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4254039
 追憶似水年華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一則國軍報導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廢死與反廢死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司馬遼太郎
作者: 追憶似水年華 日期: 2016.05.15  天氣:  心情:
司馬遼太郎是我我少數接觸過日本文學的作家之一 因為我的興趣主要是在日本戰國時代以織田信長為主的個諸侯間的恩怨情仇與相互鬥智拓寬自己版圖的故事 所以司馬遼太郎的作品我只看過一部半 一部是"鎌倉戰神源義經" 另一個半部是"幕末" 因為我去買的時後只剩下集 我是有請金石堂幫忙預訂上集 但是沒接到電話也沒空再去 所以很可惜 不過裡面主要是以描述幕末的刺客生平為主 如果有看過神劍闖江湖的同好 應該知道劍心就是以其中一位個子矮小的劍客為範本然後出這部經典的漫畫
司馬遼太郎讓我很訝異的是他念的居然是大阪外國語學校的"蒙古語"科系 基本上我還不曉得蒙古有發展其獨特的語言 但是顯然他不感興趣 但是他家經濟狀況不容許他念東京的大學(這點某方面跟我有點類似 不過我是自找的 無法責怪家人) 所以他求學的過程中開始對俄國文學跟史記產生興趣並閱讀之
他很佩服司馬遷 所以他取名為司馬遼太郎 主要也是因為他認為他遠不及司馬遷 所以"遼不可及" 這個他中文可能有點誤會了 應該是遙不可及才對 不過反正他想取什麼筆名是他的自由 就像我取的英文跟法語名字一樣 法語名字還好 是"Felix"幸運的意思 但是英文名字就被我姊笑翻了 所以我也不想再說
他其實很晚才開始寫作 畢竟中間有經過二次大戰 再加上他曾到報社工作 所以直到三十三歲她他寫出才第一部處女作"波斯的幻術師" 很快地在三十七歲就拿到直木獎 而且他是屬於多產型的作家 他寫過很多篇作品 被譽為可以跟吉川英治 夏目漱石相提並論的"國民作家"之一
印象他也曾來過台灣並與當時李登輝總統見面 一九九三年他榮獲日本文化界最高榮譽的"文化勳章" 這個的確是很令人佩服的成就 不過三年後也就是一九九六年他就過世了 但是他還算長壽 畢竟他一九二三年出生 七十四歲也算高齡了
基本上 我喜歡看一些日本作家的作品 雖然不多但是都還算是經典 不過純文學類的我就不感興趣了 所以我完全沒看過夏目漱石的作品 我比較偏好傳記類如山岡莊八或新田次郎的作品 雖然這些作品包含司馬遼太郎或多或少多會把自己的性格與想法帶進書裡面的人物 但是中國二十五史除了司馬遷的史記外(這個說法我也有點心虛 畢竟他也受過宮刑) 或多或少都囿於當時官方的影響而不得不寫出美化當時掌權者的歷史 一個簡單的例子 陳壽的三國志就是其中之一 他盡量少批判晉朝前司馬父子對魏朝的一些篡位行動
寫歷史真的很不容易 寫一部完全客觀不代有任何主觀意識的歷史更是艱難 我也是在多方閱讀各類書籍之後才慢慢建立起我個人的歷史觀 所以同一部書我可以閱讀上百遍以上 為的就是避免有疏漏還有該套書中是否有遺缺的部分 很累但是很有趣 歷史已慢慢成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 但是許多還沒解密的歷史我不會去下任何評斷 就如同蔣介石日記還沒開放前 很多人認為他獨裁專制不懂得聽民眾的聲音還殘害當時的批判的知識分子 美國東亞歷史研究者對他也有很多誤會 直到他的日記捐給哈佛的燕京圖書館 這時美國學者對他的評價才逐漸轉為正面 甚至中共那面也逐漸改變對蔣介石的評價 所以對於國內在不瞭解當時的時空背景就貿然提出個人對許多事件的武斷評價時 我覺得很不以為然 因此也很多歷史學家在寫所謂的"翻案文章"就是要還原當時的面貌
我並無意對蔣介石做出任何評論 另外我喜歡日本的許多事物但不代表我是親日派的人 我比較喜歡撇開個人主觀的意識去客觀了解實際的時地物等 妳可以接受也可以不接受 但是這是我治史之道 就是如此
標籤:
瀏覽次數:56    人氣指數:56    累積鼓勵: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一則國軍報導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廢死與反廢死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