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4657778
 joyce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無恥亡國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莫須有與想當然 (陳之藩)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參考德日,台灣實不宜貿然廢核
作者: joyce 日期: 2015.09.29  天氣:  心情:
參考德日,台灣實不宜貿然廢核/智庫論壇/國政基金會永續發展組 助理研究員 唐慧琳


描述: 中央日報中央日報 – 2014年2月8日 下午3:48

2011年福島事故後,全球在不實資訊以訛傳訛之下,許多人都被感染上恐核症,在恐核民意引領之下,少數國家如德國、瑞士修法通過逐步非核。唯福島事故的發生地日本卻在新任首相安倍的帶領下,決定在核電廠全面安全測試完成後,逐步翻轉零核政策。本文將一一探討德、日過去為非核已付出的代價,並進一步評析我國是否有足夠的條件效法。

一、德國為非核所付出的代價與對我國的啟發

 許多人在探討核能存廢問題時,最喜歡援引德國為例,認為:「德國可以將再生能源供電佔比提高至2012年的18.6%,接近台灣3座現有核電廠的供電佔比(18.4%),甚至每年還有電力之淨輸出,因此只要我國政府努力發展再生能源,就可以做到廢核四甚至廢核。」持此種論調的人完全忽略以下事實:

(一)風力發電需要大量土地:

 德國土地面積是我國的10倍,台灣的人口密度則是德國的2.8倍,想要以陸域風力發電取代核4至少需要6個台北市大小的土地,之前在推動過程中因低頻噪音已遭遇環保團體與當地居民的激烈抗議。

 至於離岸風電,目前全球並沒有在颱風頻繁海域設置風機的先例,更別提台灣海峽地質條件不佳(有地震及淤泥),從工程經濟的角度來看,離岸風力發電成本幾乎是我國現行電價的2倍(約5.6元/度),目前可行性並不高。

(二)再生能源發電極不穩定,德國停電次數非常頻繁:

 由於再生能源的不穩定,裝置容量愈多,電力調度也就愈困難,以容量佔比達50%的德國而言,只能供應近20%電力,且2011年大大小小停電次數累計已高達20萬次;相對而言核能只有7%容量,卻供應17%的電力。

 許多人都誤以為再生能源供電佔比是「穩定的」20%,因此可以取代核電,事實上20%只是一個平均值,再生能源的供電佔比應是0%至60%不等,本質上是一種無法預測的電力。

(三)廢核實際上等同於增加火力發電量:

 事實上,若說現階段的再生能源發電根本就是一種時有時無,可有可無,昂貴又不敷所需的電力來源也並不為過。德國因再生能源不穩定,政府反而需要補助火力電廠,請它們維持從化石燃料中得到電力的裝置容量,以保證備用電力不虞匱乏,由此觀之,再生能源的減碳效能實令人質疑。而在有限的成本控管下,德國最後恐怕依舊只能用火力發電來替代核電。

 根據統計,德國為取代核電,2016年之前商轉的火力機組容量將高達1,877萬瓩,其中燃煤機組佔51%,褐煤機組佔15%。由此推估到德國完全廢核時,每年碳排放量至少增加1.2億噸,佔該國燃燒過程碳總排放量15%。

 以我國而言,政府為了呼應全球減碳的共識,一旦廢核必然優先規劃以氣代核,唯我國僅有兩座天然氣儲槽,容量有限,擴建天然氣槽也遭受極大的民意反彈,而電力卻是必須即發即用無法大量儲存的,再加上民眾對電價上漲的接受度極低,換句話說,再生能源的容量愈多,若沒有核電做為備用電源,廢核其實等同於增加煤炭發電,與我國所希望達成的減碳目標可說是背道而馳。這一點已從德國經驗得到印證。

(四)德國現有電網已不堪負荷:

 再生能源發電少了會停電,多了卻又造成德國現有電網的不堪負荷,某些時候德國的太陽能和風力發電只能被迫停機,2010年停機日數達107天(約150百萬度),2011年45天, 2012年68天。

(五)為了配合再生能源所舖設的新電網既昂貴又不環保:

 德國為了推升再生能源的使用量所舖設的新電網非常昂貴,且將進一步推升電價,從北德離岸風電拉到南德工業重鎮,光高壓輸電網路就要投資7,800億至1.4兆台幣,是德國史上最昂貴的基礎建設。除了舖設過程困難重重外,為了興建因應再生能源發電的分散式電網,德國正在大量砍伐被列為世界自然遺產的古老?木森林。

(六)完全廢核後將使德國由電力出口國轉變為進口國:

 雖然受福島事故影響預計於2022年完全廢核,且2011年關閉了8座核電機組,唯目前德國還剩9部機組穩定運轉,佔原本總容量的60%,年均發電量約1000億度,以2012年而言,若將該9部核電機組全數停機,德國不但沒有172億度的餘電可供出口,還缺電800多億度,?非如同反核人士聲稱的廢核後還有餘裕可以賣電給他國。

 許多反核人士引用德國有淨出口電的資料來美化再生能源,殊不知德國有時候為了消化再生能源不穩定的超額供電,不時須以極低甚至是負的批發價格懇求鄰國來幫忙用電,以維持電力系統的穩定性。

 此外,有淨出口不代表德國就不缺電,研究顯示德國能源轉型將導致德國從電力出口大國變成淨電力進口國,到2050年電力進口將高達25%,諷刺的是:進口的仍大多是鄰國(如法國)的核電。

(七)德國若缺電還可仰賴與鄰國間的併聯電網買電,台灣呢?

 德國為了推動廢核所致力於推動的能源轉型政策,根本無法靠一己之力達成,不管是缺電或電力過剩,都仰賴鄰國的併聯電網來解決問題,根本不是獨立電網的我國有能力可以效法的對象!

(八)德國廢核成功與否需仰鄰國鼻息,能源自主性逐漸流失:

 此外,若鄰國不願配合建立電力頻繁交換機制,德國的能源轉型終究將淪為痴人說夢,問題是電力充裕且穩定的鄰國對此種昂貴的投資根本沒有興趣。

(九)廢核已讓德國自2011年至2013年2月不到2年的時間付出38兆台幣的天價,台灣也要比照辦理?

 2013年2月德國政府已承認廢核代價至少要1兆歐元,其中光收購再生能源就佔了將近7成,2000年至2012年再生能源的收購金額已暴漲20倍。此其何以牛津大學直言「能源轉型」是德國的豪賭! (The Energiewende – Germany‘s gamble)。而我國過去向民營電廠購電的圖利質疑聲浪從不曾間斷,試想若德國收購再生能源的情節在台灣上演,會引發怎樣的民怨與質疑?

 德國目前民生電價已經是全歐第三高,約是我國的4倍,僅次於丹麥及塞浦路斯,加上2013年再生能源附加費大幅調漲,極有可能成為歐洲電價最貴的國家。而德國電價卻還未漲到盡頭,在未來10年恐怕還要再上漲50%以上,預估今(2013)年已有20萬名窮人因付不起電費而被斷電。

 德國燃煤發電占比44%與我國相當。但德國是世界第6大煤礦蘊藏國,發電用煤自足率高,在目前核電占比還有17%的情況下,都無法避免電價大幅上漲。反觀我國所有燃煤與天然氣都來自進口,若需再砸重金去收購再生能源發電與舖設電網,幾乎不存在電價緩漲的空間,到時候倒楣的還是基層民眾。

(十)德國的用電尖峰在冬季,風力的發電貢獻度較高:

 我國則是以夏季為用電尖峰,唯德國僅以發電容量的9%來計算夏日風力的發電貢獻,again,9% is the average,not stable daily contribution。

(十一)太陽能既貴又不穩定,且只有10%能被轉換為電力:

 台灣夏季炎熱,國人皆對太陽能發電抱持美好期待,盼以之取代核電,唯以目前而言太陽能發電一度成本約6-9元,要取代核四的建置成本約為1.08兆,除夜間與陰雨天無法發電外,考量我國多雲與能源轉換效率的損失,約只有10%的太陽能能被轉換為電。以德國而言,電價飆高,太陽能發電可謂「居功」厥偉,截至2011年為止,投資太陽光電的金額佔所有再生能源的65.5%,發電佔比卻僅達所有再生能源的3.2%。

二、零核政策同樣造成日本經濟發展與減碳困境

(一)日本電價上漲,競爭力惡化,出超轉入超:

 那麼身為福島事故發生地的日本又為何要推翻零核政策呢?日本在福島事件後停止使用核能發電,電力公司燃料成本大漲3.1兆日圓,使得日本電價上漲(2012年家庭用電漲幅約8.5%~11.88%,產業用電漲幅為14.9%~19.23%),2013年電力公司申請再度調漲10%電價也已獲得政府的許可。

 另為了解決電力缺口,企業被要求強制節電否則將被施以罰款,產業競爭力惡化,之前已經出現一批企業出走潮,根據2013年受〈路透企業調查〉的400家大企業中,還有1/5的大企業正在醞釀出走。

 此外,日本原本是長期貿易順差國家,2010年還有6.6兆日元的順差,2011年福島事件後施行零核政策,需求大增的結果導致日本作為火力發電燃料的進口液化天然氣(LNG)價格居高不下,2012年進口額超過6兆日元,比2011年增加了25.4%,也造成日本2012年貿易逆差達6.9兆日元,而2013年1月單月逆差業已達1.2兆日元。

(二)因重啟核能需要時間,日本大幅下調減碳目標:

 在聯合國於2013年11月舉行的華沙氣候峰會中,日本代表Hiroshi Minami表示:「新目標是以零核電的未來為基礎。我們必須下調先前那個雄心勃勃的目標。」核電在福島事故前占日本發電比重27%。核電廠停機迫使日本進口較不環保的天然氣及煤炭,導致溫室氣體排放量激增。世界自然基金會日本分會(WWF Japan)的山岸尚之(Naoyuki Yamagishi)則表示:「日本這個舉動恐將帶來毀滅性衝擊,可能在世界極需立即採取果斷行動時,進一步加速其他已開發國家競逐底線。」歐盟也在聯合國華沙氣候會議發表聲明,敦促日本考量這項行動的後果。

三、結語:

 倘若廢核是連德、日這種經濟大國都難以承受的豪賭,以我國這種淺碟式的經濟體質,外加自產能源稀少,98%能源皆仰賴進口,究竟有什麼條件學德國推動廢核?再以安全性而言,除了921大地震後我國所有核電機組皆已安裝強震急停裝置,核四比起福島電廠更足足多出七道防禦措施,其中的最後一道防線「斷然處置措施」簡言之就是必要時不惜注入海水廢棄核電廠,能有效防範人為延誤,杜絕福島事件在我國上演之可能性。

 若國人無視於以上種種事實,還是要因莫名的恐懼而決定廢核,在考慮到既有電廠有其安全壽限必須汰舊換新的情況下,為了降低缺電機率,就必須務實地增加建置燃煤發電廠,問題是以我國目前的社會氛圍,增加建置火力電廠或陸域風機同樣是舉步維艱。

 由於能源問題有其一定的專業性需要花時間去了解,而聳動的反核言論以販售恐懼累積人氣與政治資本,總是能快速打動人心最脆弱的一面,再加上媒體的怠於求證與唯收視率是從,造成我國的能源政策為了屈從民粹已漸行扭曲,例如:「環境基本法」所制定的非核目標或因應而生的穩漸減核政策,根本上已與國家所設定的減碳願景互相抵觸。

 在民主體制的現實之下,我們不可能要求主政者完全漠視民意,但更不忍心最終由時間證明社會底層將為廢核付出最高的代價,只能期盼主政者拿出魄力持續溝通,更期盼國人能發揮理性思辯的能力,畢竟德、日的殷鑑不遠,貿然廢核必然將成為我國不可承受之重,盲目跟隨反核政客或名人就像盲從於股市名嘴一樣,光環他享,補助由民營業者拿,但代價你付,能不慎乎?

參考文獻:

1.Arbeitsgemeinschaft Energiebilanzen (2013)
2.Bruttostromerzeugung in Deutschland von 1990 bis 2011 nach Energietragern
3.David Buchan (2012), The Energiewende – Germany’s Gamble, Oxford Institute for Energy Studies SP
4.EEG-Jahresabrechnungen 2000 bis 2011
5.Frankfurter Allgemeine Zeitung (2013), Umweltminister Altmaier: Energiewende konnte bis zu einer Billion Euro kosten, (2013/02/19).
6.掀開德國廢核真相-台電核能發電處梁天瑞先生


【中央網路報】
用釷發電產生的廢料將會比用鈾少1000倍
每種技術每種反應爐都不一樣的
釷核電取代鈾 中國引領潮流 20年內成主流


2011年3月23日 04:32:14 大公報
【本報訊】日本地震引發的福島核電站危機,使全球各國紛紛喊停核電計劃,一場「核電復興」可能就此難產。核輻射無色無味無形,民眾對核電的恐慌不無道理,但由於能源短缺,我們也不見得應該就此向核能發電告別。眾所週知,以鈾(uranium)來進行核能發電缺點多多,安全始終令人質疑。不過,若以釷(thorium)取代鈾進行核發電,不但更安全,而且危險廢料更少、成本更便宜。現時,中國及印度等國已積極發展釷核能技術,或有望帶領世界走出核能的信心危機,掀起一場新能源革命。


英國《每日電訊報》
就算沒有發生核危機,鈾作為核能生產依賴的能源也越來越不可靠了。以預期的使用率計,地球尚有80年的鈾可用。國際原子能機構指出,世界目前有442座核反應堆,它們產生3720億瓦的電力,佔全球電力14%。核電產量在未來20年內必須翻一番,才能應付中國和印度的崛起。如果鈾元素用盡而又不尋代替品,或者各國相繼取消或減少未來的鈾核反應堆,那麼各國就會把需求轉向天然氣、石油和煤。由於西方正在削減太陽能補助,因此它們幾乎不可能寄望太陽能業來填補能源短缺。


釷蘊藏量夠用千年
幸而,釷核能技術已越來越成熟,尤其以中國和印度為最。釷與鈾不同,既不會造成嚴重污染,也有豐富的蘊藏量。據瞭解,釷就像鉛一樣普通,單在美國和澳洲,便埋下了成噸成噸的釷,而中國據估計也有400年的釷蘊藏量。挪威釷儲藏量也非常豐富,該國政府已計劃了一個後石油時代,屆時釷可能成為該國的經濟動力。這些釷都是開採稀土金屬的副產品,它們幾乎全都可用作燃料,相對之下,鈾只有0.7%可提煉作核能。專家指出,釷足以為整個人類文明提供數千年的電力。

美國科學家早在1940年代就研究以釷當燃料發電。以釷發電的分裂效率、燃料持續時間優於鈾,也不用分離同位素。不過,以釷發電無法像以鈾發電產生可製造核子武器的(plutonium),所以美國一早便放棄了研究釷發電。但這個恰巧也是釷的獨有好處:釷可以燒掉舊反應堆裡的和有毒廢料,減少輻射毒性和充當生態清潔劑。

另外,釷核能的安全性也遠較鈾為佳。哈德斯菲爾德(Huddersfield)大學教授賽文斯基表示,釷必須用中子「轟炸」才能啟動分裂過程,如果切斷中子束,釷便會立即停止分裂,沒有連鎖反應,而非像鈾一般會持續發熱,所以一旦出現斷電,也不會像福島核反應堆般須透過灌水來進行冷卻,因此比較安全。

釷核能20年內成主流
中國科學院目前已啟動了「釷基熔鹽堆核能係統」專案,目標是在20年內,研發出新一代以釷作基礎的核能係統,有望成為世界潮流。中國科學家表示,用釷發電產生的廢料將會比用鈾少1000倍,核風險小得多。前美國太空總署工程師、釷專家柯克.索倫森亦指出,釷發電反應堆有一個非常安全的設計,一旦它的溫度開始過熱,一個塞子便會熔化,令釷基熔鹽流進一個平底鍋裡。毋須用上電腦或者福島核電站那樣的電動泵(它們因海嘯而失靈,引發核危機),能夠「自救」。

索倫森又?,反應堆內的氣壓與大氣壓力一樣,因此不會像福島核電站那樣發生氫氣爆炸,遇上海嘯應該不會有問題,不會釋出輻射。如果各國基於安全顧慮而取消或減少核電,以石油、燃煤火力發電的壓力更大,但化石燃料總有耗盡的一天,太陽能等乾淨能源也無法完全彌補核能缺口,以釷來進行核發電可能是新能源的最佳之選。
標籤:
瀏覽次數:56    人氣指數:436    累積鼓勵:19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無恥亡國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莫須有與想當然 (陳之藩)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