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564123
 程莫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歡迎來到80/20的時代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揭開Skype的神秘面紗
 切換閱讀模式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4成的30歲族群一事無成
作者: 程莫 日期: 2005.03.31  天氣:  心情:
4成的30歲族群一事無成
 
SMART
智富月刊提供/61
 
30
大關,人生的重要關卡,過了30歲,理想會逐漸少一點、現實會逐漸多一點,因為「社會價值觀」要開始驗收成果了,從婚姻、職場到財產,應該都要開始交出一些成績單,因此每個年代的30大關總是令人焦慮,不過好像當前的30歲族群焦慮特別多。
 
「台灣的失業率頻創新高」「
50萬精英出走,台灣的未來在哪裡?」「學歷大貶值」「利率降到谷底,你的錢要放哪裡?」,或是「大學學雜費年年漲,養個孩子要負債千萬元」。原本30大關就很不好過,再加上這些負面消息的不斷衝擊,30世代現在面臨的是前所未有的大挑戰。
 
成長於富裕年代的
30世代,從小衣食無缺,小學時就開始跟著父母出國旅行,勇於嘗試各種消費新誘惑,他們從小到大面臨「唯一」的壓力就只有大學聯考。原先他們認為,只要拿到大學文憑,畢業後找份工作並非難事。但是現在,他們的挑戰,卻是來是自台灣經濟環境的變動,與大陸崛起的雙重壓力。
 
本刊針對
30歲前後的族群(民國5964年出生,目前2833歲年齡層)所進行的「30世代財富大調查」,結果發現,30歲的五張成績單︰結婚、生子、購屋、購車、擁有百萬存款等五項目標,有四成的人「什麼都沒做到」。另外,在各項目標中,達成的比例也多不超過四成,顯示「30不立」,真的是一個普遍的現象。
 

7成認為,30歲時應該有百萬存款
根據我們的調查,
30世代認為30歲應該達成的人生目標,「擁有百萬存款」高居第一名,有高達69.1%的人認為30歲時應該擁有百萬存款;其次有56.8%的人認為應該結婚成家,第三是有52.9%的人認為應該有車,第四名是49.4%的認為應該有房子,認為此時應該生子的則僅占25.1%
 
若以性別做進一步的分析發現,男性比女性有更高的比例認為
30歲時應該擁有百萬存款;同時,對於完成終身大事與購車的期待,也是男性遠多於女性。有趣的是,目前只有14%的男性,與10%的女性,認為30歲時就應該生兒育女,這可能也解釋了目前台灣低生育率,與普遍晚婚的現象。
 
4成人口,沒有達成任何理財目標
至於,目前台灣的
30歲族群,真正完成的人生目標有哪些,根據調查的結果,有高達4成的人一樣也沒有完成。完成比例較高的有結婚占34%,購車占34%,有子女與購屋的各約2成。至於所有30歲最期待的擁有100萬元,只有17%的人做到,是落差最大的一項。
 
從調查顯示,目前台灣
30歲族群期待完成的事,與真正完成的目標,存在不小的落差,也難怪現在的年輕人,要大呼「30不立」,不能稱為快樂的30世代。
 
針對此現象,
104人力銀行總經理楊基寬分析,30世代對於「希望」累積百萬存款,與「實際」能達成的落差甚大,這個結果其實並不令人意外。因為30歲之前最大的本錢在年輕,體力多過能力,而靠體力能掙得的財富往往最少,而步上30歲之後,應該要轉而靠能力賺錢,未來的爆發力才值得期待。
 
他對於有
7成的年輕人,第一個目標是希望擁有100萬元的價值觀,反而有點擔心,「因為30歲時還沒有資格談財富,此時應該建立的不是財富,而是累積財富的能力」,他認為,30世代對財富的定義不應太狹隘,應該是多元思考,譬如建立自己的知識財。聯合線上總經理兼營運長劉永平也認為,「30歲時最應該完成的是確立職場方向」,因為30歲時,已經有好幾年的職場經驗,可能也換過12份工作,如果這時還不能確立自己的職場志向,會比有沒有百萬存款的問題還來得嚴重。
 
結婚與購車,有
3成已經做到高居30世代認為「應該」完成的第二件大事結婚,僅有34.3%的人「已經」步入婚姻。此可能因為現在的30世代,離巢的時間普遍比上一輩晚,愈晚自立,婚姻與生子等計畫都會愈晚實現。而值得注意的是,30歲的男性對於購車期待比女性高,而真正有車的男性也比女性多了一成,占22.95。劉永平分析,當前男性提早購車的原因有三:一是為了追女朋友;其次因為買不起房子,退而求其次購車;最後因為晚婚及晚生孩子,車子反而成為最重要的資產表徵。
 

但是劉永平提醒,車子是所有資產中跌價速度最快的一種,而男性卻在
30歲之前,將最寶貴的資源押在購車上,購置與持有成本加下來,反而不利於累積財富。
 
超過5成擔心財富累積不易
對於當前的處境,
30歲最憂慮的問題是累積財富不易,有高達56.5%的人最擔心錢不夠;其次則是對工作前景的憂心,占20.6%;另外,有近一成的人擔心無力規劃退休金。至於結婚或生兒育女的憂慮則較不明顯。但有趣的是,單身族群對累積財富不易與工作前景不明的焦慮感,比已婚族更高。
 
35%的單身族擔心財富累積不足,但只有兩成的已婚族擔心這個問題,而有15%的單身族對工作前景擔心,只有5%的已婚族擔心工作。楊基寬分析,已婚者因為可以發揮1+12的效果,對累積財富不易的焦慮會較單身男女少;單身族只靠一己之力,累積財富的速度比較慢,焦慮感也會較重。
 
6成認為生活開銷太高,存錢不易
至於造成此財富累積不易的主要原因是什麼?有
62%的人覺得是因為「一般開銷不減反增」,其次,有50.6%認為是存款利率太低;認為股市不佳,投資失利使財富縮水者,占46.2%,而認為是薪水收入不增反減的,占44.5%
 
由於現今的
30世代,成長於富裕年代,原本對生活品質的要求就很高,又很難抵抗高度消費的誘惑,再加上信用卡、現金卡等透支信用工具的刺激,劉永平認為,過度消費可能是30世代累積財富不易的主因。如果不從根本的價值觀、消費觀下手,這種焦慮只會有增無減。
 
其次,有高達五成的人認為,財富累積不易的原因是存款利率太低,或是投資市場不佳。但劉永平也指出,上一輩的年代,雖然存款利率達
8~9%,但是當時的投資工具很少,通貨膨脹率也很高;現在雖然定存利率不到2%,但投資工具卻愈來愈多元。30世代應更積極充實投資理財知識,懂得在適當時期、運用適當工具,仍然可以幫助財富累積。
 
3成擔心工作加量、薪資減量
除了對於累積財富有較大的無力感外,對於工作前景,也有
2成的30歲族群感到憂慮不安。其中,有27%的人感覺工作加量、薪資減量,有25%覺得升遷困難。此外,有19%的人認為大學文憑並不管用,而憂心未來飯碗不保的,占17.3%
 
楊基寬認為,
「工作加量、薪資減量」與「升遷困難」分居第一與第二,其實都與工作能力不足有關,工作能力不足,才是30世代有強烈危機感的主因。因此,與其惶惶不安,還不如慎重思考︰到底自已該如何加強工作能力。有近兩成的30世代擔心大學文憑優勢不在,近年大學錄取率接近100%,學士文憑在職場不再吃香,是民眾普遍的焦慮。
 
但值得一提的,台灣的失業率僅5%左右,但這項調查中,卻有高達三倍以上︰17.3%30世代擔心飯碗不保;由此可見,在30世代的心中,失業陰影所造成的恐慌其實並不小。其中,男性對於升遷困難最感到最焦慮;女性則是對於工作加量、薪資減量感到最沈重。一般來說,男性在職場上比女性積極,因此對於升遷管道是否暢通較為在意;女性則有較高的比例擔任行政職務,因此在面臨企業裁員、遇缺不補的環境下,女性最能感受工作加量、薪資減量的痛苦。

 
6成擔心家用開銷太大
目前
30歲的族群,有超過六成未成家,據調查有59.6%的人最擔心的問題是「家庭開銷大、養家不易」;其次有20%的人擔心無力購屋,所以必須租屋或與上一代同住。但有趣的現象是,單身族反而比已婚者更擔心養家不易的問題。有超過三成的單身族,擔心家庭開銷大,而只有25%的已婚族擔心家庭開銷大。有14%的單身族擔心租屋與父母同住的問題,但只有6%的已婚族擔心這個問題。這也再次突顯,未婚族的財富焦慮似乎更甚於已婚族。
 
超過5成擔心學費太貴,育兒不易
近期有很多的討論指出,養一個小孩至大學或研究所,學費與養育費用可能高達
1000萬元。由於近年學雜費以每年 8~12%的速度增長,加上現代父母都願意在子女的教育投資上,給予更多的資源,因此,這些驚人的養育費用,看在正值育兒階段的30世代,當然會感到相當焦慮。
 
根據調查,有
54%30世代最擔心未來子女學雜費用太高;其次有25.7%擔心保姆費,對未來遊學及留學費用感到憂慮的占20.3%。是否因此而使得30族群只有2成育有子女,也值得注意。
 
8成認為儲蓄不夠,無力規劃退休
30
歲的階段距離退休還非常遙遠,但是,他們已經開始擔心無力籌措退休金的問題。有80.3%30
標籤:
瀏覽次數:124    人氣指數:1324    累積鼓勵:60
 切換閱讀模式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歡迎來到80/20的時代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揭開Skype的神秘面紗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