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617814
 國松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鑰匙帶了沒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專家認為,大豆能夠預防癌症!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給女兒的一封信--劉墉
作者: 國松 日期: 2010.08.20  天氣:  心情:
今天早上,我起床,發現家裡一個人也沒有。只好打你媽媽的手機。
手機是你接的。
「你們到哪裡去了啊?」爸爸問。
「你難道不知道我今天要上中文嗎?」你在那頭說,「我們正在去徐老師家的路上。」

晚餐前,爸爸到廚房的櫃子拿酒杯,你也過來,伸手往同一個櫃子裡摸。
「你要什麼?」爸爸問你。
你沒答,從櫃子裡拿出一個碗,把碗在我眼前晃了晃,就轉身走了。

早上,因為你正要去上課,我不好多說;晚上,又因為是吃飯前,怕影響你的情緒,我也沒講話,但是現在爸爸必須對你叮囑一番。

記得你上幼稚園時,老師曾經要你交一張通知給爸爸媽媽嗎? 那通知是教父母怎麼跟幼兒說話。

「幼兒們要聽直接的、肯定的話。」通知上說——

「當孩子做危險的動作時,大人不能說『你要死啦?爬那麼高!』
孩子會因為聽不懂,而不知所措,搞不好,大人太疾言厲色,原本孩子抓得穩穩的,反而嚇一跳,一鬆手摔了下來。
所以大人要對孩子說:『快點下來,那樣太危險了。』這句話因為直接,孩子一聽就懂了。」

你還記得不久之前,學校發了一張單子,教你們怎麼說話有禮貌嗎?
那張標題為「好好表達(NICEEXPRESSIONS)」的單子上印著:請(Please)/謝謝你(Thank You.)/原諒我(Excuse Me.)/對不起(I am Sorry.)/你好嗎?(How Are You Doing?)/祝你玩得愉快(Have A Good Time!)/那真太好了(That Is Really Nice.)/讓我們輪流(Let掇Take Turns.)/我會與你分享(I掞lShare With You.)/來,跟我們一起坐(Come And Sit With Us.)/我能幫你嗎?(Can I Help You With That?)/來跟我們一起玩(Come And Play With Us.)/你是個好朋友(You Are A Good Friend.)/現在輪到你了(It掇Your Turn Now.)/你那方面真棒(You Are Very Good At That.)/我喜歡你的點子(I Like Your Idea.)/我可以體會你的感覺(I Understand How Yon Feel.)/我們總給你留個位子(There Is Always Room Foryou.)/祝你好運(Good Luck.)
記得那時候,你把單子拿回家,爸爸還覺得好奇怪
「天哪!都要上初中的孩子了,還教這些最基本的句子。」
但是今天,爸爸懂了。

可能愈是當你們大了,有了主見,或進入青春期,愈得教你們說話的禮貌。
譬如你今天早上對爸爸說話,不是就不夠禮貌嗎?
當爸爸問你在哪裡的時候,你為什麼不直接說「我們在去上中文課的路上」?
相反地,你用了一句責難的話:「你難道不知道我今天要上中文嗎?」

孩子,你大了,應該知道說話的技巧了。
會說話的人,絕不是總以責難語氣咄咄逼人的。

想想,如果天氣冷,你穿少了,媽媽對你吼「你想凍死啊?」 是不是在感覺上遠不如她對你溫柔地講「今天天冷,多穿一點」?

想想,如果你在教室裡開窗子,有同學對你喊: 「你不冷嗎?你不冷,我們冷。」
是不是遠不如,她對你關心地說: 「別開窗子吧,回頭著涼了。」
「多穿一點」和「別開窗子」都是正面的句子,好比你上幼稚園時老師教我們對你說話的方法,不是很簡單、很明確,感覺上比你用責難的「問句」好多了嗎?

相對的,有許多直接而簡單的句子:你又應該改為「問句」,才顯得婉轉。
譬如你問:「對不起,我是不是能離開一下?」 「對不起,我是不是能打擾你一分鐘?」
「十分抱歉,你是不是能再說一遍?」
「是不是能麻煩你把胡椒遞給我?」

這些問句不是「責難別人」,而是「責難自己」,表示「因為我有事,不得不離開。」
「因為我有問題,不得不打擾你。」
「因為我沒聽清楚,要麻煩你重複一遍。」
「因為距離太遠,我得麻煩你幫個忙。」

你說,那感覺是不是比你直接講「我有事,要離開。」「我要問一件事。」「你再說一遍。」「把胡椒遞給我。」感覺有禮貌得多?

舉例來說,我們去餐館,茶杯空了,我們最好對侍者說「是不是麻煩你,幫我續杯?」
或者一邊指杯子,一邊簡單地問他「我是不是可以?(May I?)」
除非那侍者距你很遠,你叫他,會吵到別人,我們絕不能光指一下杯子。
即使指杯子,不說話,我們也一定要看著他,露出笑容。

至於我們去銀行或郵局那些櫃台前面有玻璃的地方辦事,更要注意。
不能用敲玻璃來引起對方注意,而必須開口說話。
即使不得不敲玻璃,也必須伴隨著說一聲:「對不起,打擾你。」
好,現在回頭想想,爸爸要說你什麼?

晚餐前,你把手橫過爸爸面前,去拿碗,是不是不如開口問:「爹地,能不能請你把碗遞給我?」
就算你自己拿了,當爸爸問你要什麼的時候,你是不是也應該開口說「我拿碗」,而不是在爸爸面前晃一晃?

最後,讓爸爸告訴你兩件有意思的事——
爸爸念研究所的時候,有個在餐廳打工的同學曾經偷偷告訴爸爸:「如果有客人耍大牌,頤指氣使,我就在他的菜裡吐口水。」

還有一個在領事館做事的朋友說——「我最恨人家敲窗子了,我又不是動物園裡的動物。他只要敲,我就裝做忙,要他等;如果他再敲,我就找他麻煩,刁難他。」
無可否認,這兩個人做事的態度很不對。
但是我們能不知道、能不警惕嗎?

沒禮貌,除了顯示自己沒教養,還常吃悶虧呀!



http://tw.myblog.yahoo.com/a0911108747
這是我的部落格網址
歡迎您的到訪
標籤:
瀏覽次數:285    人氣指數:2505    累積鼓勵:111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鑰匙帶了沒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專家認為,大豆能夠預防癌症!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