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941854
 Joshin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什麼人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幸福感的五種做法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靜思語
作者: Joshin 日期: 2012.05.21  天氣:  心情:
1.【財欲是禍水】世間人為了財物,造作無量罪業,所以有句話說:「財欲是禍水。」學佛應認清:世間財物只是給予人們資生而非典藏,要能提起慈悲心、歡喜心、勇猛心而行善嘉捨布施。
2.【理財四分法】佛陀曾教我們理財四分法:一、四分之一奉養父母,二、四分之一教育子女,三、四分之一用於家庭,四、四分之一投入社會公益事業。
3.【坦誠相待】多數人為了追求名利,往往對人都不坦誠,諂曲逢迎、處處巴結;人若不能坦誠相待,是件多麼痛苦的事啊!想去除這些痛苦,就必須把得失心轉為誠實心,坦然地取諸社會並用諸社會--從社會取得有意義的錢財,為社會做有意義的事;如此,光明磊落而坦坦蕩蕩,不是更快樂而自在嗎?
4.【布施就是修福】布施就是修福。錢財,若捨不得用而存在金庫做守財奴,就與窮人沒有兩樣;但是如果用得不當也會有害身心,甚至禍國殃民。若能用在有意義的地方,則是修福積德的大好機會。
5.【身外之物如火】身外之物如「火」天寒地凍時,近火雖可取暖,但太靠近卻很危險;若看不開、放不下,猶如手拿燒紅熱鐵,必然被燙傷。世間名利又好比白雪,看起來很美,喝起來也很清涼,但握久了手也會凍傷。眾生顛倒,明知財物、名利傷人身心,卻仍甘於被傷害。
6.【培養慈悲】學佛,最重要的是培養慈悲心。若失去了慈悲心,就是失去佛教的精神。
7.【反省過失】常能反省自己而無過失,即得解脫自在。
8.【拜佛要學佛】信佛而不學佛,就是迷信;拜佛而不學佛,就是愚行。
9.【做好人間事】學佛的人,應正視「生」與「死」。把握做人的機會做好人間事,則家庭和樂,社會安寧。人和地吉,就能免除天災人禍,達到消災延壽、福祿綿長的境界。
10.【端正見解】端正自我的見解,需用正確的理智、思想透視人生無常的道理。不管是貧、是富,也不管人間物質的貴賤增減都沒有得失心,皆能安然自在,這就是「學佛的正見」。
11.【用佛心看人】學佛的修養,是要每個人保持平等心,看見任何人都能起歡喜心。用佛心看人,人人都是佛。
12.【天天潔淨心地】過年前,人人會將屋子內外整理、粉刷得煥然一新。做人也要時時刻刻把壞的淘汱掉,讓心地天天清新潔淨。而學佛的人,更要心如過年一樣,日日除舊布新。
.
標籤:
瀏覽次數:191    人氣指數:791    累積鼓勵:3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什麼人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幸福感的五種做法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