喜溫體「腰內肉」,一頭豬只兩小片。
當起了家庭煮夫,不提籃子逛市場也是一種幸福,煮菜時少樣東西,
不關爐火可以隨辦,大賣場少了人情,傳統市場多了溫情。
「能提著籃子買菜」,見面時偶寒暄,菜市場是女性天地,我也分享樂趣。
「西風一夜過園林,吹落黃花遍地金」,感嘆菊花掉滿地,但遍地黃金也很美。
心想事成,「化齋」看成「化齊」,也是己心識己誠,「珍珠」當「整煮」,
地瓜葉純樸,豬肉純真,莫名其妙病了一天,又吃起地瓜葉,反璞歸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