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4303019
 每年都要學一種新外語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研究閩語者不可不知王育德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台灣民政府Vs.豐臣公主
 切換閱讀模式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象形文字漢字無法表達所有的音
作者: 每年都要學一種新外語 日期: 2014.04.29  天氣:  心情:
若從語言是全人類共同文化財的觀點來看,所有的語言都值得保存和研究。華人的方言種類甚多,種族多語言自然也多,這是好事,不是壞事,代表旺盛的創造力。如果說種族很多,語言的種類卻很少,那才真是可怕呢,代表這些種族的聰明才智不足以發展出像樣的語言。人類擁有共同的語言的確有方便之處,但若拿共同語言來打壓或限制其他語言的發展是否真有其必要呢?


幾千年前的商朝創造出來的甲骨文無法表達不斷新造出的各種語言是正常的,加以漢字本來就是表象的,不是表音的,硬要拿來表音是削足適履。




尋找或創造出一套可輕易表達各種語音的符號有其必要,迄目前為止,IPA是國際上最完備的一套記音系統,可惜太過複雜,除人了受過專業訓練的人士,一般人看了沒有不頭昏的!





先有語言或先有文字?



我想應該是語言先文字後,文字原本是用來服務語言的。語言有著多變的特性,語言不斷發展,文字就追著它的腳步持續擴增數量。有天文字發展到相當可觀的數量,就罷手休息不幹了(畢竟造字是一件累人的大工程),可是語言的腳步停不下來,還是不斷在轉變。人們喜歡創造出新的語音就跟創造流行歌一樣。





此後文字再也追不上語言的腳步,追不上也就算了,但倘若硬要多變活潑的語言去配合僵化的文字,不准持續進化,我想任何人都看得出此種邏輯的不合理吧!  





























標籤:
瀏覽次數:55    人氣指數:435    累積鼓勵:19
 切換閱讀模式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研究閩語者不可不知王育德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台灣民政府Vs.豐臣公主
 
給我們一個讚!