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945759
 恭野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佛法探究2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探究佛法4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佛法探究3
作者: 恭野 日期: 2014.04.20  天氣:  心情:
從無明至證悟

有關整體佛法的開示即是四聖諦(cattari ariyasaccani),因為佛法即是四聖諦,不多也不少。讓我們看一看佛陀對自己從一位菩薩的無明與迷惑轉變成阿拉漢、佛陀的智慧與證悟的敘述,過後再讓我們看一看佛陀第一次給予有關四聖諦的開示──佛陀的第一堂開示。

眾所周知,在成佛之後,這一次佛法教化期裡的佛陀是一位名為悉達多•果德瑪(Siddhattha Gotama)的太子,過著古印度王子一般漫無目標的奢侈生活。佛陀說:「諸比庫,在我證悟之前,當我還是一位未證悟的菩薩時,我也自己必須遭受生,追求必須遭受生之物;我也自己必須遭受老、病、死、愁與煩惱,追求必須遭受老、病、死、愁與煩惱之物。」[1]

當時菩薩正忙於佛陀所稱為的「非聖尋」(anariya pariyesana)。提到自己還是一位未證悟的菩薩時,佛陀是說自己還未成為佛陀、阿拉漢之前。由於還未證悟,菩薩的本性是無明的凡夫(puthujjana)。故此佛說,該太子生活的目標是妻子兒女、男女奴僕、牛羊雞豬、像馬母驢、黃金白銀。那就是:家庭、侍從、財物、金錢──這世界;該太子的生活目標跟每一個人的生活一樣是這世界。

太子的生活目標是這世界;他的生活目標是毫無目標,因為正如佛陀解釋,這世界除了老、病、死、愁與煩惱之外再也無他,不能帶來有益的目標──這世界不能帶來有益的目標。當我們的目標是不能帶來有益的目標且毫無目標之物,我們的生活就沒有有益的目標;我們的生活毫無目標。

試想像​​,假設我們是一位正值第六十五個生日的出名醫生。我們正坐在自己的華宅之中;我們亮麗的黑豹轎車停在停車房裡;我們可愛的孫子們正在游泳池嬉戲;廚師與侍從正在準備豐盛的家庭晚餐;我們的妻子又在美容院裡染白髮、拉皺皮;貓狗正倚賴在我們的腳下;金魚一家則在魚缸裡凝望著我們,也在等待牠們的晚餐。我們的父母不來吃晚餐,其他的親友也不來吃晚餐,因為他們早已成為老、病、死的獵物──他們已在墳墓裡。那時我們可以看一看自己勞力士金表上的日期,捫心自問:「我是否曾經善用自己的生命做些有益的事?」而我們了解到的是什麼?

如果我們戴上無明的粉紅眼鏡來看自己的生命,我們會滿足且自豪地微笑地看待醫院裡的高科技、病人在我們走過病房時所表示的尊敬與感激、(身為醫學知識的泉源、)所發表的「重要」文章、在國內外所給予的「重要」研討與演講、我們漲得滿滿的銀行戶口、我們的華宅、無價的家具與小擺設、裁縫師為自己特製的衣服、手製鞋、黑豹轎車與吉普車、游泳池、金馬崙高原上的別墅、與其他「重要」人物打高爾夫球、特設餐廳及我們愉快微笑的朋友、家人等。

如果我們戴上智慧的無色眼鏡來看自己的生命,我們看到在四十年裡,每一星期的每一天早上、中午、夜晚都有病人不斷地帶著疾病湧進醫院,而醫生與護士們則花了四十年的時間日以繼夜發狂似地致力減輕病人的痛苦。我們看到病人不斷地進來,因為他們的疾病是輪迴,輪迴並不能以藥丸或手術來治療。因此我們看到四十年的病人毫無目標地湧進醫院,幫助我們毫無目標地發達、毫無目標地出名,然後毫無目標地離開醫院(除非被裝在棺材裡抬出去)。

每天早上我們閱讀毫無目標的報紙(包括空洞的商業廣告),每天晚上我們觀看毫無目標的新聞(包括空洞的體育簡報),我們所看的一切都是同樣毫無目標的前進。處處人人都是如此。最終我們的生命與金魚的生命沒有兩樣:牠們在小魚缸裡團團轉,我們則在圈子裡團團轉。如果我們看向未來,即可看到不斷地朝向墳墓前進,再向下一個墳墓前進,再向下一個墳墓前進,再向下一個墳墓前進,永無止境。回顧過去,我們看到毫無目標地前進沒有起點;看向未來(只要我們的生活目標還是這世界),我們看到毫無目標地前進也沒有終點。這是生死輪迴(samsara)的實相。

佛陀解釋:「諸比庫,每當你們見到任何人不幸與悲慘時,你們可以下結論:『在這漫長的旅途裡,我們也曾經遭遇同樣的事。』為什麼呢?諸比庫,因為生死輪迴的起點不可得知。受到無明蒙蔽、受到貪愛束縛的眾生的生死輪轉的起點無法顯現。諸比庫,長久以來你們已經遭遇痛苦、極度痛苦與災禍,把墳場都給填滿了。」然而生命並不只是悲慘,是不是?佛陀也說:「諸比庫,每當你們見到任何人幸運與快樂時,你們可以下結論:『在這漫長的旅途裡,我們也曾經遭遇同樣的事。』……」[2]

試想像​​在未來兩萬世裡都作為一位出名的醫生,相同的事不斷重複地發生,又有兩萬次在六十五歲的生日時,我們看著自己的勞力士金表,捫心自問:「我是否曾經善用自己的生命做些有益的事?」如果夠坦白,我們就必須承認兩萬次那隻是同樣冗長無聊的事──毫無目標地從老、病、死、煩惱至另一個老、病、死、煩惱。請閉上你們的眼睛,再坦誠地回顧自己的生命,從孩提時代至今,然後再看向未來,試想像做同樣的事,多體驗同樣的喜悅與痛苦兩萬世。那會怎麼樣?請回答我的問題。

即是這種對生命實相的思惟使得悉達多太子決定終止毫無目標的非聖尋,而開始了佛陀所說的聖尋(ariya pariyesana)──尋求他稱為的「不老、無病、不死、無憂、無煩惱、遠離束縛的至上安全處」──尋求涅槃。

即是這種對生命實相的思惟使得悉達多太子決定不再耽溺於毫無目標的世界,決定脫離它。佛陀說:「諸比庫,在我證悟之前,當我還是一位未證悟的菩薩時,我想:『在家生活擁擠、充滿塵垢;出家生活則廣闊。住在家裡很難過著猶如拭擦得光亮的貝殼般、完全圓滿與清淨的梵行生活。不如我就剃掉鬚髮、穿上黃色袈裟、捨棄俗家出家去。』」[3]

最終菩薩出了家,雖然其父母反對,就好像現代的父母一般。佛陀說:「過後,當我還年輕、是個擁有青年之福的烏髮青年、正值青春年華,雖然我父母不願、滿面淚痕地哭泣,我就剃掉鬚髮、穿上黃色袈裟、捨棄俗家出家去。」[4]當時菩薩二十九歲。

菩薩出家,在兩位導師之下修禪,兩次都掌握了他們的教法,也兩次了解那是毫無目標的。他們所教的禪法只是朝向投生到更高層次的世界,但他所要的卻是證悟,亦即不再投生到任何世界。所以他勤修苦行自我折磨(例如不呼吸、極度禁食、不斷地經歷嚴寒酷熱,)及至將近死亡。另有五位沙門認定菩薩必定會證悟至上的境界,因此作為他的同伴。但在六年之後,菩薩醒悟苦行也是毫無目標可言。當時他憶起自己兒時如何證得初禪,確定那是導向證悟之道,因此捨棄了苦行。他再次正常地進食,重獲體力,其五位同伴則厭惡地離他而去,認為菩薩已經捨棄了梵行,留下菩薩孤單一人。在五月月圓日(衛塞日Vesakha Day)他坐在菩提樹下,決定不證悟不起座。取呼吸念(anapanasati)為禪修目標,菩薩證得初禪、第二禪、第三禪及第四禪。初夜時,菩薩(透過第四禪的力量與光明)觀察無量的過去世──這是他所稱的第一智(panhama vijja)。中夜時,他培育天眼,觀察眾生如何依據自己的善業或惡業在善與不善的因緣之下投生到不同的世界──這是他所稱的第二智(dutiya vijja)。後夜時,如佛陀所說:「當我專精之心如是清淨、明亮、無瑕、無缺、柔軟、適業、穩定、達至不動搖時,我把它導向滅盡諸漏(asavanam khayananaya)之智。」

諸漏(asava)有三:欲漏(kamasava)、有漏(bhavasava)與無明漏(avijjasava);它們致使我們不斷地生死輪迴。滅盡諸漏即證悟與成就阿拉漢果。佛陀解釋其滅盡諸漏為──(一)我如實知:「這是苦」(ida dukkha);(二)我如實知:「這是苦之因」(ayam dukkhasamudayo);(三)我如實知:「這是苦的滅盡」(ayam dukkhanirodho);(四)我如實知:「這是導向苦滅之道」(ayam dukkhanirodhagamina panipada)。(一)我如實知:「這些是漏」(ime asava);(二)我如實知:「這些是諸漏之因」(aya asavasamudayo);(三)我如實知:「這是諸漏的滅盡」(ayam asavanirodho);(四)我如實知:「這是導向漏滅之道」(ayam asavanirodhagamina panipada)。如是可知苦(dukkha)即諸漏(asava)。

滅盡諸漏即達到證悟、成就阿拉漢果、滅盡一切苦、終止毫無目標地不斷生死輪迴,因為它是生死輪迴的終點。佛陀解釋:「當我如實知見(四聖諦等),我心獲得解脫欲漏、有漏與無明漏。心獲得解脫時即產生如是智:『它已獲得解脫。』我如實知: 『生已滅盡(khana jati),梵行已立(vusitam brahmacariyam),應作已作(kata karanayam),再無後有(naparamitthattaya)。』」這是佛陀所說的第三智(tatiya vijja )。

透過第三智,年三十五的菩薩不再迷惑(sammoha),證悟真智(vijja)成為阿拉漢、佛陀;阿拉漢與佛陀絕對無惑(asammoha)。佛陀解釋:「對於已斷除污染、導致再生、帶來煩惱、導致痛苦、導致未來再生、老、死之諸漏的人,我稱之為無惑,因為人們即是透過斷除諸漏達至無惑。如來已斷除污染、導致再生、帶來煩惱、導致痛苦、導致未來再生、老、死之諸漏。」

透過第一智,菩薩知見自己如何在無數劫裡毫無目標地生死輪迴;透過第二智,他知見我們的善惡業如何決定我們毫無目標地生死輪迴。正如佛陀所說,致力終止毫無目標地生死輪迴是聖尋的目標,是梵行的目標;這是應作之事。佛陀解釋,一切阿拉漢與佛陀如是成為阿拉漢與佛陀:「諸比庫,一切過去圓滿地如實知見諸法的阿拉漢、正等正覺者都圓滿地如實知見四聖諦。一切未來當會圓滿地如實知見諸法的阿拉漢、正等正覺者都將會圓滿地如實知見四聖諦。一切現在圓滿地如實知見諸法的阿拉漢、正等正覺者都圓滿地如實知見四聖諦。」[5]

佛陀解釋,已經圓滿地如實知見四聖諦事實上是阿拉漢與佛陀的定義:「諸比庫,有四聖諦。是哪四者?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導向苦滅之道聖諦。由於已經圓滿地如實知見四聖諦,如來稱為阿拉漢、正等正覺者。」[6]

證悟之後,佛陀再在菩提樹一帶逗留七星期繼續修禪,思惟其智,以及純粹體驗涅槃之樂。過後他前往與以前的同伴五沙門會合,當時他們正住在波羅奈城外的一座公園裡。在阿沙哈月(âsalha陽曆七月)的月圓日時,他開示第一部經──《轉法輪經》(Dhammacakkappavattana Sutta):「如是我聞,一時世尊住在波羅奈城附近仙人墜處的鹿野苑。那時世尊對五比庫如此說:『諸比庫,有兩種極端是出家人所不應當從事的。是哪兩種呢?一種是沉迷於感官享樂,這是低下的、粗俗的、凡夫的、非神聖的、沒有利益的行為;另一種是自我折磨的苦行,這是痛苦的、非神聖的、沒有利益的行為。

正等正覺者發現的中道避免這兩種極端。此中道引生徹見、引生真知,通向寂靜、勝智、正覺、涅槃。中道是什麼呢?那就是八聖道分,即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諸比庫,這就是正等正覺者所發現、引生徹見、引生真知,通向寂靜、勝智、正覺、涅槃的中道。』」[7]

在此,佛陀先解釋不以證悟為目標的兩種道路。第一種是毫無目標地耽溺於貪欲,也就是取樂於欲樂的目標:美妙的顏色、美妙的聲音、美妙的氣味、美妙的味道、美妙的觸覺、美妙的意識目標,例如美妙的感受與美妙的想像。這些就是菩薩曾經耽溺之事物。如果我們攤開報紙、觀看電視、聆聽電台或只是去市區逛街,在每一處我們都可以看見同樣毫無目標地對貪欲耽溺,同樣毫無目標地追求欲樂,也就是毫無目標地從一生去到另一生、從苦去到更苦。

不以證悟為目標的第二種道路是自​​我折磨身體的苦行。古印度的許多沙門投入於這種修行,這種修行在一切宗教裡都有,菩薩自己則勤修苦行長達六年。可見當佛陀說這兩種極端是毫無目標時,他是說自己生命中的親身體驗──菩薩先投入於一種毫無目標的道路,然後再投入於另一種。佛陀也能夠看到這兩種極端毫無目標,因為他已經觀到了過去的無數劫,觀到他與其他眾生白費氣力地投入於這兩種修行。

解釋這兩種毫無目標的道路之後,佛陀解釋唯一具備目標的道路:中道──八聖道分。簡要地說即是戒(sila:正語、正業與正命)、定(samadhi:正精進、正念與正定)、慧(panna:正見與正思惟)。

如是,佛陀以解釋毫無目標的道路及以證悟為目標的道路來開始他的第一堂開示。當菩薩停止修煉自我折磨的苦行時,五沙門以為他已經捨棄了梵行、再次投入於毫無目標地耽溺於欲樂,因此他們厭惡地離他而去。透過解釋梵行是既不耽溺於欲樂也不自我折磨,佛陀平息了他們的心,進而解釋證悟的成分──四聖諦。首先佛陀說:「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死是苦、怨憎會是苦、愛別離是苦、求不得也是苦。簡而言之:五取蘊是苦。」

這是第一聖諦:苦諦(dukkham ariyasaccam)。「苦」(dukkham)的含義是什麼?聖典[8]解釋du是「壞」(例如du-putta:壞孩子),kkham則是空虛,也就是說沒有愚人所見的常、樂、我、淨。

Dukkha在英文裡常被譯為suffering(苦),這不輸於任何譯詞,但我們知道dukkha比一般我們所了解的苦有更深更廣的含義。Dukkha所代表的苦包括任何一種我們所體驗的不舒服、不適與不悅:斷了隻腳是苦,但打破了一隻杯也是苦;心碎是苦,違反法律也是苦;違背承諾是苦,痛哭流淚也是苦,甚至哈哈大笑也是苦。正如佛陀所說,苦就是「五取蘊」(pancupadanakkhandha)。五取蘊是色(rupa)、受(vedana)、想(sanna)、行(sankhara)與識(vinnana):沒有五取蘊,斷腳、打破杯、心碎、違反法律、違背承諾、痛哭流淚與哈哈大笑都不會存在。因此五取蘊與苦相同。這就是第一聖諦。

佛陀接著解釋第二聖諦──苦集聖諦(集諦dukkhasamudayam ariyasaccam):「這是苦集聖諦:造成投生的是愛欲(tanha),它伴隨著喜與貪同時生起,四處追求愛樂,也就是欲愛(kamatanha)、有愛(bhavatanha)及無有愛(vibhavatanha)。諸比庫,這就是苦集聖諦。」

再生即是輪迴,其因是愛,即是永無止境的耽樂與貪欲。我們要永遠快樂,但不要痛苦,這令到我們痛苦──痛苦產生自不要痛苦。聖典解釋我們的貪愛如何以三種方式呈現[9]:(一)欲愛,即貪愛美妙的顏色、聲音、氣味、味道、觸覺與意識目標,例如美妙的感受與想像;(二)有愛,即認為那些事物能夠永恆地存在,包括自己。這是一種常見,認為每人都有個不會毀滅、永遠活著的東西;(三)無有愛,即認為欲樂會自動停止。這是唯物見的一種呈現方式,認為色身死亡是一切的終點,認為只有物質重要。在一切情況裡都是樂於生命、貪愛生命,這使得我們在生死輪迴裡毫無目標地繼續前進。

佛陀接著解釋第三聖諦──苦滅聖諦(dukkhanirodham ariyasaccam):「這是苦滅聖諦:它是對愛欲的息滅無餘、捨棄、遣離、解脫、無著。」

這就是涅槃。貪愛是造成我們痛苦的原因,如果我們能夠終止貪愛,即是終止了痛苦。除此再無其他方法。觀看這世界,看我們及每個人如何茫茫然地忙著透過使這世界美麗來終止痛苦。我們時時刻刻致力確保只有美妙的顏色、美妙的聲音、美妙的氣味、美妙的味道、美妙的觸覺、美妙的感受與想像等。我們甚至打仗來達到這目標。我們是否成功了?病人是否已經停止湧進醫院?醫生與護士是否能夠看到工作結束?請回答這個問題。

為什麼這行不通?因為我們只看結果,而不看原因。佛陀看原因;佛陀說如果我們滅盡對欲樂的貪愛、滅盡對存在的貪愛、滅盡對不存在的貪愛,我們就能滅盡痛苦。
佛陀接著解釋如何滅盡貪愛、如何滅盡痛苦的第四聖諦,那就是導向苦滅之道聖諦(dukkhanirodhagamina panipada ariyasaccam):「這是導向苦滅的道聖諦:那就是八聖道分,即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這是導向滅盡痛苦的唯一道路,以此佛陀也顯示了他是佛陀。有許多智者了解生命是痛苦(雖然通常他們並不了解苦的程度)。也有些智者了解苦的原因是貪愛(雖然通常他們並不了解貪的程度)。也有些智者了解愛滅盡即是苦滅盡。然而,除了佛陀之外,再也沒有人知道如何實踐。唯有八聖道分才能滅盡痛苦,也唯有佛陀一人發現了八聖道分。

解釋四聖諦之後,佛陀向五沙門解釋其證悟對十二種聞所未聞之法具備真知、智慧、明智與光明。首四種聞所未聞之法是對每一項聖諦的真知。其餘八法是:(一)苦聖諦應當被了知,以及他已經了知苦聖諦;(二)苦集聖諦應當被斷除(貪愛應當被斷除)​​,以及他已經斷除了苦集聖諦;(三)苦滅聖諦應當被證悟(涅槃應當被證悟),以及他已經證悟了苦滅聖諦;(四)導向苦滅之道聖諦應當被修行,以及他已經修行了導向苦滅之道聖諦。佛陀解釋,只要還未知見這十二法,他不會宣稱已證悟。然而知見它們之後,他知道自己已經證悟。佛陀說:「知見在我的心中如是生起:『我的解脫是不可動搖的,這是我的最後一生,我將不再有未來的投生。』」

五沙門隨喜佛陀之言,而且其中一人(憍陳如尊者)證得了初果(sotapatti)。但聽眾並不是他們而已,還有千千萬萬的天神與梵天神都在聽聞佛法,而且許多都證得了須陀洹果。由於他們證悟了須陀洹果,法輪(Dhammacakka)已被推轉(pavattita)。

什麼是法輪已被推轉的含義?那是說又再有機會停止在生死輪迴裡毫無目標、從生到生、從死到死、從苦到苦地前進,反之朝向滅盡這一切的涅槃邁進。不單人類能夠如此,天神與梵天神也能夠如此。了解這一點,最低層的眾神發出叫喚:「世尊在波羅奈仙人墜處的鹿野苑轉無上法輪,這法轉不是任何沙門、婆羅門、天神、魔王、梵天或世間的任何人所能阻止的。」高他們一層的眾神聽到他們的叫喚之後也作出同樣的叫喚,這叫喚如此一層層地傳達每一層天,直達梵天界,接著一萬個世界同時震動,無量的極光出現在世間。

從該天開始就有機會再對痛苦與輪迴說「不,謝了」,以及對滅盡痛苦與滅盡輪迴說「好的,請」。「好的,請」是指如實地證悟四聖諦。這是為何佛陀說[10]:「諸比庫,對於那些你們悲憫的人,對於那些認為你們(的話)應當被聽取的人(無論是朋友或同事、親戚或族人),你們應當鼓勵、推動、建立他們於如實地證悟四聖諦。」

基於慈悲,佛陀花了四十五年的時間提供大眾如實證悟四聖諦的機會、終止在生死輪迴裡毫無目標地前進的機會、善用自己的生命於實行真正有益的事的機會─ ─這機會還存在。你們是否想要善用自己的生命於實行真正有益的事?

注:
[1]. MIiii.6《中部·聖尋經》(Ariyapariyesana Sutta)
[2]. 《相應部·痛苦經》(S.II.IV.ii.1 Duggata Sutta)與《相應部·快樂經》(SII.IV.ii.2 Sukhita Sutta)
[3][4]. 《中部·大真實經》(MIiv.6 Maha Saccaka Sutta)
[5]. 《相應部·阿拉漢經》(SVXII.iii.4 Arahanta Sutta)
[6]. 《相應部·正自覺者經》(SVXII.iii.3 Sammàsambuddha Sutta)
[7]. 《相應部·轉法輪經》(SVXII.ii.1 Dhammacakkappavattana Sutta)
[8]. 《清淨道論》第十六章·說諦品
[9]. 《清淨道論》第十七章·貪愛
[10]. 《相應部·朋友經》(SVVII.iii.6 Mitta Sutta)

覺悟之路網:http://dhamma.sutta.org
上座部論壇:http://bbs.sutta.org
微信公眾號:tipitaka
本信息編號:284

回複數字0 查閱歷史信息列表

回复“禮敬佛”收聽巴利語禮敬佛誦
回复“佛德號”收聽巴利語誦佛德號
回复“三皈依”收聽巴利語三皈依誦
回复“受五戒”收聽巴利語受五戒誦
回复“上座部”收看上座部佛教介紹

點閱讀原文,微信訪問上座部論壇
標籤:
瀏覽次數:89    人氣指數:489    累積鼓勵:2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佛法探究2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探究佛法4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