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765863
 劉阿漢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聯徵」扣分項目一定要知道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打鼾的我遇上貼心的女友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誤解很大卻一直流傳的14個俗語
作者: 劉阿漢 日期: 2014.10.21  天氣:  心情:
<知識>被誤解很大卻又一直流傳的14個俗語~
2014年10月21日 2:48
我們日常生活中常常使用不少俚語,比方說「便宜沒好貨」、「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等等,如果仔細算一算,1天講話可能會用至少一兩個以上的俚語,可見俚語真的很重要!不過酸酸們知道嗎,有些我們平常朗朗上口的俚語,原先的樣子竟然不是我們現在所說的,而是隨著時代演變而以訛傳訛到現在,好比說...

1.王八蛋
王八蛋是漢語北方話中1個非常普遍的、富有侵略性的罵人俗語。
「王八」的字面意思是「龜」的俗語,但其實背後意思是指依靠妓女為生的男人。
很多人可能會以為王八蛋的來源是因為「烏龜蛋」,因為烏龜又有1個俗稱叫王八。
但其實王八蛋本來的意思是「忘八端」,所謂的八端就是「孝悌忠信禮義廉恥」,是做人的基本道理,忘八端就等於是忘了做人的根本,但是最後就被傳成王八蛋了。
真理大學語言系教授陳凌表示,「王八蛋」原來俗語本意可能是「忘八端」,但文詞與語言會隨時空背景,變化成吻合當下的情況來使用,「這是正常且必須的演變,有時去考據其原意或緣由,而失去其使用功能,反而沒太大意義。」

2.狗屁不通
出處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35回:柳老賴婚狼心推測,馮生聯句狗屁不通。
原本的意思是「狗皮不通」,因為狗的皮膚沒有汗腺,靠伸舌頭哈氣來散熱,「狗皮不通」就是指狗的身體這個特點。“屁”是污濁的象徵,對於文理不通的東西,以屁來喻,也將就吧!最後就被謠傳成狗屁不通了。

3.空穴來風
源自楚國人宋玉的《風賦》,文中有「枳句來巢,空穴來風」句子。
後來在白居易詩中準確使用過此語:「朽株難免蠹,空穴易來風。」
說腐朽的樹木難免招來蟲子蛀咬,空的洞穴容易引來風吹。
按此解釋,應比做說法有根據、有來由,結果後來被篡改成了捕風捉影的意思。

4.無奸不商
原是“無尖不商”,是說古時候開糧行、賣谷米是用升或斗量的,商人賣谷米每次都把升和鬥堆得尖尖的,儘量讓利,以博得回頭客,所以叫無尖不商。也可解釋為商場如戰場,必須有拔尖的智慧,才能成功。如果是“奸”,那世上做生意的,沒1個好人了。

5.無毒不丈夫
原句是“量小非君子,無度不丈夫”。而“無毒不丈夫”,與古人崇尚的價值觀念大大背離了,大丈夫,自然是那些坦坦蕩蕩、胸懷寬廣的男人,要有度量,才可稱為男人。國人以訛傳訛的功力真是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了。

6.刑不上大夫
原句是“刑不尊大夫,禮不卑庶人”。由於我們對“上”“下”的認識不全,常將它們誤解。其實“上”“下”還有尊卑之意,原意應為不會因為大夫之尊,就可以免除刑罰;也不會因為是平民,就將他們排除在文明社會之外。

7.不見棺材不落淚
本來應該是「不見親棺不落淚」,並不是指見到任何棺材都掉眼淚。如果不管誰的棺材,只要見到就落淚,那就有點太莫名其妙了。是要見到自己的棺材才會掉眼淚,但是在流傳的過程中卻變成現在這樣。

8.不到黃河不死心
原本是「不到烏江心不死」,指的是西楚霸王項羽在垓下自刎的故事。
《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五:「你不到烏江心不死,今已到了烏江,這心原也該死了!」
但是隨著時間流傳竟然變成了「不到黃河不死心」。

9.有眼不識金鑲玉
這句話的意思和「有眼不識泰山」一樣,但是原本應該是「有眼不識荊山玉」,荊指的是古代的楚國,荊山玉就是玉匠在楚國發現的寶玉。春秋時代楚國人卞和在荊山發現的璞玉,兩次獻給楚王,都被認為是普通的石頭。

10.打破沙鍋問到底
這一俗語原本為「打破砂鍋璺到底」,意為砂鍋被打破後其裂紋會一裂到底。璺:陶瓷玻璃等器皿上的裂紋未分離,與“問”諧音。
【書正】元·吳昌齡《東坡夢》第四摺:葛藤接斷老婆禪,打破沙鍋璺到底。
所以,有人不小心把砂鍋弄裂了,裂痕從上頭裂到底座,這就是原版的「打破砂鍋璺到底」。
後來被諧音訛傳為「打破砂鍋問到底」,表示遇事刨根問底、窮追不捨。

11.為朋友兩肋插刀
其來歷是《隋唐演義》中秦叔寶為救朋友,染面塗鬚去登州冒充響馬,路過兩肋庄時,在岔道想起老母妻兒,猶豫片刻,一條路去歷城,一條路去登州,一條路回家門,最終還是為朋友,視死如歸去了登州,兩肋庄岔道體現出秦瓊的深重義氣就被人們傳為「兩肋岔道,義氣千秋」。

12.嫁雞隨雞,嫁狗隨狗
其實這句話的本意是「嫁乞隨乞,嫁叟隨叟」,意思是1個女人不管是嫁給1個乞丐或是老翁,都得和他過一輩子,但隨著時代變遷,就變成「嫁雞隨雞,嫁狗隨狗」了。

13.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用來比喻要達到某一目的必須付出相應的代價,其中孩子指的是有目的性地引人上鉤的食物。本來應該是「捨不得鞋子,套不住狼」,意思是要打到狼,就不要怕跑到鞋子磨破,但是最後鞋子諧音變成了孩子。古代“鞋子”諧音“孩子”,這種語言現象目前在中國大陸西南地區的一些方言中仍然存在。

14.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
皮匠其實是「裨將」的諧音,裨將在古代的意思是指副將軍。
三國演義·第15回:「城上一員裨將,左手托定護梁,右手指著城下大罵。」
亦作「偏裨」、「偏將」、「副將」。
原意是3個副將軍的智慧加起來可以勝過1個諸葛亮,但這句話在流傳的途中,裨將不知為何變成了皮匠。

希特勒曾經有過這樣的經典妄言:謊言重複1千遍就是真理。
所以不少俗語就是這樣以訛傳訛下來的,不過如果硬是要糾正回去,應該很多人都不習慣吧!只好繼續將錯就錯了...
標籤:
瀏覽次數:125    人氣指數:345    累積鼓勵:11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聯徵」扣分項目一定要知道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打鼾的我遇上貼心的女友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