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995157
 豆子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直性子的人..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付出,得遇上對的人..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走路是最好的運動..
作者: 豆子 日期: 2015.01.24  天氣:  心情:





世衛組織認定,走路是「世界上最好的運動」。







走路可預防疾病


1. 預防心臟病:
據《新英格蘭醫學期刊》報道,一周步行3小
時以上,可降低35至40%罹患心臟病的風險。
走路是預防心臟病最簡單和最方便的方法。
早在上世紀20年代初
,美國心臟學會奠基人、著名心臟病學家懷特博士就提出,步行鍛煉能預防動脈粥樣硬化,並首創了以走路作為心臟病和心梗病人康復治療的方法,取得了良好效果。


不久前,美國一項對1645名65歲以上老人進行的研究發現:
與每
周步行少于1小時的老人相比,每周步行4小時以上者,其心血管住院費減少69%,死亡率減少73%。

2降低高血壓:
步入中年以後,血壓多半會上升,但步行可
以減少荷爾蒙分泌(因荷爾蒙促使血壓上升),因而減少血壓上升的機會。
此外,步行會增加牛膽酸的分泌,而牛膽酸具有降低血壓的作用
。 


3避免老年癡呆:
美國《自然》雜誌報道導,60歲以上人士
,一周有3天,每次步行45分鐘以上,可以獲得全身血液活絡、腦循環順暢,預防健忘與癡呆。
美國匹茲堡大學研究表明,要防大腦萎縮、老年癡呆,途徑之一
就是保證每周步行不少於 9.6公里。因為步行不僅可以增加大腦體積,也會讓記憶力出現問題的機率降低50%。


4預防動脈硬化:
現代人不健康的飲食習慣,使得膽固醇量
過多,容易誘發心肌梗塞、腦梗塞等病變。持續20分鐘以上的步行,有助分解燃燒體內中性脂肪,增加好膽固醇的含量。 


5. 預防糖尿病:
造成中老年人罹患糖尿病的原因多半是因飲
食過量、運動不足和壓力。步行運動可把葡萄糖大量消耗掉,降低血糖值。  美國《護理健康研究》刊載,一天輕快步行1小時,對第二型糖尿病,有50%的預防效果。 


6. 遠離乳癌威脅:
據美國和《護理健康研究》(Nurse’s
Health Study)一項長達20年的統計研究指出,一周運動7小時以上,可以降低20%的乳癌罹患率,而最理想的運動就是步行。 


 7. 有效減輕體重:
散步每30分鐘消耗75千卡的熱量。減肥要靠長期、規律的運動,偶爾一次劇烈運動的效果只能持續48個小時。而且過量運動有時會造成猝死,很危險,只有步行最合適。







走路可強身健體


1. 走出好骨質:
年紀越長,骨質流失,骨頭裡面變干變脆,
就容易骨折或腰痛。預防骨質疏鬆症其實不難,除了多攝取含鈣食物外,運動不可減,步行更理想。
此外,據美國《關節炎和風濕病》雜志報道,與跑步相比,走路
不僅對關節的壓力小,而且還能延緩關節功能的衰退。


2. 改善腰、肩、頭部疼痛:
平常行走坐臥你總是彎腰駝背嗎
?如果姿勢不良,肩胛肌的負擔過重,肩膀就容易僵硬酸痛。最有效的治療方式就是步行。步行時,抬頭挺胸、雙臂大幅擺動、大跨步前進,自然拉直背肌與肩胛肌。 


3. 消除壓力、改善睡眠、抗憂鬱:
多用雙腳,能改善體內自
律神經的操控狀態,讓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的切換更靈活,有助於消除壓力,更容易入眠。 



 


走路注意事項


有心臟病、氣喘或是心肺功能不佳的患者,步行時必須特別注意身體狀況,一感到不舒服就要停止。 膝關節較弱,容易酸痛的人,也不宜快走,不妨調整運動量,慢慢走、走久些,也是理想的運動。 
當然,任何運動都有技巧,步行要求上身平穩,走的時候腳跟要離地,著地的時候膝蓋微微彎曲,要有一隻腳經常著地,這樣關節負荷量要比慢跑的時候減少40%。

在步行的時候,胳膊應保持直角彎曲狀態,視線要保持在行
走路程前進方向約4到5公尺的點上。


最好的步行方案是每週3次,每次45分鐘。 


 






。圖文轉載自網路。





標籤:
瀏覽次數:122    人氣指數:2122    累積鼓勵:10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直性子的人..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付出,得遇上對的人..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