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474680
 Vodka say Hi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逛故宮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讀「明朝那些事兒」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看「我如何度過這個夏天」
作者: Vodka say Hi 日期: 2011.08.06  天氣:  心情:

 


我如何度過這個夏天How I Ended This Summer/2010


 


這是一部值得記錄的電影,因為它的不尋常。



其一,俄國片,俄語發音



其二,只有兩個演員,一位嫩男,一位熟男;台詞非常少



其三,背景在阿拉斯加&北極,整部電影感覺,就是「寂寥」



其四,我看不太懂。
Google了很久,很多部落客應該也看不懂,直到找到一位內地網友PO文,再加上重點式重新看,我終於搞清楚後半段在幹啥;然後,才有所謂感動。


        嫩男                           熟男








劇情簡介http://app.atmovies.com.tw/movie/movie.cfm?action=filmdata&film_id=fhru91588875


    俄羅斯導演巴波葛立斯基執導,獲2010年柏林影展雙料男主角獎、最佳藝術成就獎。以冰冷北極,映襯出人性最冷冽的疏離與無助。

    一個地處偏僻的北極氣象站中,當氣象學家謝蓋爾〔塞吉普克帕里斯飾〕遇上聊不上幾句話的大學畢業生帕夏﹝吉格利多布根飾﹞,兩人駐守於此,個性不對盤、亦無交集,直到一天,天氣驟變阻斷補給船的路線,謝蓋爾只得出海捕魚儲糧,在這同時,一個錯愕的惡耗來到帕夏耳裡,他須負責轉知謝蓋爾一個晴天霹靂的消息,開口或不開口,都將使他自己深陷前所未有的焦慮深淵


    冰冷的極地,人性將凍結至最冷硬的境地。謊言、懷疑與恐懼,一絲絲、一吋吋,悄然籠罩這座與世隔絕的小島。最可畏的,是大自然的反撲,還是人性?


    本片從頭到尾雖只有兩位演員,但導演卻準確捕捉到那份源自極地的冰冷恐懼,看似簡單的劇情框架,卻層層堆疊出一觸即發的張力,導演巴波葛立斯基表示拍攝本片,旨在捕捉人類與大自然強烈反差出的那份震懾。


 


我覺得:


    好像網友比較少用「環保」、「冷戰」觀點來看一部片,大多聚焦在「父子情」、「斷背情」。但片頭是學院嫩男測試北極輻射值,片尾是俄國派出船隻運走北極(核廢料?),所以我大膽臆測導演 care 的北極核輻射污染、擴散問題。有點像以前看得「史達林禮物」,拐彎抹角半天,就是控訴蘇聯核彈試爆。冷戰時期,美蘇都在極地試爆核彈,美蘇也積極在北極佈局,北極早已不是單純冰冷的北極熊樂園;更何況現今西北通道溶冰,北極戰略地位更顯重要。


    但那仍是艱困、寂寥的環境。在地熟男基於責任感,早覺悟將一生奉獻給冰天雪地;曾有的安慰是妻小的緊密依賴。當妻小出意外過世,熟男又回歸寂寥,心房再度被冰雪塵封。


    另一位學院嫩男,怎堪惡劣環境折磨,怎堪前輩悲慘故事陰影環繞,怎堪告之熟男他唯一的柔情出處不再,所以,變得妄語妄行,被害妄想,甚至起害人之心。其實說到底,就是「軟弱」兩個字。


    在地熟男挨了悶棍,卻選擇遺忘與原諒。我認為,在冰雪世界中,嫩男雖然跟他不對盤,但卻因軟弱讓人易生憐惜之情。這部電影感人處在此,惡劣環境卻激發高尚情操!

標籤:
瀏覽次數:119    人氣指數:2899    累積鼓勵:139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逛故宮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讀「明朝那些事兒」
 
住戶回應
 
時間:2011-08-06 23:50
她, 99歲,台北市,資訊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