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474680
 Vodka say Hi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悼念賈伯斯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台北居...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看「為巴比祈禱」
作者: Vodka say Hi 日期: 2011.10.10  天氣:  心情:

為巴比祈禱 PRAYERS FOR BOBBY/2010/89




    
這部電影是Lily的上課教材,
基於好奇,
租來看一看。


 


    全片緊湊、感人,
沒有多餘的情節跟對話。
那位固執的瑪麗媽媽,
演得真讚!!!
看她一步步將兒子推到懸崖邊,
我嚇得觸目心驚!
日後晚輩無論捅多大摟子,
要先沈住氣,
想一下這部片子,
PRAYERS FOR BOBBY
的確是最佳教育片。


 


●大意:


    接受自己的兒子,竟成為她人生最艱難的挑戰...

    在眾人眼中幸福美滿的家庭,巴比是最受寵愛的兒子,他擁有著全家人的愛與期待,但這一切在他向家人坦承自己是同性戀後就改變了。巴比的母親瑪麗葛瑞斯是虔誠的教徒,她認為巴比只是生病,同性戀是可以被治好的;她也深信同性戀是絕不被容許的。於是透過各種管道,想盡辦法要治好巴比的「病」。身陷在教會、家庭及同儕壓力下的巴比,最後選擇了用死亡作為對母親的抗議,結束生命作為最後的妥協。而當巴比死後,他的母親才終於了解巴比當初想傳達給她的心情,懊悔與淚水也喚不回逝去的生命。



    瑪麗開始接觸與她類似的個案家庭,並接受各方的建言與不同的觀念,為了巴比,她決定帶著全家投入同志運動,希望藉由巴比的犧牲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家庭。瑪麗的挺身而出,為許多家庭與同志青少年發聲,她希望巴比的死亡不是悲劇,而是每個家庭幸福的延續。



    瑪麗葛瑞斯為同志人權所作的努力,
讓她成為當代最有名的人權鬥士之一



http://ent.msn.com.tw/movie/story.aspx?id=1289


 


●我的心得:


1.基督徒,或泛指高道德標準者,都該看這部片子;為人父母者都該看;家裡有同志子女的,「必看」。


2.父母對孩子的『過錯』,尤其是予天俱來、改不了的性格、特質,只能「包容」與「接納」;不然就是準備跟這小孩一刀兩斷,甚至逼小孩上絕路。


3.片中,Bobby的哥哥、妹妹、表姊,在知道Bobbygay傾向後,立刻表示友善、支持與諒解;但父母卻是質疑、想改變犯罪的羔羊、「絕不接受」….。小孩子彈性、接受度比較大,這是「既可愛、又危險」的性格。


4.我在學生時代,學校不公開討論同志題材。近幾年除社會較開放,報章雜誌有討論外,最主要的同志資訊是來自電影,印象中讓我想法「大躍進」的是:「金賽性學教室. Kinsey」&Sean Justin Penn西恩潘「自由大道」。李安的「喜宴」&「斷背山」,雖然看得更早,但思想上沒受太多啟發。











                       真人真事改編

標籤:
瀏覽次數:603    人氣指數:3403    累積鼓勵:14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悼念賈伯斯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台北居...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