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946111
 澄...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新年新希望...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人生的..三種境界…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老水兵的最後心願...
作者: 澄... 日期: 2015.02.26  天氣:  心情:
農曆新年前不久,在台北舉行了退役海軍中將、前海軍總部艦管室主任雷學明的追思禮拜。
不禁讓我們想起美國海軍稍早的一則訊息「A Sailor’s Dying Wish」(老水兵的臨終心願)。

這則訊息的撰寫人是美國陸戰隊退伍女兵哈斯坎普(Jennie Haskamp),
發表在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的網站上,很短時間即在英語世界普遍轉載。

老兵克勞德(Bud Cloud)高齡90,住在聖地牙哥,早年在驅逐艦「杜威」(Dewey,DD-349)號服役。
有一天,他告訴哈斯坎普,「不知道還有沒有機會看看聖地牙哥的海軍」。按,聖地牙哥是美國西岸最大軍港。

老水兵蒞艦 談當年風雲
哈氏四處打聽,沒想到竟然收到「杜威」號副艦長的電郵,邀請老水兵登艦參觀。
當然,早年的「杜威」早已除役,今天的「杜威」是飛彈驅逐艦,編號DDG-105,正駐紮在聖地牙哥。

老水兵抵艦時,大吃一驚,因為10餘位官兵列隊歡迎,並由全艦年度考績最優的一員為老水兵推輪椅。
艦長告訴老水兵,今天不是「登艦」(at the Dewey),而是「蒞艦」(aboard the Dewey),所以享有最尊崇的待遇,
包括由艦長召集全艦官兵與老兵座談,交換經驗;更聆聽老水兵和老「杜威」當年的海上風雲。
老兵的聲音有點弱,沒關係,艦長或其他長官幫忙轉述,透過麥克風讓全體官員知悉。
座談結束時,官兵們依序與老兵握手、合影,而且一個個報出自己姓名、職級等。

一位士官走到老兵面前時,從身後拿出一張大照片,是老「杜威」的英姿。
老兵揚聲道,「就是她!」然後緩緩道來「杜威」號的戰場經歷,包括在珍珠港遭到日機偷襲。
老水兵告辭時,艦長致贈銘盤、硬幣等紀念品,其上鐫有艦名、艦徽。艦長並率全體官兵列隊歡送。
此時艦上響起笛聲,並且鳴鐘,值更官也透過擴音器宣布「電機二等兵、珍珠港生還者巴德‧克勞德離艦!」
艦長及全體官兵行舉手禮致敬。這是高級長官離艦才有的殊榮。

艦長小聲詢問陪同的哈斯坎普,能否改日率官兵拜訪老水兵。
哈氏回答說,隨時歡迎,但恐怕機會不大,因為老水兵其實已經住進安寧病房。

珍珠港生還者最後12天
當晚,老兵握著紀念硬幣,告訴哈氏,「我的後事,別的我不管,唯一的要求,妳得答應讓這枚硬幣伴我入土。」

13天後,老水兵與世長辭。他生命的最後12天,每天都談到「杜威」之行。
那12天的訪客,每位都聽他介紹他與艦上官兵的合影、硬幣、銘盤等事。那12天,老水兵天天都很開心。

故事沒有結束。喪禮上,擔任榮譽衛隊的,正是「杜威」號的官兵,他們是自願的。
喪禮後,他們到老兵家裡盤桓了一小時,為的是向老兵家人致意,因為這位老水兵「自始至終以身為水兵為榮」,是現代水兵的表率。

「杜威」號官兵不但打開艦門,讓老水兵蒞艦;也敞開心門,讓老水兵實現最後心願。
老水兵最後告訴哈氏的話是:「好女兒,這是我一生最好的時光。我做夢也沒有想到我能重登『杜威』號、和今天的水兵握手。」

哈氏這篇文章獲得極大迴響。留言之中,很多人寫道:誰一直在切洋蔥?(害我一直流淚)

雷學明學長忍辱負重,最後得還清白。喪禮上,國旗覆棺,馬英九總統頒旌忠狀,場面備極哀榮。
張茂松牧師慰勉雷家家屬說,人的榮耀是靠犧牲奉獻而贏得,並非政治人物給予,
「上帝也必定肯定雷學明的貢獻,且已經接待他歡歡喜喜歸回天家。」

聖地牙哥的克勞德是低階水兵,未必有雷學明那樣的彪炳勳業,但只因為他獻身海軍,後生晚輩助他實現夢想,讓他歡歡喜喜離開塵世。
美國有一首詩寫道:「美國的自由不是白白得來的,要靠愛國的美國人,要靠你和我。」
(Freedom in America isn’t really free. It’s up to American patriots; It’s up to you and me.)
成就偉大的國家,靠的是...這樣的理念世代傳承。
網路文章..非常值得..借鏡與轉載..
標籤:
瀏覽次數:19    人氣指數:419    累積鼓勵:2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新年新希望...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人生的..三種境界…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