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碗圓仔冰」。
「冷的還是熱的?」。
昨午如夏,走過路口來點回味,小時的剉冰,
每隨祖父看完戲,路過市場會先吃碗「圓子冰」,
紅豆綠豆先下碗,老闆再手切圓仔條下湯鍋,現做湯圓。
熱湯圓再淋上剉冰,Q 彈有勁,紅綠豆加糖漿,百口不厭。
吃完圓仔冰再碗圓仔冰,改換熱食,只有這個季節有冷熱,
老闆的手可沒停過,路邊的小店總滿座,享受滿足感滋味。
冬至的湯圓不包餡,冬至的湯圓沒剉冰,圓仔冰入口人醉。
黃經理升了官當上台南區長,忙碌的無法作畫,
以前曾經也是,吃了多少年圓仔冰,只消暑沒品嚐,
名利掛心趕業績,就像烏魚趕著來產卵,不計生死。
「痴馬惜障泥,臨流不肯渡」。
障泥掛在馬兩側以避塵土,障泥不卸,馬不渡河。
名利是業障,人不卸也難度,但放心何其難。
有個企業家說:「每經過度小月,總想進去吃一碗」。
他說:「回味小時候赤腳蹲坐大口吃,但人一出名卻不敢入俗」。
穿西裝打領帶當紳士有氣派,這一身就如障泥避塵土。
女老師裸上身,她說:「為何男人可以?」, 入俗誠難。
人雖形體不一但自性相同,
吃上一口「圓仔冰」,你也會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