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4389802
 城市行走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婚戀的年齡差距:介不介意之外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依賴之外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都是月亮惹的禍:患得患失!
作者: 城市行走 日期: 2013.07.20  天氣:  心情:
記得某部電影的台詞是這樣寫的:無論男女,一涉情關,便不足觀。
面對愛情時,常讓人覺得渺小,容易陷入「患得患失」的窘境,
在未獲得前擔心得不到,擁有後又害怕失去,得失之間,方寸難安。

究其原因之一,可能是來自於不對等的兩性關係,弱勢的一方才患得患失。
比如心理學有所謂的「月暈效果」,就是我們通常會喜歡並追求白馬王子或
白雪公主類型的情人,宛如天邊明月遙不可及,對方的一切是如此的完美,
相形之下,自己當然患得患失,就算不世才女張愛玲碰到了胡蘭成,
也寫下了這樣的話:
當她見到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裏,但心是歡喜的,從塵埃裏開出花來。

與「月暈效果」相對的,還有一個名為「匹配假說」的看法,簡言之,
我們會找尋和自己相似的伴侶,這比較傾向於「門當戶對」的觀念,
像俗話說的「龍配龍、鳳配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
這樣的關係相處下來,比較不會患得患失。

當然,除了相似性之外,「互補性」也是個考量點,但這都必須建立在
雙方較對等的基礎上,不過長期來說,與相似的伴侶在一起,
還是比互補的伴侶摩擦來的少(海苔熊,2012 ),
然而愛情終究是互動下的產物,不管相似或互補,
或許仍舊無法適配,但至少不會太患得患失。

為高不可攀的愛情有苦難言,受盡了委屈,如何能不再患得患失?
在對感情的心理認知和交往經驗上,
從「月暈效果」過渡到「匹配假說」或「互補性」,
或許是個可行之道(相必許多人也曾辛苦走過),
幻滅是成長的開始,卻也讓我們更接近愛情。

若容我片面取材並恣意詮釋,陳奕迅的歌<愛情轉移>,
似乎唱出了這樣的婉轉曲折(患得患失)和
走出的可能性(從夢中情人到平凡相依):
「每個人都是這樣,享受過提心吊膽,才拒絕做愛情代罪的羔羊」......
「你不要失望,蕩氣迴腸是爲了,最美的平凡(林夕,2007)」。

參考資料:

海苔熊(Hanason) 2012「找另一半,相似還是互補比較好?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KBlogArticle.aspx?id=3072

林夕 2007 愛情轉移。
標籤:
瀏覽次數:165    人氣指數:365    累積鼓勵:1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婚戀的年齡差距:介不介意之外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依賴之外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