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4033267
 House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圈子決定未來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好壺難得~知己難求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給沒離開的你,百日告白(劉凱西
作者: House 日期: 2015.10.11  天氣:  心情:
人對於感情最大的誤解,莫過於自以為愛可以讓我們伴著對方,一生一世,永不分離。

人到這個世界,有先來後到,走的時候,也肯定會前後離開。除非這死亡是不可抗力的,否則能夠實現「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願同年同月同日死」幾乎是不可能。好吧,就算不扯生死,情感的來去,也幾乎從未同步。你對他有感覺的那當下,他未必對你有相同情感,或許,他得等到你對他死心那時,才能發現自己一點都不想失去你;就算,你們倆在同一時間,對彼此一見鍾情,但誰又能保證,其中一人的情感,不會提前一步遠離對方?人命有生死,情感有來去,所謂的緣分就是起了、滅了,先來的跟後到的,就得承受一個人的生活,不管走的那個人是離開了人世,還是單純離開了你。


電影《百日告別》中,林嘉欣所飾演的女主角心敏說了,所謂為亡者做百日,其實並不是為亡者而做,而是為生者而辦,目的是要告訴活著的那個人:那個人已經走了,你必須學會沒有他而活的日子。

所愛的人,如果是死了,還能夠有個儀式,清楚明白哀悼失去的愛。這樣說來,如果對方不是死了,只是走了,其實也該做個百日,清楚明白地告訴自己:這份愛情已經逝去,你有百日的時間為你的愛而哀悼,百日之後,你得學會一個人活下去的日子。

所謂亡者已矣,所愛的地方如果離開人世,那種悲痛當然令人難以承受,但死亡畢竟是鐵錚錚的事實,死去的那人不可能因為愛而復生,因此生者從第一刻就在學著面對摯愛遠離的情況。然而活著的兩人分離,或者比喪偶的人,更需要百日的儀式,來宣告自己向對方告別。你愛的人,只是因為不愛了而離開你,因為他依然活在這世間,你心中難免會抱著一絲絲的希望「如果我繼續愛著他,說不定一切都有轉圜的餘地」、「就算他不愛我,只要我能繼續愛他就夠了」,守著一段人活著但情已死的愛,蒙著眼睛說服自己這樣也是一種幸福,任自己的生命隨著對方拖著,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或許要等到自尊被糟蹋矣盡,或是痛苦到深淵之後覺醒,才願意拖著受傷的身心,一步步往告別的方向邁進。那過程不只百日,或是千日,或是終身,要對抗的是自己的盲目,而不是天人永隔的痛苦,那樣的情況不是悲傷,而是可悲。

不是人人都經歷過喪偶的悲痛,但每個人都有機會走過情變的痛苦。不論是喪偶或是情變,都是一個人與另一個人的離別。關於離別,情感越深,越無力面對。有人會告訴你要「放下」,但凡夫俗子如我們,「放下」是一個學習的目標,我們只能走在「放下」的過程。總之,那人不在了,你有百日的時間,去學習所謂的「放下」,雖然你知道,就算告別了,那個離開的人,某程度上還存在著,只是再提起他時,你的內心不再激動,傷痛不會淹沒你的情緒,不會拖著你遠離現實。所謂的告別,是你終於可以一個人穩穩地兩腳踏在這世間,一步一步往前進,你終於可以自己活了,生命終於可以放眼未來,去期待一些新的契機。

至於告別的那個人呢?他依然在你心裡,存在於你的過去。將來有一天,當你說著想當年,能夠微笑提起這些回憶,因為有他的回憶,只剩好的,痛苦的那一切呢?你不是忘了,而是已經不痛了。

愛的人死了,給自己百日,去整理心裡的一切,好好與他告別;而死去的愛,就算那人還活著,如果已經離開百日了,那就別再留戀,至少盯促自己,與他告別吧!
標籤:
瀏覽次數:103    人氣指數:1083    累積鼓勵:49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圈子決定未來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好壺難得~知己難求
 
更多功能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