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631153
 知恩的小小粉絲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Cindy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Billy Joe 1977年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赫爾曼·黑塞 《德米安》
作者: 知恩的小小粉絲 日期: 2016.07.26  天氣:  心情:
著迷的對白,破繭重生的開始

“沒有任何人親近他,也沒有任何人喜歡他
雖然他是一個好人,但他從未努力讓別人喜歡他...”



女主角Cindy從pd白承燦手中借來了這本書,此後便一直翻閱,一天,她為接近白pd而問了書中一句話的意思:「鳥要掙脫出殼。蛋就是世界。人要誕於世上,就得摧毀這個世界。鳥飛向神。神的名字叫阿布拉克薩斯。」



白pd是這樣解釋的:「這是可以稱之為人類普遍特性的懦弱、懶惰、懼怕,只有打破這些俗性才能進入另一種世界,所以說鳥是人類,蛋是圍繞著人的現有社會、環境、律法之類的,比如人際關係,看起來很穩定,但卻一直停滯不前的東西。人類打破這些出來之後才能得到新的世界,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大概是這樣。我認為這句話應該是,人想重生都會伴隨著痛苦和犧牲,我是這麼理解的。」

ADVERTISEMENT


知識和思想總是散發著迷人的光芒,Cindy自此對白pd一往情深,而我,也掉進了書中的漩渦里。這樣深邃的作品,果然讓我也情不自禁。

《德米安》講述的是少年辛克萊尋找通向自身之路的艱辛歷程。辛克萊出身於一個光明世界,那裡文明、有法制、相親相愛,而偶然的機會,他接觸了另一個全然不同的世界,那裡黑暗、齷齪、沼澤遍地,他對此困惑不解,並陷入了一場謊言的災難之中。一名叫德米安的少年將其解救出來,並在其後孤獨的尋求自我的道路上,以不同的面目出現,為他指引迷津,成為了他的指路人。

德米安其實就是作者內心想成為的人,是作者心中的阿尼瑪,一次次掙扎,一次次抉擇,都使他向「他」更邁進了一步,而終於等到自己變得強大、敢於正視自己的丑和惡,德米安就長成了自己的樣子。



ADVERTISEMENT


正如書中所言,人終其一生,都在尋找自我,每個人的生命的都是通向自我的征途。「我常常幻想未來的景象,夢想自己可能會成為的角色,或許是詩人、預言者、畫家等等。然而這些都不算什麼。我存在的意義並不是為了寫詩,預言或畫作,任何人生存的意義都不應是這些。這些只是旁枝末節。對每人而言,真正的職責只有一個:找到自我。」

我們來自於同一個深淵,卻要奔赴不同的使命和職責。這是一個孤苦而又決絕的過程,重要的是精神和生命,自由、不受抑制的思考。

辛克萊的指路人是德米安,而我的德米安是《德米安》。

主要內容欣賞兩個世界德米安:神是善道、高貴、慈愛、美好、高深、感性,不錯!然而這個世界上還有其他內容。可人們把其他這些都歸結為魔道。整個世界的另一半被隱瞞得密不透風。我們應該將一切都奉為神道,因此,我們除了走上帝之道,同時還得走魔鬼之道。所謂的「正派」世界只是世界的一半。



辛克萊:世上畢竟還是有邪惡不軌的事情,這些事情是違禁的,我們只能放棄。我知道這個世界上有謀殺和很多罪惡之舉,就因為我知道存在這些事情,我就得成為其一員,變成惡人嗎?

德米安:當然,沒人讓你去殺人,或姦殺少女。你還不夠成熟,無法真正理解「禁忌」和「合理」的意義。一年以來,你的心中藏著一種慾望,這種慾望比所有念頭都強烈,是「禁忌」的慾望。然而希臘人和某些民族卻視這種慾望為神性對其頂禮膜拜。因此世上沒有永遠的「禁忌」,它總是在流變。因此,每個人都得發掘出屬於自己的「合理」和「禁忌」,自己心中的「禁忌」。從來沒有一個人因為犯了禁忌而成為流氓。反過來也是一樣——其實這只是一個懶惰的問題。懶得思考和評判自己的人會順應世俗的禁忌法則。他活得輕鬆。而有些人的戒律卻來自心中,在他們看來,正派人天天做的事未必不是禁忌,而遭他人唾棄的事在他們眼中卻是不乏合理之處。每個人都得為自己而活。

關於酒鬼和浪子德米安:你常來酒館?



辛克萊:嗯,不然還能做什麼?畢竟這是最有趣的營生。

德米安:可是天天如此,一杯又一杯,難道這就是真實的生活嗎?你能想像天天耗在酒館裡的浮士德嗎?

辛克萊:是啊,本來就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浮士德。

德米安:不管怎樣,酒鬼和浪子的人生應該比老實本分的市民有趣得多。而且我還讀過,浪子的生命是通向神秘主義的最佳途徑。

辛克萊:是,人各有所愛。

德米安:親愛的辛克萊,我不是故意要說一些讓你不開心的話。而且,我們兩人都不知道,你到底是出於什麼目的才這樣酗酒。但你的內心卻知道,它支配著你的人生。知道這一點就好了:我們心中有這樣一個人,他無所不知,無所不願,一切都做得比我們更好。

阿布拉克薩斯快樂和恐懼、男性和女性同體相生,最神聖的和最恐怖的交織糾纏,深重的罪惡在最溫柔的純潔中戰慄——這便是我的愛之夢,這便是阿布拉克薩斯。



看火也好,看雲也好,如果靈光閃現,內心的聲音開始說話,就安心投身於其中吧,不要一上來就問自己:這是否迎合了老師、父親或某位親愛的神靈的想法!這樣一來,人就毀了,只能固步自封,心如死水。親愛的辛克萊,我們的上帝叫阿布拉克薩斯,他是上帝,也是撒旦,他既有光明的一面,也有黑暗的一面。阿布拉克薩斯接受你所有的思想和夢幻。

鳥奮爭出殼:創造者我們自己便是創造者,意識到自己的心靈是世界永恆創造的一分子。這恰恰就是運行於我們的心靈和自然中的不可分離的神性,當外界的世界沉淪下去時,我們中就會有人走出來,將其重建,因為一切山水草木、自然中一切造物都已先存於我們心中,源於我們的心靈,具有永恆的本質,我們雖然不了解這種本質,卻常常能在愛的力量和創造力中窺得一些門徑。

皮斯托琉斯:我們把自身的個性界定得太狹隘!我們只把那些個人的、與他者不同的東西視為個性。可我們是由世界的全部構成的,我們中的每一個人,就像我們的身體包容了一切發展的譜系一樣,可以追溯到魚,追溯到更久遠的從前,我們的靈魂中包容了所有人類靈魂的生命。一切存在過的神和魔——不管是希臘人、中國人還是祖盧人的神與魔——都同在我們心中,作為可能性,作為願望,作為出路,它們是存在的。如果全人類都消亡,只剩下一個天資平平的孩子,這個孩子也終會找回萬物的運行之道,他會製造出神、魔、天堂、戒律、禁忌、舊約和新約,製造出一切。



辛克萊:如果是這樣,個人的價值都體現在哪裡呢?既然一切都在我們心中成熟,我們為什麼還要去奮鬥?

皮斯托琉斯:世界雖存在心中,但對此是否有知覺是另外一回事!一個瘋子能說出類似柏拉圖的話來,而亨胡特兄弟會教派的一個天真學生對神話關係的創造性看法,或許能和諾斯替教派和查拉圖斯特拉教相提並論。但他對此毫無知覺!只要他對此沒有知覺,他就只是一棵樹,一塊石子,最多稱得上是一個動物。然而,當這種知覺開始閃現第一道微光時,他便成了一個人。在你的眼中,或許並非所有走在大街上的兩腿動物都能稱得上是人,雖然它們也能直立行走,生兒育女。你心裡明白,其中大多數人仍是魚羊蟲豸之輩,多少人生如螻蟻!當然,每個人其實都有變成人的無數可能,但只有他了解到這些可能性的存在,甚至有意識地去認識這些可能性時,他才真正擁有它們。

原文金句1.人並非僅僅作為個人而存在,他同時也是獨一無二的特殊個體,永遠是一個關鍵而奇妙的點,在這個點上,世界的萬千現象縱橫交錯,充滿不可重複的偶然。

2.聰明話沒有任何價值,只能讓人遠離自己的內心。而遠離自己是一種罪過。人必須像烏龜一樣,能完全蜷進自己的內心世界。

3.如果一個人務必要得到什麼,並最終得到了,這就不是偶然,而是他自己的功勞,他的意願將他領向了那裡。

4.把你的夢付諸生活,演繹它們,為他們建造祭壇吧!這些還不夠,卻是一條途徑。至於你我和他人能否改變世界的面貌,現在還很難說。但在內心世界中,我們必須一日一日地改善世界,否則我們會一事無成。

5.這個世界正在腐朽,這點我們都知道,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要預言它將一舉毀滅。

6.以前我常疑惑,為什麼很少有人會為一個理想而活著。現在我卻發現許多人,甚至所有人都能為一個理想而赴死。

大家格調赫爾曼·黑塞,德國作家,詩人,愛好音樂與繪畫,是一位漂泊、孤獨、隱逸的詩人。作品多以小市民生活為題材,表現對過去時代的留戀,也反映了同時期人們的一些絕望心情。主要作品有《彼得·卡門青》、《荒原狼》、《東方之旅》、《玻璃球遊戲》等。

由於受精神分析影響,黑塞的作品著重在精神領域裡進行挖掘探索,無畏而誠實地剖析內心,因此他的小說具有心理的深度。



韓劇《製作人》與《德米安》淵源頗深,編劇膽敢把這麼深奧的作品穿插於劇集中,實在是大膽引人入勝;《德米安》啟迪了一代人,詹姆斯·弗蘭克深受其影響;《少女革命》里也有它的影子。有一句話說得很好:一個人平步青雲、汲汲於功名的時候不會想到他,一旦挫敗感、空虛感、無聊感襲來,排憂解惑的首選便是這個採菊東籬的德裔瑞士人。這是黑塞的魅力。
標籤:
瀏覽次數:28    人氣指數:28    累積鼓勵: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Cindy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Billy Joe 1977年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