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715772
 武記道學院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溪墘保安宮回憶錄23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和安回憶錄28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溪墘保安宮回憶錄24
作者: 武記道學院 日期: 2021.08.13  天氣:  心情:


仕紳



後學詮釋所謂“仕紳“

仍指地方上有錢有勢且有相當知識水準的人。



廟埕仍指廟前的空地,本村除了這裡,在這附近也有一處也稱為廟埕。由三位仕紳合建的水泥廣埸。

這三位仕紳是吳定國堂堂叔公丶吳時堂堂叔公丶黃金環先生(黃金環先生我不太確定)。由田地鋪蓋水泥地。



當年本村乃務農,道路又小且泥土路,每逢農作物收成需要曬農作物(稻米丶花生丶地瓜籤丶玉米丶丶丶)時很不便。有了這塊廟埕村民就很方便曬農作物。他們無私任何人向他們借地曬農作物,他們均會答應,從沒挑人。



吳定國堂堂叔公,出生於民國4年,98年11月別世,享年95歲,子孫滿堂,共計98人。其家人捐贈22萬元給和安國小做吳定國先生獎學金。在村裡說話有相當份量(容後說明)其第三兒子吳有福(堂堂叔)任職某保險公司高級主管。

吳時堂堂叔公,其兒子吳久雄堂堂叔(註1),是本村第一位拿到碩士(日本留學),也是本村第一位拿到博士(美國留學)。後來定居美國。其孫吳志正堂堂弟,是本村第二位拿到博士學位(第一位是他父親)。目前在台中某大學當教授。

黃金環先生,其子越仔,當年在雲林縣國民黨縣黨部任職,職務在許文志縣長之下,在雲林縣相當有影響力。在黃金環先生告別式的前一天,他請雲林縣政府來本村公墓周圍泥土路,在半天內就完成鋪好柏油路。其孫黃文柱同學也在成大當神經內科醫生(現已退休)。其孫黃建志學弟也當醫生,在台中市大里區開耳鼻喉科診所。可惜英年早逝。

以上三位不叫“仕紳"什麽才叫仕紳?



順便一提

當年陳石古先生捐九萬給和安國小,學校為紀念,在水池堂旁立一石碑書“功在學校陳石古先生贈"。



吳萬生堂堂兄以其父親吳清輝(註2)堂堂叔名字捐贈30萬元給和安國小。作為吳清輝先生獎學金。只要本村廟裡需要經費向他說,他二話不說即捐獻,現溪墘保安宮的大轎即他捐獻。目前吳萬生堂堂兄在台北市做布莊大老板。



還有何水瓦先生(註3)丶黃英潔先生(註4)丶陳歡喜先生(註5)丶黃明舉先生(註6)丶黃重憲先生(註6)丶丶丶等等都很熱心。



當然還有很多位都很熱心奉獻無法一一陳述。



註1:

吳久雄堂堂叔從美國返鄉,必定會去找家兄,家兄也會載他到處遊玩(兒時玩伴)。也曾寫信給我,信封寫吳順贊樣。想必是日本寫法吧。



註2:

吳清輝堂堂叔,當年學歷最高,且學問最好,因早年喪妻,嚴父兼慈母,茹苦含辛將三個兒子帶大,我從未見過他笑過。以前小時候我不懂事,跟其他小孩子對他無禮,現在想起來很難過,在此我深表道歉。



註3

何水瓦先生每逢保安宮早上遶境時均先去五營。他兒子何進益目前是保安宮主任委員。



註4

廟裡的神尊均陳榮潔先生在處理



註5

陳歡喜先生(丁科)在何水瓦先生過世後就由陳歡喜先生接棒。及廟裡一些事大大小小事。其兒子原本在土城永和路開工廠,後來在鶯歌買地建工廠,由動土到安神位均由後學負責擇日及安神位。



註6

黃明舉先生丶黃重憲先生等每逢遶境及進香均出席摃大轎,其子黃文柱學弟在成大當神經內科醫師(目前已退休)。



在易經坤卦文言裡有句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祝他們後代子子孫孫鴻圖大展



敬祝大家為善最樂,道氣長存。






標籤:
瀏覽次數:354    人氣指數:554    累積鼓勵:1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溪墘保安宮回憶錄23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和安回憶錄28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