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5134486
 五十不只多1 點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喜歡的句子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愛上你靠際遇,持續愛你靠努力
 切換閱讀模式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真正老前要學會的七件事
作者: 五十不只多1 點 日期: 2014.08.18  天氣:  心情:
當生命漸長,彷彿是人的一生成果驗收。有些人依舊接受各種挑戰、而且成熟圓潤受周遭喜愛,有些老人已經原地踏步如同死水,孤立而悲哀。

如何才能老得好?專家建議,45∼55歲就要開始規劃老後。提早開始想老了之後要過什麼樣的生活,55歲就開始付諸行動。只要拉長準備期,老後就比較能找到多元的可能。


從中年開始積極籌劃,以下7件事,中年不做、老會後悔。


1.『維持「可以用很久」的身體』:

老後,「最好不要用到機構!」

不要用到機構,就要從中年開始,維持健康、不失能。

維持健康不外乎每日蔬果五七九、不過重、規律運動,定期健檢,從年輕就要學習照顧身體,因為身體還要用很久。



2.『戒菸』:

勸人戒菸,聽起來像陳腔濫調,但老年之際,連一口氣都喘不過來,真是全世界最痛苦的事。



3.『學會獨處』:

老人沒有安排自己的習慣,永遠都在等誰來看他,不來就怨懟,計較著“誰不來看,誰對我不好”。

因此,中年開始就要培養獨處的能力,有能力打理自己。萬一到了耳不聰、眼不明,連看電視、看報紙來消磨時間的能力都消失時,更要懂得和自己相處。



4.『培養5個以上的興趣』:

持續學習發展、修練心智,才能甩開老年人常會悲嘆的「老了沒有用」的感覺。

投入興趣通常需要花5∼10年後才能樂在其中,如果想要老年生活有重心、有樂趣,從中年就要開始培養。

中年就應該培養5個以上的興趣,因為某些年輕時的興趣,如打球,老了之後可能無法繼續。



5.『決定老後住所』:

很多家庭照顧老人家到某一天受不了,就將老人家送到養護中心。

選擇老後住所,必須了解自己的個性與需求,除了硬體的房子外,還必須考慮軟體的「照護」。你打算在地終老?還是去機構養老?要去養生村還是好友共住?

如果在家裡終老,要選擇居家照顧,或社區裡的日間照顧?這些都應該提前思考,並和家人討論溝通。

在台灣,許多人常笑談,老後好友要一起住。說說玩笑話之餘,找一天實際坐下來規劃,並非不可能,歐美、日本都已經發展出共居住宅。



6.『擁有靈性生活』:

當身體功能退化衰老了,如何接受老,看待生命的不同階段?

有宗教信仰的老人比較心平氣和,比較不會不安或怨天尤人,對無常、死亡,較有定見。

靈性生活教我們怎麼生、更教我們怎麼死,教導我們如何看待人生。

什麼宗教並不重要,真正算數的,是信仰、是靈魂。



7.『簽DNR』:

這是老前最重要的事。

很多人並不怕死亡,但怕死得很痛苦,因此我們更應該學習和家人談論人生如何謝幕。
要練習和家人討論,透過一次次的溝通,會更清楚自己的想法。

其實,許多睿智老人家已經早早交代了身後事。





雖然每個人對生命的期待與追求都不同,做好這7件事,或許比較能夠歡迎歲月這份禮物。(本文選自第1章,曾琳之 整理)


作者:張曉卉
《康健雜誌》副總編輯。
標籤:
瀏覽次數:178    人氣指數:1538    累積鼓勵:68
 切換閱讀模式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喜歡的句子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愛上你靠際遇,持續愛你靠努力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