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0029501
 青丘狐仙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歌曲推薦:世上最崇高的愛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讀書的目的
 切換閱讀模式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回覆寓友文:音樂的詞與曲
作者: 青丘狐仙 日期: 2020.06.09  天氣:  心情:
首先要跟一位寓友道歉。拖很久才回覆留言。
因為留言字數超過300字,我便寫進我的日記。

<<<>>> <<<>>> <<<>>>
我原日記在:

歌曲推薦:世上最崇高的愛
http://www.i-part.com.tw/diary/diary_viewpage.php?o=10029501&d=33


寓友回應文在日記最後:

我自己是比較喜歡曲 除非這首歌我太愛了(如香港之夜) 我才會試圖去記歌詞
傳統上 中國文化圈(中港台三地)比較重視詞 有名的作詞家 如 黃霑
日本倒是比較重視曲 很多有名的作曲家 如 久石讓
<<<>>> <<<>>> <<<>>>

==========
我是很俗氣的大眾之一,喜歡的是靡靡之音。最好是有歌詞,才能讓我隨時吟唱,而不只是在心裡迴響而已。

您提到的"香港之夜"是鄧麗君的歌,我也很喜歡。第一次聽這首歌是日文歌詞,而後就一直覺得日文歌詞與這首曲比較搭。當然各人感受不同。
我自己覺得,粵語與台語非常適合吟唱。不同曲風以不同歌詞或是語言表演,整個感覺會很不一樣。

曲除了能讓人感受情緒之外,若是可以加上適合的歌詞與意境,那就太棒了。因為詞中的每個字義、不同的發音方式、詞對應曲中各音調與重音或弱音…,歌詞與曲如何完美搭配,也是一種藝術的呈現。


然後,您提到傳統上的詞與曲。這就讓我想到之前老師說的。
記得一位國文老師提過,以前農業社會,除非有人特意的分享詩曲,讓人傳頌,一般農民與低下階級的人是沒時間也不知道怎麼譜曲造詞的。而且,曲與文字是不一樣的紀錄方式。沒有特別學習看不懂,也不知道如何流傳下去。所以,很多民間流傳的樂曲,通常只留下詩詞沒有曲。
至於現在,音樂多元化,可以聽到各種音樂或歌曲。只不過,商業行為會影響傳唱的結果。少數民族的歌曲,大多只能代代流傳;有商業行為(廣告)的歌曲,會因為大舉撥放歌曲,像是廣告或是連結在連續劇哩,讓聽眾更有感受,影響多數人消費的慾望,想去購買音樂或是參加演唱會,以增加商業上貨幣交流的目的。

因此我後來聽歌曲或音樂,不只是流行樂,還有民族傳統音樂,或是歌仔戲與京劇等,我會開始留意很多事情。但沒有您說的詞或曲的”創作者”在內。這倒是我以後可以開始嘗試了解的地方。

After all,音樂真的是令人著迷的領域。

參考資料:
中國音樂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AD%E5%9B%BD%E9%9F%B3%E4%B9%90
標籤:
瀏覽次數:135    人氣指數:1335    累積鼓勵:60
 切換閱讀模式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歌曲推薦:世上最崇高的愛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讀書的目的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