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4254039
 追憶似水年華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離婚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愛寓裡女生的日記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國中的回憶
作者: 追憶似水年華 日期: 2016.05.17  天氣:  心情:
好久沒想到國中的生活了 國中是我功課最頂尖的時刻 基本上國中三年不管是段考或期末考到甚至模擬考 我都是全班第一名 第二名的同學永遠都差我二三十分以上 所以我國中跟同學的關係並不好 原因就在此 我第二名的同學常拿我的考卷去對 只有一次英文被他抓到老師改錯了 老師有修正分數 不過也只是從滿分變成九十九分 太大的差距就算找到疏失也彌補不過來 這時他們就想出其它方法要拉低我的分數
每個學期初都要選班長以下等各幹部 我通常都被選為要參加校內需要比分不討好的職務 比方說服務股長跟風紀股長 這個每周都要公佈各班名次的 雖然我不是很想當幹部 我只想看看書 不過被選上就只能認命地去做 所以我常利用早自習 同學在教室裡念書 我則是一個人在外面彎下腰擦地板 接著再把窗戶木頭邊角擦拭乾淨 因為我觀察過評審同學注意的地方 下完課後我會再檢查一次桌椅是否整齊 櫥櫃內的掃帚畚箕是否有歸定位 確認沒問題才走 所以我通常是最後一個離開
這樣的辛苦還是有代價 我們班上整潔比賽連續五周都拿第一名獲得榮譽旗 我沒有很高興但是鬆了一口氣 拿到榮譽旗的班級就不用在接受比評 所以我也比較輕鬆 但是他們很失望 因為這樣還是整不倒我
到了當風紀股長則是秩序比賽 我利用同學不得不借我的作業(因為我都在學校就把作業寫完了 回去都只是看參考書及寫後面的測驗而已)拿去抄襲來跟他們換取條件 請他們在評審來時保持安靜 我會給暗示評審是否來了 只要評審過了 他們只要不發出聲音就好 我也不想管太多 也是連續五周拿下第一名 這次換風紀的榮譽旗 又可以不用參加比賽 我心裡就比較沒甚麼壓力了 因為至少對老師有交代
我期末老師打得成績都很高 最高一次當屬國一下學期 平均98.4分 老師很委婉地跟我說沒辦法給你一百分 因為老師能學生最高就是九十九分 說給我聽是要說明為什麼我都滿分卻拿不到期末總平均的滿分 我只是聽過知道就好 不過我還是趁這個機會去申請台北一個基金會的獎學金高達一萬元 那時對國中的我算是天價 因為我每天零用錢只有十元而已 但是我很擔心台北ㄧ定有更強的對手 還好收到通知說我拿到了 但是我從沒看到過 理由當然是母親拿去說幫我存起來
這筆錢拿不到只好想別的方法 學校在每年運動會都會提供五育 數理及社會三個獎學金一千元 所以我只好把念頭轉到這邊 基本上每班第一名實力都差不多 不過我幸好都有申請到 國一是五育獎 國二是數理獎 國三是社會獎 因此所有獎項我都拿過一遍 還好這一千元家慈不知道 所以我慢慢儲蓄起來買小說用
國一開始學校就有校內科學展覽比賽 我通常會問家父的意見後再跟幾個同學找主題研究寫研究結果 再請會美術的同學做成漂亮的壁報參展(那時個人電腦還不普及而且也沒有彩色印表機) 結果居然三年都以不同的題目都拿到校內第一 但是校內第一並沒有什麼好驕傲的 麻煩的是校內第一就要參加全縣的比賽 除了國一地球科學外 國二國三我們都以化學題目獲得全縣第一 可是全縣第一也沒什麼希奇的 好處是多一支小功而已 但是麻煩又來了 全縣第一就要代表宜蘭縣參加全省的比賽(那時台灣省還沒廢除) 國二那年其實我們題目與實驗結果都不錯 我們主要做的就是如何把現今所謂的PM2.5的顆粒利用通電的方式把顆粒集中後處理 我有一個同學手很巧 做了一個長方形的木盒並在內部的兩側貼上銅箔以便通電 下面墊一張白紙 然後就拿石油燃燒冒出黑色濃煙通過木盒 發現跟預期的一樣 所有的顆粒都在電極的一端 另一端完全是空白 有這樣的結果當然很振奮 但是我們大概是學校第一個參加全省科展比賽的團隊 所以不曉得要拍照或是甚至帶實驗器材到現場示範給評審教授觀看以便他們確定我們的實驗成果是真的而不是捏造數據 我們不懂偏偏指導老師也不曉得 就這樣只帶壁報去了 到了現場才發現很多團隊已經架好設備並測試確定沒有問題 我們只有一份壁報 其它什麼都沒有 就算我們再怎麼闡述實驗的成果 評審沒看到就是分數很低 所以第一次我們失敗了 國三我要準備高中聯考 本來只是想校內比一比應付老師的要求就好 的確我們也依照老師的期望拿到校內第一 但是要出去比賽時我跟導師反應會影響模擬考的問題 結果我團隊同學都抽掉了 原本以為我也解脫了 但是萬萬沒想到的是我導師要我參加他指導的數學方方面的科學展覽 主要是因為我成績算是穩定的 所以在不得已(我人生好多不得已)下 我加入了這個團隊 但是我對數學沒太大的興趣所以都委由其他兩位同學來回答 我只要了解壁報內容問到我再回答就好 但是人生很多無奈 偏偏這一件又是全縣第一要參加全省比賽 我真的有點想跟老師說是否可以放棄 但是沒說出口 不過我上次的指導老師這次換他指導我下一屆的學弟妹也獲得全縣第一 所以也要參加全省的比賽 這次有了上次的經驗 所以那組就全副武裝把實驗器材都帶齊並當場實驗給評審看 恭喜他們這次拿到了佳作 也創下學校第一次在全省科展比賽拿到名次的開始 至於我們這一組 在評審來看之前我到處去看各個學校的壁報(數學不用實驗器材) 才發現人家的壁報內容都是高中以上的程度 雖然我同學也很優秀(他數學是我們全校第一) 但是光內容就輸了一大截 自然是落選了 不過對我來說我只當作去基隆玩了一趟(因為在基隆文化中心比的) 說實話家父在科學展覽上提供了很多的協助 不過在我念博士班後我才知道教授的子女其實資源更豐富 我曾經點閱過近年來的科展內容 居然有高中生已經在做第三代太陽能電池的研究 雖然他們是用植物去萃取裡面的色素當染料 但是光是效率的量測就非一般高中以下的學校可以提供 因為一台量測效率儀器至少要上百萬元以上 我們科技部給了兩億元也只敢或者說是只需要買一台效率量測機台 所以我很懷疑那篇獲得第二名的作品很可能是學生家長是教授級的人才有辦法提供這樣的資源給他們進行研究參加比賽 不過生長哪種家庭又不是每個人可以選擇的 因此我看過只是回想起當初竹女學生在我學長的掩護下去系上做實驗的往事罷了
我國中還是有要好的朋友 可惜都是別班的同學 基本上不管寒暑假作業 我通常放假的第一個禮拜就寫完了 除了不會的之外 這時我們比較要好的朋友就會在補習見面時互相分享答案 當然也會有都不會的 不過三個臭皮匠總是會找到答案的 所以假期過一半 因為我沒有預習的習慣 所以都只好拿舊有的參考書來複習
高三模擬考 女生那邊戰況激烈 第一名是人人有機會 個個沒把握 不像男生這邊很固定 第一名永遠是那位同學 不過他真的是天才 但是老師們對他評價都不好 因為他常在數學課看國文 國文課看社會 社會課看理化等等 他上課完全不聽老師講課 他自己有安排自己讀書的計畫 是非常厲害 但是很不尊重授課老師 因此老師們都很生氣 但是拿他沒辦法 所以只有在最後期末評分拉他一點分數下來 結果居然是我很倒楣拿到那屆智育成績第一名 我自己聽到也很訝異 畢竟我模擬考永遠是男生這邊的第四名 所以我一直認為第一名應該是那位同學 而且我前面還有模擬考第二三名的人在 應該是每班老師打分數的標準不一樣造成的吧 畢竟我智育總平均還算可以 三年下來平均97.9分 不敢說很高分 但是也不算太差就是了
那位第一名的同學我們國小就認識了 畢竟在同一個珠算補習班補習 他是他們學校的校隊成員 我則是上五年級之後成績遠超越學長姐而被指定為隊長 不過當隊長也只是集合大家練習而已 但是那兩年我當隊長時我們學校都是拿宜蘭縣團體第一就是了 另外當然還有比個人的成績 那次連他跟我共有四個人拿到滿分 但是第一次加賽他跟另一位我不認識的別校學生就被淘汰掉 所以他一直懷恨在心 三不五時見面就要嘲諷我一下 基本上我國小太單純到聽不懂他的嘲諷 只覺得為什麼他要跑過來找我說話 我們又不是同一個小學的 也沒什麼交情(反到是女子國小的團隊對我印象就很好 我的初戀就是女子國小團隊的成員之一 只不過很可惜她們說愛慕我是另一位我臉都沒印象的女生) 不過那次比賽真的是要我的小命 我跟那位女生打珠算的速度有差 但是我的答案幾乎不會有錯 但是她會錯個一兩題 所以就平分了 就這樣連續比了五次 從中午一點到晚上六點 評審跟我都快受不了了 甚至有人提出乾脆都第一名好了 但是有人反對還是比了第六次 這次終於我輸了一題 因為我打完後寫到剩三個數字喊停 其實是可以寫完再停 但是喊停我也乖乖地就停筆 就是敗在這一題而已 也幸好敗了 不然我真的體力有點不支
回到國中時期 男生模擬考第二三名都是我的好友 但是他們兩位幾乎在伯仲之間 誰比較強很難說 但是跟我交情比較好的同學跑去台北考建中 後來也考上陽明醫學院 雖然他上台北後我們很少聯絡 但是知道他上陽明醫學院還是打電話衷心恭賀他 畢竟我們還是好朋友 據說他現在在林口長庚醫院當醫師 但是我只因公去過長庚大學而已 但是要找應該還是可以找得到吧 不過我沒空還要忙中科院的結案就是了
至於男生後面也是各班第一名在爭取 不過對我影響不大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五次模擬考我就是第四名的成績 基本上我也努力過想要往前一名 但是一樣就是第四名 如同第二三名一樣無奈 他們也想拿下榜首 但是那位天才太強了 所以他們成績只有互換的狀況 我到是沒換過就是了 不過我爺爺在我國三去世的確給我不小的影響 我聯考數學失常除了太謹慎外 內心的難過也是因素之一 只是我不太喜歡表現出來 但是到靈位撤除 我每天固定都會替爺爺上一炷香
我國中最好的一科當屬歷史 不管是老師平常小考 期中考 期末考甚至模擬考(社會科含地理 歷史跟公民與道德三科)我都拿滿分 所有教過我歷史的老師都很訝異 其實我對歷史一直很有興趣而且我課本空白處都滿滿寫上老師上課的補充內容 重點部分我還會畫線 其實基本上每一科我都有這樣做 只是數理科就比較麻煩不好寫 因為老師擦黑板的速度太快了跟不上
所以我到高中還是一直認為我的強項在歷史 因為高中聯考社會科滿分一百四十分我拿了一百三十三分 錯的都是地理跟公民與道德的部份 但是我母親一直要我當醫生 甚至拿買電腦(我那時要求高中畢業後是否可以買一台個人電腦)來威脅我 如果我高二不選第三類組則一切免談 其實我很笨 就算我念第一類組 畢業後家父跟家母還是會買電腦給我 但是我就是很聽話以為人家說什麼就是什麼 這個一直到我當兵才慢慢有觀念上的改變 畢竟當兵是一個小型社會的縮影 雖然很封閉但是還是有來自各個地方不同性格的人
我一直在想我高中選第一類組也許就不會這麼痛苦 其實我博士班同實驗室的學弟也有相同的看法 我跟另一位學弟但是年紀比我大兩歲常常在辯論歷史 因為他比較支持民進黨 所以我們常就蔣介石到蔣經國統治台灣的這段歷史分別提出自己的所見所聞與觀點來辯論 辯論到我那個到台科大當助理教授的學弟都不得不搖頭 然後很感嘆地對我說"學長 你為什麼不唸歷史" 他會這樣說是因為我在老師眼中算黑軍而不是紅軍 我學弟才是紅軍但是他真的很優秀 不過因為我理解力很好 該做的實驗我還是會做完 所以老師怎麼都不肯放我離開 不然我也想放棄這個學位從歷史碩士開始唸起 但是這是不可能的事 光三關 家父 家母與我的指導教授他們三個就完全一致反對 最誇張的是我父母還到我老師辦公室三個一起來跟我勸導 講良心話我真的很痛苦 很想不答應但是不敢不答應 我就是在這樣猶豫不決中拿到學位 很痛苦地付出太大的代價
所以小時候我很快樂 國中時因為無欲則剛所以也沒太大感觸 高中則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 大學則是自暴自棄過了四年 碩博士則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完成學業 我這個求學過程說實話是失敗的 所以我一直在FB上勸戒我大表侄不要走向跟我同一條路 但是他說他很感激會想一想 這就是我擔心的地方 自以為聰明的人就像我有時候是很難接受別人的勸導 但是我已經完成當初答應我祖母的遺願 就是好好照顧我下一代林家的長孫 基本上該輔導的地方我也盡力了 現在可以無憾地去死了吧
標籤:
瀏覽次數:78    人氣指數:78    累積鼓勵: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離婚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愛寓裡女生的日記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