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佛群疑 ) 閱讀到九四頁 對於佛教 ( 罪滅觀點 ) 有了更深一層認識 很佩服 聖嚴法師
對於罪業的解釋 在不同宗教上 他有精闢的見解 及獨到 智慧分析 !
念佛一聲 罪滅阿沙 ? 這是出於 ( 法華經 ) 的經句 是從發心的 觀點來說 !
佛教的滅罪理論 和基督教的 贖罪思想不同 基督教說 耶穌 受十字架釘死 就是代世人贖罪
凡是信祂的人 都能免罪 而成為無罪 但是又說 人不以自己的 善惡行為 做為有罪 無罪的判斷
人之能否 進入天國 是看( 上帝的審判 ) 來決定 因此 基督教的 贖罪之說 有它的矛盾 上帝基於
( 愛 ) 來造人 又要基於 人類的原罪 而來贖罪 結果只有為 上帝選中的人 能被召至天國 其他的
人 都將被丟至( 煉獄 ) 愛與罰 善與惡 不是基於 人類的道德 而是出乎 上帝的大能 或權威
基督教強調 信者得救 倫理的矛盾與否 對他們不能 構成問題 !
佛法不是如此 佛能救濟眾生 這是誘導 啟發眾生 自己來( 去惡向善 ) 再至有漏善 而至無漏善
也就是從 不造三惡道的( 因 ) 為起點 繼續努力 而修人天福報 成為( 有漏善 ) 再修菩薩道 乃至
佛道 成為( 無漏善 ) 即是( 徹底滅罪 ) !
經上說 : ( 罪性本空 由心造 心若滅時 罪亦亡 ) 罪是由於 造作惡業所成 又叫作( 煩惱垢 )和
( 罪垢 ) 罪的完成 必須有 三個條件 : 有心犯罪 知道是犯罪 確已犯了罪 如殺人 預謀殺人 知道
是殺人 而真的殺人 如缺其一 便不成為重罪 或不成為犯罪 其中最主要是 ( 意念 ) 若未預謀殺人
也不知道是殺人 而人被殺了 不算犯( 殺人戒 ) 比如心狂意亂 失去理智的人 雖殺人 不犯殺人罪
念佛的人 心向於佛 只此一念 已超三界 如果第二念 忘掉了念佛 則仍在三界 念佛心 與佛相應
則遠離 無量罪業 念念念佛 念念離 無量罪業 永遠念佛 則不受 三界果報 !
滅罪的意思 第一層次 是遠離 罪惡的( 業因 ) 第二層是 不受罪的果報 也有二層意思 第一是已得
解脫之人 雖受三界身 不以為苦 所以等於 沒有果報 第二是罪業種子 久久 沒有機會受報 就如
植物的種子 置於石頭之上 曝於烈日之下 久了自然失去 發芽的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